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① , 性②本③善④ 。性相近⑤ , 习⑥相远⑦ 。
字词解释
①人之初:人刚刚生下来的时候 。“初”是开始的意思 。
②性:人天生的性情与气质 。
③本:原本 。
④善:善良 。
⑤相近:彼此近似 。
⑥习:积习 , 习染 。学习是主动接受知识 , 习染则是被动受到影响 。
⑦相远:互相远离 , 彼此不同 。
白话翻译
人刚一出生时 , 性情都是善良的 , 不会去故意伤害别人 。从这一点上说 , 大家的天性十分相似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 人们受到不同生活环境的习染 , 行为习惯才越来越不一样 。
主旨讲解
一开始 , 《三字经》便讲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一个人要想成长为有用之才 , 就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 。
人们在出生时几乎没有差异 , 善良的本性原来都一样 。可是小孩子长大成人后 , 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却有很大不同 , 有的品德良好 , 彬彬有礼 , 有的却作恶多端 , 性情越变越坏 。这都是由于生活环境不一样 。环境可以对人产生巨大影响 , 改变人的性情与品格 。
故事与典故
善良的塔萨代人
1971年 , 在菲律宾考察的人类学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土著部落 。这个部落由塔萨代人组成 , 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海岛上 , 还处在原始社会 。
塔萨代人的食物 , 主要是从野外丛林中采集而来 。而每次采集的收获 , 不论是谁的劳动成果 , 也不分番薯、水果、鲜花还是鱼类和螃蟹 , 都要拿到部落成员面前公平分配 , 没有人想占便宜 。更令人惊奇的是 , 塔萨代人都很善良 , 他们彼此真诚相待 , 和睦相处 , 根本不懂什么是“武器” , 什么叫“战争” 。在他们的语言里 , 也找不到“敌对”、“仇恨”这类词汇 。
这一切说明 , 今天人类一些自私贪婪的不良习性 , 的确不是天生就有的 。
苟①不教② , 性乃③迁④ 。教之道⑤ , 贵以专⑥ 。
字词解释
①苟:如果 。
②教:教育 。
③乃:就 , 于是 。
④迁:迁移 , 改变 。
⑤道:法则 , 规律 。
⑥贵以专:以“专”为最宝贵 。“贵” , 宝贵 , 重要 。“专”是专一的意思 。
白话翻译
一个人如果不接受良好的教育 , 他的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教育必须遵循的根本法则 , 就是“专一” , 这是最为重要的 。
主旨讲解
既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 , 那么接受教育对我们来说就是头等大事 。因为只有懂得做人的道理 , 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 , 我们才能抵御不良环境的影响 , 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
教育对人是非常重要的 , 下面这些教育原则更不能忽视 , 虽然它们主要是对父母和老师说的 , 可我们小孩子也应该配合着去做 。
首先教育必须讲究一个“专”字 , 要持之以恒 , 不能分散精力 。对我们小孩子来说 , 就是读书学习一定在三个方面做到精神专一:一是要专注持久 , 始终如一 , 不论学什么都不半途而废 。二是要专心用功 , 不偷懒 , 一心不可二用 。三是要深入钻研 , 不懂就问 , 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 。
故事与典故
两个徒弟
弈秋是战国时期的下棋高手 , 名气很大 。有两个年轻人想拜他为师 。弈秋答应了 , 嘱咐他们说:“跟我学下棋很容易 , 做到专心就行了 。”学习开始了 , 一个徒弟遵从弈秋的教诲 , 认真琢磨棋艺 , 不论身边发生多热闹的事情也不分心 。另一个徒弟却把弈秋的话当做耳旁风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成天东游西荡 。
两个月后的一天 , 弈秋说:“你们学了这么久 , 也不知道棋艺有没有长进 , 今天就下给我看看吧 。”两人摆起棋盘 , 刚走了几步 , 天上飞来一只天鹅 , 一路鸣叫 。那个一贯认真的年轻人毫不在意 , 依然全神贯注地研究棋局 。另一个却坐不住了 , 眼睛总是往天上看 , 心里想:“这天鹅真肥啊 , 射下来就是一顿美餐!”又自言自语:“可我到哪里去借弓箭呢?”这时 , 只听老师在一旁叹了口气 , 说:“不用下了 , 你们当中有一个将大有成就 , 另外一个在我这里什么也学不到!”
