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评析 旧时王谢堂前燕的下一句


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评析 旧时王谢堂前燕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处
乌衣巷
作者
刘禹锡
作品体裁
七言绝句
朝代
唐朝
诗词名
乌衣巷
飞入寻常百姓家编辑
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七言绝句
《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乌衣巷》中的一句诗 。原句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感叹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 。
目录
1作品原文2注释译文3作品评析
作品原文
编辑

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评析 旧时王谢堂前燕的下一句

文章插图

插图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注释译文
编辑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
【乌衣巷】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为代表的两大家族,以及其他豪门大族都居住在乌衣巷,时已乌衣巷代表豪门,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落不知其处 。
全文翻译
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惟有夕阳斜挂 。当年豪门檐下的燕子啊,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里 。
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南岸,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 。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 。后为东晋时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 。1997年,秦淮区人民政府恢复了乌衣巷并重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王谢古居 。这是诗人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 。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句中“斜”字读音应为“霞xiá”音,源于古汉语的发音,这样整首诗读起来也更押韵 。
作品评析
编辑
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自有其深意所在 。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1]
【作品原文注释译文作品评析 旧时王谢堂前燕的下一句】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寓意没有长开不败的花,也没有永久的富贵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