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释义 入木三分的人物是谁

入木三分典故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 。七岁善书 。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 。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 。父喜,遂与之 。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板,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书断》
【典故释义 入木三分的人物是谁】大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 。他七岁就表现出擅长书法,十二岁时,他看见在父亲枕下放着《笔说》,就偷着拿来读 。父亲问:“你为什么要偷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却笑着不回答,母亲说:“你看的是用笔之法 。”
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保守秘密,就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就教你 。”王羲之跪了下来说:“现在就学吧,长大再学就耽误了孩儿幼年的天赋和才华了 。”父亲听了很高兴,于是立刻就把书给了他 。不出一个月,王羲之的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
另一位了不起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得知此事,对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学过了用笔之法,最近看他的作品,就蕴含了几分老成的智慧 。”接着她流下眼泪,“这孩子将来名声一定超过我 。”
后来有一次,晋明帝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 。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 。大家都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 。
释义
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