文章插图
两个徒弟
后来 , 那个一贯认真的年轻人果然棋艺大长 , 最后竟和弈秋齐名;而那个三心二意的年轻人则一事无成 。
昔①孟母② , 择③邻④处⑤ 。子⑥不学 , 断⑦机杼⑧ 。
字词解释
①昔:从前 。
②孟母:孟子的母亲 。孟子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 。
③择:选择 。
④邻:邻居 。
⑤处:居住 。
⑥子:这里指孟子 。
⑦断:折断 。
⑧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
白话翻译
古时候 , 孟子的妈妈为了让孟子上进成才 , 安家时一定要选择好的邻居 。孟子不爱学习 , 妈妈就折断织布机上的梭子 , 告诉他梭子一旦断了 , 就再也不能复原 , 也就再也不能织布 , 鞭策他发奋读书 。
主旨讲解
人小的时候模仿能力很强 , 如果身边的人品德高尚 , 他会一身正气;身边的人品行不良 , 他会满身恶习 。做父母的 , 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
父母还应时刻注意孩子的言行 。孩子做对了应该给予表扬 , 做错了要及时批评指正 , 同时还要讲究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 , 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
故事与典故
孟母教子
孟子的爸爸很早就去世了 , 孟子是由妈妈带大的 。妈妈知道小孩子一定要有好的成长环境 , 便坚持给孟子选择一个好邻居 , 前后搬了三次家 。
最初 , 他们住在坟地旁 , 常有送葬队伍来来往往 。于是孟子便玩起做丧事的游戏 , 模仿吹鼓手吹吹打打 , 模仿送葬的人号哭 。妈妈觉得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 就把家搬到了街上 。
这次他们的隔壁住着一个屠夫 , 天天杀猪宰羊 。孟子觉得很好玩 , 每天都跟着去学 。妈妈知道这样下去也没有好结果 , 便再次搬家 , 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 。
学校里每天书声琅琅 , 学习气氛很浓 。孟子十分新奇 , 每天都去学校外边玩 , 偷偷看学校里的孩子怎样读书 , 怎样识字 。回到家 , 他还学着他们的样子 , 一遍遍练习礼仪 。妈妈终于放心了 。
后来 , 孟子被妈妈送到学校去正式读书 。他非常认真 , 但也有调皮的时候 。有一天 , 他竟然逃学了 。这可把妈妈气坏了 。妈妈把孟子叫到身边 , 当着他的面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 。梭子折断后就不能织布了 。妈妈这样做 , 是为了告诉孟子一个道理——学习也是不能中断的 , 中断后就会一事无成 。
孟子知道了妈妈的苦心 , 从此以后认真学习 , 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
窦燕山① , 有义方② 。教五子 , 名③俱④扬⑤ 。
字词解释
①窦燕山:五代时候的人 , 本名窦禹钧 , 因为住在燕山 , 所以人们称呼他窦燕山 。
②义方:好方法 , 好办法 。
③名:名声 。
④俱:都 。
⑤扬:显扬 , 传播 。
白话翻译
窦禹钧教育后代 , 有很好的方法 。在他严格的教育下 , 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 , 名扬天下 。
主旨讲解
古时候一个家庭总有好几个孩子 , 但那时候的人并没有因为孩子多 , 就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 。现在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 , 因而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不过在这方面 , 我们还要注意学习古人 , 既要学习他们教育后代的责任心 , 更要学习他们良好的教育方法 。
故事与典故
五子成才
五代时有个叫窦禹钧的人 , 他的学问很大 , 官做得也很大 , 还很会教育后代 。
窦禹钧一共有五个儿子 , 对每个儿子他都很关心 , 尤其注重对孩子进行品德和学习方面的教育 。他自己以身作则 , 广施恩惠 , 帮助乡里人娶妻嫁女 , 还设立学堂 , 免费让贫苦的孩子去上学 。这些高尚的行为为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窦禹钧每天都督促孩子们读书写字 , 并且亲自教授 。哪个孩子有不懂的地方 , 他就耐心讲解 , 即使是小小的疑问也不放过 。
在窦禹钧严格的教育下 , 他的五个儿子相继中了进士 , 做了大官 , 为民造福 , 很有成就 。对此 , 人们非常赞叹 。大家把窦禹钧的儿子比喻为龙 , “窦氏五龙”名扬天下 。
养①不教② , 父之过③ 。教不严④ , 师之惰⑤ 。
字词解释
①养:养育 , 养活 。
②不教:不教导 , 不教育 。
③过:过错 。
④不严:不严格 。
⑤惰:懒惰 , 失职 。
白话翻译
只是养活孩子而不教给他做人的道理 , 是爸爸的过错;教给孩子知识 , 但要求不严格 , 是老师没有尽到职责 。
主旨讲解
对于爸爸妈妈来说 , 孩子的身体健康当然很重要 , 但仅仅关心这一点还远远不够 。爸爸妈妈最应该重视的 , 是要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 。因为只有懂得了人生的大是大非 , 孩子才能真正健康成长 , 才能在社会上成功立足 。
孩子上学了 , 老师就应该负担起教育的主要任务 。“严师出高徒” , 在传授知识时 , 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 , 否则就是偷懒 , 就是不负责任 , 最终是会害了孩子的 。
