清朝著名史学家商榷、经学家王鸣盛所撰《十七史商榷》,是一部以校勘、考订为主,又兼有历史评论的史学著作 。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号礼堂、西庄,晚号西扯居士 。他42岁时定居苏州后,“惟以考史为务”,开始撰写《十七史商榷》,历时20多年始成 。
他指出:“‘十七史’者,上起《史记》,下讫《五代史》,宋时尝汇而刻之者也 。‘商榷’者,商度而扬榷之也 。”该书沿用了宋时汇刻“十七史”之名,其实涵盖了十九史,于宋人所谓“十七史”之外又加入了《旧唐书》和《旧五代史》 。王鸣盛强调“求实”,以考证“典制之实”和“事迹之实”为治史宗旨 。
他在《十七史商榷》中系统考察了十几部正史,除校勘本文、改正讹误、考订史实外,尤详述舆地、职官、典章制度等 。他还注重对历史人物、事件以及史书的评论,但他强调议论褒贬不能脱离史实,必须在考证详确的基础上谨慎进行 。《十七史商榷》和《廿二史札记》、《廿二史考异》相比,其突出成就表现于史书文字的考订、历史事迹的考订和地理、职官等典章制度的考订方面,为清理和总结中国古代史学做出了贡献,其求实的宗旨和考辨的研究方法影响深远 。
【商榷:《十七史商榷》有何突出成就】
文章插图
“商量”“商榷”与“商讨”的辨析如下:
“商量”“商榷”“商讨”,都是动词,指互相商谈、讨论 。
“商量”指为办好事情、解决问题而交换意见,多用于口语 。
“商榷”着重于有不同的见解而与他人进行讨论 。“商榷”指的往往是意见、问题而不是事情,常用于学术方面,用于书面 。“商讨”用于较庄严的场合,着重于为解决重大的复杂的问题而讨论,一般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商量”“商讨”可以带宾语,“商榷”一般不带宾语 。
其一,给偏才怪才创造机会的价值观 。这一价值观很打动人,这也是舆论广为支持的高考改革理由,我国从2003年开始试点的5%自主招生,就是以此为理由启动的,而且直到现在,教育部门和不少高校还依旧坚持这一理由 。基于这一理由,对于高考改革,基本采取的是\”修补方式\”,即在目前统一高考、集中录取制度之外,为偏才、怪才开一条口子,5%自主招生、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特别\”偏奇\”的人可以在一本线录取,就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
这一设计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变形,大家发现,分数仍旧是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所谓的5%自主招生成为抢生源的手段,与此同时,在招偏才、怪才的旗号下,高校自主招生屡出偏难怪题目,另外,在我国当下的教育体系下,如果一名学生偏科特别厉害,他在小升初、中考时有可能早就被淘汰,根本容不得他还进入重点高中——重点高中又是高校自主招生青睐的对象 。
可以说,出于为偏才、怪才创造入名校条件的修补式高考改革,已经走入死胡同 。事实上,我国高考加分政策,也和这一价值观密切相关,通过加分,修补目前单一分数评价对各种特长生的不利处境,但高考加分政策因加分腐败和加分教育,已走向穷途末路 。
- 盗梦空间结局官方解释
- 如懿传多少集
- 解救吾先生原型
- 斯巴达克斯结局
- 知否昌哥儿结局
- 西游记情节什么意思:《西游记》中四圣试禅心讲的是什么内容?
- 张无忌喜欢谁
- 画皮2结局
- 无名之辈票房累计多少
- 李云龙历史原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