以上是《三字经》的第一部分 , 它讲了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教育者应该遵从的各项原则 。
故事与典故
傅雷与傅聪
傅聪是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 他的爸爸是著名的翻译家傅雷 。傅聪很小就表现出超人的音乐天赋 , 为了不让这天赋白白浪费 , 傅雷对儿子的教导十分严厉 。
傅聪最初不理解爸爸 , 产生了厌学情绪 。但在爸爸耐心的引导下 , 他终于知道自己错了 。后来 , 傅聪到欧洲学习 , 在异国他乡感觉很孤单 。傅雷就经常和他通信 , 及时掌握情况 , 给予指导 。当儿子取得成就的时候 , 傅雷就给予赞扬和提醒 , 要他不要骄傲;当儿子遭到挫折的时候 , 傅雷就给予鼓励和安慰 , 要他坚强地站起来 。
有了爸爸这么好的“指导老师” , 傅聪在音乐方面终于取得巨大成就 , 荣获了很多国际大奖 , 让人佩服不已 。
温故知新
古时候认为女人没有见识 , 担负不起教育后代的任务 , 所以教育孩子都是爸爸的事 , 妈妈不能插手 。“养不教 , 父之过” , 一点都不提妈妈的作用 , 就多少反映了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 。可实际上 , 古代有好多人 , 比如民族英雄岳飞、大文学家欧阳修 , 还有孟子 , 都是自小就没了爸爸 , 是妈妈把他们教导成人的 。现代社会 , 男女平等 , 女人同样可以受高等教育 , 教育后代就更是爸爸妈妈的共同责任了 。
子①不学 , 非所宜② 。幼③不学 , 老何为④ 。
字词解释
①子:子女 , 孩子 。
②非所宜:不应该 。非 , 表示否定的意思 。宜 , 适当、应该 。
③幼:年幼 。
④老何为:年岁大了做什么 。何 , 什么 。为 , 作为 。
白话翻译
小孩子不学习是不应该的 。一个人小时候不好好读书 , 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主旨讲解
说完父母和老师之后 , 现在该说孩子了 。
对于小孩子来说 , 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 千万不能耽误 。这不仅是因为知识和本领都不是天生的 , 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更重要的是 , 一个人的最佳学习年龄是在十三岁以前 , 这时候的记忆力非常好 , 凡是认真记下的东西常常终身不忘 。若是我们在少年儿童时期不好好学习 , 荒废了读书的黄金岁月 , 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
故事与典故
“神童”的变化
宋朝时 , 有一个孩子名叫仲永 , 五岁的一天 , 他在家里忽然大哭起来 , 吵着要纸要笔 。爸爸很惊奇:小仲永从没接触过这些东西 , 要它干什么?但还是向邻居借了来 。小仲永拿起笔就写了一首诗 , 文采和内容都很像样 。爸爸忙拿给乡里的秀才们看 , 大家都称奇 。
从此后 , 就不断有人来请他们父子去做客 , 有的还拿出一些钱 , 让仲永表演当场做诗 。爸爸很高兴 , 常常带着儿子到处参加宴会 , 拜见达官贵人 , 借机收敛钱财 。就这样 , 小仲永虽然到了读书的年龄 , 却从来没老老实实看过一本书 , 更不用说有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了 。
文章插图
“神童”的变化
转眼间 , 仲永已经十二三岁了 。这一天 , 他见到大政治家王安石 , 又当场写了一首诗 。王安石拿起来看来看去 , 怎么都不像传说的那样精彩 。又过了几年 , 仲永的才能完全消失了 , 变得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王安石知道后 , 十分感慨 , 他说:“有才智的人不好好读书 , 结果尚且这样可悲 , 普通人再不好好学习 , 肯定会一事无成!”
玉①不琢② , 不成③器④ 。人不学 , 不知⑤义⑥ 。
字词解释
①玉:玉石 。
②琢:雕琢 , 打磨 。
③成:成为 。
④器:器物 , 用具 。
⑤知:知道 , 懂得 , 掌握 。
⑥义:义理 , 思想和行为的规范 。
白话翻译
玉石若不经过雕琢打磨 , 就不能成为具有宝贵价值的器物 。人若不学习 , 就不知道处世为人的正确道理 。
主旨讲解
玉石再好 , 也要经过工匠的认真打磨和雕琢 , 才能变成一件温润晶莹的宝物 , 否则 , 它看上去和普通石头便没有多大区别 。人也一样 , 不论他如何聪明伶俐 , 不学习、不经过磨炼 , 就无法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人格 , 以后说话、做事就不知道什么该坚持 , 什么该放弃 。这样一个人 , 怎么能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呢?
故事与典故
磨炼
李泽钜是世界巨富李嘉诚的大儿子 。在他很小的时候 , 李嘉诚就严格教育他和弟弟 , 要勤俭节约 , 信守诺言 , 还特别教导他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 好好学习 , 努力工作 。李泽钜很听话 , 向爸爸学习了不少创业精神和创业经验 , 知道了做人的准则和道理 , 特别是明白了自己身上担负的家族使命和责任 。
长大后 , 李泽钜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 。他选择了土木工程系 , 毕业后又继续攻读结构工程硕士学位 , 把家族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自己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
拿到学位 , 李泽钜回到家 。他请求爸爸说:“您的公司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个职位?”
没想到爸爸的回答竟然是:“公司不需要你!”
李泽钜一下子愣住了 , 但他很快就明白 , 爸爸是希望他出去闯荡 , 向社会学习 , 丰富知识 。
于是 , 李泽钜把眼光投向了加拿大 。他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 最后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为人子① , 方②少时③ , 亲④师友⑤ , 习⑥礼仪⑦ 。
字词解释
①子:子女 。
②方:正当 。
③少时:年少的时候 。
④亲:亲近 。
⑤师友:老师和朋友 。
⑥习:学习 。
⑦礼仪:礼节 。
白话翻译
凡是做子女的 , 都要趁着年少时多亲近老师 , 结交好的朋友 , 认真学习待人处世的各种礼仪 。
主旨讲解
这里及下面要说的 , 是小孩子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和一般内容 。
人在年少的时候 , 往往对周围世界怀有强烈的好奇心 , 吸纳知识、学习本领都很快 。但是小孩子不具备自学能力 , 要想独立辨别是非也很困难 , 这就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与帮助 。一个好的老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道德风范 , 我们经常和老师亲近 , 聆听教诲 , 是大有益处的 。
除了老师之外 , 小孩子还经常受到周围小伙伴的影响 , 所以交朋友要慎重 。我们要多和品学兼优的小朋友交往 , 注意学习他们身上的好品质和好习惯 。一个人只有学会取人之长 , 补己之短 , 才能不断进步 。
中国是礼仪之邦 , 人们说话办事都讲究以礼相待 。小孩子天真活泼 , 不懂什么礼节 , 这就需要我们在亲近良师益友时多注意他们待人处世的良好举止 , 慢慢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懂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 。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 , 是我们首先要学好的 。
故事与典故
塞尚和左拉的友谊
塞尚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大画家 , 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 , 爸爸是银行家 。左拉是同时代法国著名的大作家 , 他自幼丧父 , 一直和妈妈过着贫穷的生活 。两个家庭一富一穷 , 相差悬殊 , 但这并没有妨碍塞尚和左拉成为真诚的朋友 。他们早在中学时代就认识了 , 当时才十二三岁 。二人性格不同 , 却有着共同的爱好 , 对文学、绘画、音乐都极有兴趣 , 还经常在一起学习和创作 , 互相鼓励 。塞尚是个情绪化的人 , 一激动起来就控制不住自己 。左拉却不介意 , 经常劝慰他 。
后来 , 左拉去了别的地方 , 可二人书信不断 , 一直保持着真诚的友谊 。他们经常交流各自的新作 , 为对方排解烦恼 , 分享对方的快乐 。左拉非常欣赏塞尚的才华 , 给塞尚介绍了不少绘画界的朋友 。塞尚同样很欣赏左拉 。
有了对方的鼓励和支持 , 二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 他们一同被视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 。
香①九龄② , 能温③席④ 。孝于亲⑤ , 所当执⑥ 。
字词解释
①香:黄香 , 东汉人 , 因为孝顺父母而闻名 。
②九龄:九岁 。
③温:温暖 , 加热 。
④席:炕席 , 这里指睡觉用的被褥 。
⑤孝于亲:孝顺父母 。孝 , 孝顺;亲 , 双亲 , 父母 。
⑥所当执:应该遵行 。当 , 应当;执 , 执行 , 实施 。
白话翻译
黄香刚刚九岁 , 就知道到了冬天 , 要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焐暖和了再让爸爸睡觉 。这种孝顺父母的事情 , 是子女们都应当做的 。
主旨讲解
我们还要学会孝敬父母 。
现在的小孩子 , 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 自小就享尽父母的关怀与爱护 。在这方面 , 我们比起古人来真是优越多了 。可是我们也应当问一问自己:失去了妈妈的小黄香是那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爸爸、孝敬爸爸 , 难道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爸爸妈妈无私的爱 , 一点都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吗?
当然 , 我们学习小黄香 , 并不一定也要为爸爸妈妈扇枕温席 。我们应该学习小黄香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 学习他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 。有了这颗心 , 有了这种爱 , 我们就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 , 自觉地为父母做一点事情 , 慢慢学着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体谅爸爸妈妈 。通过这种方式 , 我们可以感谢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疼爱 , 感谢他们为我们做出的牺牲 。
故事与典故
扇枕温席
黄香是东汉人 , 九岁的时候 , 妈妈就去世了 。他年纪虽然很小 , 却知道关心爸爸 。夏天的时候 , 天气炎热 , 蚊子也很多 。他担心爸爸睡不好 , 每天都拿扇子把爸爸的床啊、枕头啊扇得凉凉的 , 把蚊子赶得远远的 , 然后才请爸爸去休息 。冬天的时候 , 天气寒冷 , 被褥都冰凉的 , 他担心爸爸睡觉受凉 , 每天晚上给爸爸铺好被褥后自己先钻进去 , 用身体把被褥焐暖和了才要爸爸去睡觉 。
小黄香孝顺爸爸的事迹慢慢传了出去 , 人们知道后都很惊奇 。后来他长大了 , 对爸爸依然很孝顺 , 名声也传得更远 。当地的太守非常敬重他 , 把他举荐给朝廷 。最后 , 黄香做官做到了尚书 , 他一心造福百姓 , 受到人们的称赞 。
文章插图
扇枕温席
融①四岁 , 能让②梨 。弟③于长④ , 宜⑤先知⑥ 。
字词解释
①融:孔融 , 东汉人 , 著名文学家 。
②让:让给 , 谦让 。
③弟:这里与“悌”字的意思相同 , 指弟弟对哥哥的尊敬之道 。
④长:兄长 。
⑤宜:应该 。
⑥先知:早点知道 , 从小就懂得 。
白话翻译
孔融四岁时 , 就能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 。这种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要友好相爱的道理 , 每个人从小就应当知道 。
主旨讲解
遗憾的是 ,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 , 习惯了独来独往的独生子女不要说手足之情 , 就是对“谦让”二字也感到陌生 。在这种情况下 , 小孔融就更值得我们学习了 。我们要学习小孔融的谦让精神 , 平时在和小朋友们交往的时候 , 态度要友善大方 , 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 。如果大家都想要同一件东西 , 我们千万不要去争抢 , 而应先人后己 。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培养自己的爱心 , 学做一个大度的人 , 就会受到大家的尊敬和欢迎 。
故事与典故
孔融让梨
孔融是我国古代文学家 , 他生活在东汉末年 , 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后代 。
孔融小的时候 , 有一天和家里人一起吃梨 。香喷喷的大梨放在盘子里 , 一家人都乐坏了 。爸爸妈妈要孩子们自己去拿 。只见孔融第一个走上前去 , 挑了一个最小的 。
爸爸妈妈很奇怪 , 问他:“你怎么不拿个大的?”
孔融回答说:“我在家里最小 , 就应该吃小的 , 大的应该留给哥哥们吃 。”
在场的人都被他的话惊呆了 。因为当时孔融才四岁 , 谁都没想到他这么小就懂得尊重兄长、兄弟谦让的道理 。
这件事情传开后 , 大家都认为孔融长大后必有一番作为 。后来 , 他果然做了北海太守 。
温故知新
在古人心目中 , 一个大家庭理想的兄弟关系应该是“兄友弟悌” , 就是哥哥爱护弟弟 , 弟弟尊敬兄长 。但是在封建社会中 , 人们却遵从“下”必须服从“上” , “幼”必须服从“长”的等级观念 , 片面强调弟弟对哥哥的尊敬与顺从 , 忽略了哥哥对弟弟的关心与爱护 。
在现代社会 , 这种做法当然应该得到纠正 。我们今天的家庭成员之间 , 弟弟自然是要尊敬兄长的 , 否则他就失去了做弟弟的情分;但哥哥也要爱护弟弟 , 否则他就没有尽到兄长的责任 。大家都是平等的 , 应当相亲相爱 。
首①孝悌 , 次②见闻③ 。知某数④ , 识⑤某文⑥ 。
字词解释
①首:首先 。
②次:其次 。
③见闻:见到和听到的知识、学问 。
④数:算术 , 数学 。
⑤识:认识 , 掌握 。
⑥文:文字 。
白话翻译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 , 就是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 。接下来则要学习看到和听到的各种知识 , 学会算术和认字 。
主旨讲解
上面讲的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 , 都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我们应该先弄懂这个道理并照着去做 , 然后再去学习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这也就是说 , 我们要先学会“做人” , 再学习“做事” 。道理非常简单: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常常是自私的人 , 他既不会自觉地尊敬师长 , 也不会自愿地遵守正常的社会秩序 。如果是这样 , 他掌握的知识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 , 在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理之后 , 我们就要认真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了 。
一而①十 , 十而百 。百而千 , 千而万 。
字词解释
①而:这里表示按照顺序递进的意思 。
白话翻译
“一”是数字的开始 , 从“一”可以数到“十” , 十个“十”是一百 , 十个“一百”是一千 , 十个“一千”是一万……这样一直计算下去 , 结果是无穷无尽的 。
主旨讲解
从这一段起 , 我们将了解一些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 。
首先是数字 。数字“1”到“10”看起来很简单 , 应用起来却变化无穷 。“算术”是非常有用的知识 ,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 。
三才①者 , 天②地③人④ 。三光⑤者 , 日月星 。
字词解释
①才:这里与“材”字的用法一样 , 是材质的意思 , 指构成宇宙世界的基本要素 。
②天:指万物生存离不开的宇宙空间和时间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 , 如日月星辰的运转 , 寒暑四季的更迭 , 白天与黑夜的交替等等 。
③地:指万物生长所必需的地理环境、条件 , 以及大地上的各种物产 。
④人:人类 。
⑤光:光明 , 这里指光明的自然来源 。
白话翻译
“三才” , 是指构成我们这个宇宙的三种最基本的东西 , 这就是天、地和人 。“三光” , 是指我们这个世界光明的来源 , 这就是太阳、月亮和星星 。
主旨讲解
包括人类在内 , 自然万物的生存都有自己的空间 , 我们需要阳光、空气 , 离不开四季、寒暑以及白天、黑夜的交替 。此外 , 大家还要从大地汲取水分和营养 , 得到各种地理条件的庇护 , 与周围的植物与动物相互依存 。而我们人类 , 则是“万物之灵” , 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宇宙世界中最高级的动物 。
在“三才”中 , “天”和“地”就是大自然 , 人类是离不开大自然的 。我们要认识大自然 , 利用大自然 , 更要爱护大自然 , 顺应它的发展规律 ,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
三纲①者 , 君②臣③义④ 。父子亲⑤ , 夫⑥妇⑦顺⑧ 。
字词解释
①纲:渔网的总绳 , 抓住它就能拉起整张渔网 , 这里比喻处在支配地位的主要事物 。
②君:君王 。
③臣:臣子 。
④义:正义 , 指行为符合道义标准 , 合乎法度 。
⑤亲:亲近 , 亲爱 , 亲情 。
⑥夫:丈夫 。
⑦妇:媳妇 , 妻子 。
⑧顺:和顺 , 和谐 。
白话翻译
“三纲” , 是指人与人之间三种最重要的伦理关系 , 这就是君王与臣子之间要守法度、尽职责 , 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 , 丈夫与妻子之间要和顺相处 。
主旨讲解
古人非常看重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和夫妻关系 。今天 , 我们也应该处理好这三种关系 。
走路要听向导的 , 开船要听舵手的 , 打球要听教练的 , 乐队要听指挥的 。在一个社会组织里 , 要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必须有权威 。在每个专业领域 , 真正的专家就是权威 , 就是处于领导地位的“君主” , 被领导者则相当于“臣子” 。重要的是 , 不论“君主”还是“臣子” , 大家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来办事 , 必须遵守各自的法度 , 尽到自己的职责 。
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 父子、母子之间互相沟通、彼此关爱非常重要 。丈夫和妻子更要互相尊重 , 和睦相处 。只有夫妻和顺 , 家庭才会兴旺 。
故事与典故
魏征和唐太宗
魏征是唐太宗时候的名臣 , 他忠诚正直 , 敢于进言 。而唐太宗呢 , 也能够采纳他的有益建议 。
有一次 , 太宗听从大臣的提议 , 下诏征用不满十八岁的高大男子去当兵 。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 , 太宗大发雷霆 。魏征不慌不忙地对太宗说:
“我听说 , 把湖水弄干了再捉鱼 , 虽能满载而归 , 但是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 。把树林烧光了再捉野兽 , 也会有所收获 , 但是明年就没有野兽可打了 。如果把那些不到十八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 , 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 , 又由谁来负担呢?”
一番话说得太宗猛然醒悟 , 他马上又下一道诏书 , 免去了未满十八岁男子的当兵义务 。
文章插图
魏征和唐太宗
在唐太宗与魏征君臣之间 , 像这样的事情有很多 , 以致魏征去世后 , 太宗很是怀念他 。太宗感叹道:“用铜制成的镜子 , 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作为镜子 , 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作为镜子 , 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 。我过去经常照这三面镜子 , 现在魏征去世了 , 我少了一面镜子啊!”
施特劳斯父子
施特劳斯父子创作了许多著名的圆舞曲 , 维也纳音乐史上有他们光辉的一页 。
小施特劳斯很有音乐天赋 , 六岁就能用钢琴弹奏他自己构思的圆舞曲 。妈妈很骄傲 , 给儿子请来了音乐教师 。可老施特劳斯却反对儿子从事音乐活动 。一天 , 他回家发现儿子正在练习小提琴 , 十分愤怒 , 竟然用鞭子抽了儿子一顿 。
可小施特劳斯在音乐上还是逐渐成熟起来 。老施特劳斯不死心 , 警告维也纳城内各大舞厅:倘若有谁接受小施特劳斯的演出 , 他就从那里绝迹!没有办法 , 小施特劳斯只好到城郊一家咖啡馆的花园里举行露天音乐会 。有人把这消息告诉了老施特劳斯 。盛怒之下 , 老施特劳斯宣布同一天晚上也将举行一场音乐会 。可是后来他得知 , 自己音乐会的票在黑市上还不如儿子的票吃香 , 只好取消了演出计划 。这件事严重打击了老施特劳斯 , 他病倒了 。
小施特劳斯的音乐会取得空前成功 。在演出高潮中 , 小施特劳斯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乐队又开始重新演奏 , 轻柔的乐声在夜空中回荡 , 听众面面相觑 ,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因为那正是老施特劳斯最负盛名的一首圆舞曲《莱茵河畔的迷人歌声》!在这首乐曲的抒情部分 , 小施特劳斯加入了一段非常温柔的插曲 。随着乐曲的展开 , 大家逐渐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儿子演奏父亲的作品 , 不仅是在表达对父辈的敬意 , 这同时也是一种祈求 , 祈求父亲的宽恕 。听众们不由热泪盈眶 。
后来 , 老施特劳斯对儿子的态度终于转变了 。他暗暗为小施特劳斯在音乐上的成就而感到由衷的骄傲 。
李清照和赵明诚
李清照是南宋时杰出的女文学家 , 她和丈夫赵明诚的感情非常好 , 常被后人羡慕不已 。
两人结婚后第五年 , 赵明诚的父亲被人诬陷 , 赵明诚受到牵连也被关进监狱 。出狱后 , 他和李清照回到故乡生活了十几年 。在这期间 , 李清照除了文学创作外 , 还帮助赵明诚从事金石研究 。金石研究是要花很多钱的 , 两人便节衣缩食 , 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 , 有时甚至还去典卖衣物 。最后 , 他们终于写出研究著作《金石录》 , 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 。
李清照记忆力很强 。这一时期 , 她与赵明诚吃完饭后常坐在书房里烹茶 , 两人指着书架上堆积如山的书籍 , 一人说出一件事 , 然后要求另一人指出这件事记载在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 , 答对了就先喝茶 , 答错了只能后喝 。结果 , 往往是说对的一方举杯大笑 , 茶水都荡了出来 , 洒满一身 。
就这样 , 夫妇俩生活虽然清苦 , 却相敬相爱 , 其乐融融 。
后来赵明诚被朝廷重新起用 , 李清照随着丈夫一同走马上任 。又过了八年 , 赵明诚染上重病 , 不久便去世了 。李清照悲痛欲绝 , 大病一场 , 几乎不起 。
温故知新
“三纲”的有关内容最早出自孔子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意思就是君主要像君主 , 臣属要像臣属 , 父亲要像父亲 , 儿子要像儿子 , 大家应该各守各的本分 。
到了西汉年间 , 人们把“三纲”解释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意思是说君主是臣子的主宰 , 父亲是儿子的主宰 , 丈夫是妻子的主宰 , 强调一方必须服从另一方 。这种说法只讲绝对服从 , 不讲理性和人性 , 当然是错误的 。
我们今天学习做人 , 既要讲平等、讲情义 , 也要讲规矩;既要积极进取、发展个性 , 也要提倡在社会和家庭里尽职责、守本分 。否则 , 家庭不会幸福 , 社会也不会和谐发展 。
曰①春夏 , 曰秋冬 。此②四时③ , 运④不穷⑤ 。
字词解释
①曰:称为 , 叫做 。
②此:这 。
③四时: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
④运:运转循环 。
⑤穷:完结 , 停止 。
白话翻译
被称为春、夏、秋、冬的四个季节 , 每年都要循环往复一次 , 永远也不会停止 。
主旨讲解
春天万物复苏 , 百花盛开;夏天绿阴葱葱 , 炎热难耐;秋天天高气爽 , 黄叶遍地;冬天白雪皑皑 , 寒风刺骨 。这一年四季的循环变化 , 来自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运动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是一年 。但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 , 一年之中地球与太阳最近的距离为1.4亿公里 , 最远的距离为1.6亿公里 , 这就造成了太阳照射地球的时间有长有短 , 光线有强有弱 。同时 , 地球自转时的中轴是斜的 , 它的各个地区面向太阳的角度并不一样 , 这使散布在地球上的阳光更加不均衡 。于是 , 地球上便产生了四季寒暑的交替变化 。
曰南北 , 曰西东 。此四方① , 应乎中② 。
字词解释
①四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
②应乎中:与“中”相对应 。应 , 对应 。
白话翻译
被称为东、西、南、北的四个方位 , 都是相对于一个中心而言的 。
主旨讲解
我们站在大地上 , 前后左右就会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但这四个方向需要先确定一个中心位置 , 才能把它们区分出来 。这是因为地球是圆的 , 它的每个方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假如你的前方是南方 , 你一直不停地往前走 , 总有一天你会从北方又转了回来 。所以 , 我们要确定眼前的任何一个方向 , 都必须以自己站立的一点为中心 。有了这个中心 , 四个方位就定下来了 , 这就是“面南背北 , 左东右西” 。而中心一移动 , 四个方位也要跟着移动 。
考考你
你的家乡在我们祖国的什么方位?你家东、西、南、北的四个方位上 , 各有什么建筑物?
曰水火 , 木金①土 。此五行 , 本乎数② 。
字词解释
①金:金属
②本乎数:本源于天地数理 。本 , 事物的根源;数 , 天地自然之数 。
白话翻译
水、火、木、金、土 , 这五种物质被称为“五行” , 它们相生相克的关系是天地自然数理的表现 。
主旨讲解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它把水、火、木、金、土看做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 , 并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 为彼此相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 为彼此相克 。这些认识是有深刻道理的 。
曰仁①义② , 礼③智④信⑤ 。此五常 , 不容⑥紊⑦ 。
字词解释
①仁:仁爱 , 就是应具有善良、仁爱之心 。
②义:正义 , 就是行为应符合道义标准 。
③礼:礼貌 , 就是要知礼守礼 。
④智:明智 , 就是应具有辨明事理的智慧 。
⑤信:诚实 , 就是要讲信用 , 不欺诈 。
⑥容:容许 。
⑦紊:乱 。
白话翻译
仁、义、礼、智、信 , 这五种为人处世的原则被称为“五常” 。它们是恒久不变的常理 , 人人都应该遵守 , 绝不可以随便乱来 。
主旨讲解
热爱天下大众 , 关心和帮助他人;说话、做事都符合崇高的道义标准;待人讲礼貌 , 举止守礼仪;遇事机智 , 能够明辨事理;与人交往讲信用 , 不欺诈 ,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都在提倡的做人原则 。其实 , 这五种原则体现的是人类文化中恒久不变的处世智慧 , 即使在今天 , 不论我们走到哪里 , 它们都是通行的 。
回头看看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 , 为了坚持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做人的原则 , 有多少仁义之士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在今天的社会中 , 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五常” , 行为不再受准则规范的约束 , 整个社会恐怕就要沉沦了!
故事与典故
爱心大使
丛飞是活跃在深圳的一名演员 。他1994年参加了一次资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义演之后 , 便开始以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 。他的一颗仁爱之心感动了无数国人 。
1998年 , 正在外地参加商业演出的丛飞 , 忽然接到深圳举办“情系灾区 , 抗洪救灾”大型义演的电话 , 他立即自掏腰包买机票返回深圳 , 还把演出所挣的两万元全部捐了出来 。2005年丛飞已患上胃癌 , 连食物都难以下咽 , 但他还是以顽强的毅力参加了六场救济东南亚海啸灾区的义演 , 并将用于治病的一万五千元也捐了出去 。丛飞曾二十多次赴贵州、湖南、四川、山东等贫困山区举行慈善义演 , 走时不但捐光了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钱物 , 有时还向随行的朋友借钱捐助 , 有几次甚至连身上穿的衣服都脱下来捐了 。
十多年来 , 丛飞为社会公益演出三百多场 , 义工服务时间三千六百多小时 , 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一百四十六人 , 认养孤儿三十二人 , 捐助金额超过三百万元 。可是他自己却十分俭朴 , 经济上常常捉襟见肘 。2003年 , 为了在开学前筹齐助学款 , 丛飞只好向亲朋好友借了十万元 。2004年 , 当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学费时 , 他已背上十七万元的债务 。2005年5月 , 丛飞病情迅速加重 , 他却把大家捐的治病钱拿出一部分捎往贫困山区 。
2006年 , 三十七岁的丛飞在去世前立下遗嘱 , 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 。他用这最后的爱心 , 给别人带来了宝贵的光明 。
深明大义
清朝末年 , 梁启超参加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 , 他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逃到日本 , 一住就是十三年 , 他曾不止一次地对日本友人表示 , 日本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
1915年 , 袁世凯为了让日本人支持他当皇帝 , 准备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梁启超获知消息后 , 义愤填膺 , 接连发表了八篇战斗檄文 , 对袁政府发出严厉警告 , 并痛斥日本的侵华罪行 。他的言行让一些日本人感到恐慌和不解 , 当地报纸纷纷指责他“忘恩负义” , 日本当局甚至对他进行人身攻击 。梁启超回答说:“维护国家民族的权益是我的权利和义务 。我难道因为曾受日本保护十余年 , 就可以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吗?”
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是我国古建筑学的奠基者 , 他出生在日本东京 , 十一岁才回国 , 对日本同样怀有很深的感情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 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梁思成忽然收到一封请柬 , 内容是日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会”邀请他出席会议 。梁思成立刻严词拒绝 。随后他便带领全家离开北平 , 来到远离日军的南方 。
1944年夏天 , 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一年 , 盟军准备空袭日本 。这时梁思成向盟军司令部提出一个建议 , 希望日本本土的京都和奈良能得到保护 , 因为这两座城市历史悠久 , 有很多名胜古迹 。后来 , 盟军空军投掷炸弹时果然避开了京都和奈良 , 两城的古建筑全部被保存下来 。多年后这件事被披露出来 , 日本朝野对梁思成深为感激 。有人称赞他是“古都的恩人” , 有人说这是他在“报恩” 。后来梁思成之子梁从诫到日本访问 , 在一次讲演中说:“我父亲做出这个建议是不容易的 , 因为我们家有两个人直接死在了抗日前线 。”话音一落 , 台下鸦雀无声 , 日本听众无不肃然起敬 。
梁启超父子对日本前后态度的转变 , 都是从民族大义出发 , 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出发 。它们远远超越了个人恩怨 , 甚至超越了民族情感 。
懂礼貌的张良
秦朝时有个人叫张良 , 一天他路过一座桥 , 看见桥头坐着个老人 , 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 , 脚尖勾着鞋不停地晃动 。张良觉得好笑 , 就多看了他几眼 。
老人忽然一抬脚 , 把鞋甩到了桥下 , 然后对张良说:“喂!你去 , 把我的鞋捡上来!”张良心里很不高兴 , 可一看老人这么大岁数了 , 就强忍住性子把鞋捡了上来 , 送到老人跟前 。谁知 , 老人把脚往前一伸说:“给我穿上!”张良又忍住性子 , 蹲下身替老人把鞋穿好 。
文章插图
懂礼貌的张良
老人笑了笑 , 慢慢站起来 , 什么也没说 , 大摇大摆地走了 。张良望着老人的背影 , 觉得很奇怪 。他刚转身要走 , 老人又回来了 , 对他说:“你这个小家伙很讲礼貌 , 我愿意教你学点儿本事 。五天以后的早晨 , 你在这儿等我!”张良连忙答应了 。
第五天早晨 , 张良来到桥上 , 见老人已经站在那里 。老人生气地说:“你怎么让我老头子等你呀?这样可不行 。要想学 , 再等五天吧!”又过了五天 , 张良一听鸡叫 , 起身就往桥上赶去 , 可老人又先到了 。他只好认错 。老人瞪了他一眼 , 说:“你要真想学本事 , 过五天再来!”
盼呀盼 , 到第四天晚上 , 张良连觉也没睡 , 半夜就到桥上等着 。不一会儿 , 老人走过来了 , 张良连忙迎上前施礼 。老人高兴地说:“年轻人 , 你很有礼貌 , 也很好学 , 我现在送你一样东西 。”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卷兵书 , 递给张良:“你好好读这部书 , 将来准能成就大事业!”张良恭恭敬敬地接过书 , 道了谢 , 还想再问些什么 , 可是老人转过身 , 头也不回地快步走远了 。
从此 , 张良专心致志地钻研这部兵书 , 最终成了有名的军事家 。
机智的晏子
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 很有智慧 。有一次他出使楚国 , 楚国人不怀好意 , 想羞辱羞辱他 。因为晏子个子矮小 , 楚国人就在国都的城门旁特意开了一个小门 , 晏子来到时 , 他们关闭了大门 , 请他从小门进城去 。晏子停住脚步 , 严肃地问:“只有出使狗国的人 , 才从狗洞进出 。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 , 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楚国人无言以对 , 只好打开了国都的大门 。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有七千多户人家 , 人挨着人 , 肩并着肩 , 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 , 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 , 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 , 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不慌不忙 , 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 , 各有各的出使对象 。贤明的人就派他出访贤明的国君 , 无能的人就派他出访无能的国君 。我是最无能的人 , 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楚王见晏子如此机智 , 再也不敢轻视他了 。
诚实的路透
英国的路透社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 , 也是现在闻名全球的新闻媒体之一 。它的创办人是保尔·朱利叶斯·路透 。
路透生于德国 , 他十几岁时父亲去世了 , 便在叔父开设的一家银行做跑腿的工作 。有一天 , 银行派路透到大名鼎鼎的数学家高斯家去取款 。他完成任务回到银行后 , 仔细清点钱的数目 , 发现高斯多给了三百马克 。这可是不小的数目!路透连想也没想就急忙回到高斯家 , 恭敬地对高斯说:“先生 , 你刚才给我的钱数目错了……”
此时高斯正忙着演算一道公式 , 他头也没抬 , 便大声说:“我是知名数学家 , 就这么一点小小的数目 , 我会算错?况且我已经把钱交给你很久了 , 你现在还跑来跟我说数目不对……我们早已银货两清 , 互不相欠!”
路透没办法 , 只好说:“好吧 , 既然您这样说 , 那您多给的三百马克我就不用还了!”
当然 , 最后路透还是将这多出来的三百马克还给了高斯 。而高斯经过这次事件 , 也收敛了不少傲气 。
诚实、讲信用是人类的重要德行之一 。拥有诚实的心性 , 心中一片坦荡光明 , 它自然能够带领我们走向成功 。
考考你
【成语故事典故 爱慕虚荣的意思是什么意思】人们总是把“三纲”和“五常”相提并论 , 你能完整地说出“三纲五常”的内容吗?
上面五个故事 , 分别对应了五种为人处世的原则 , 你能一一指出吗?
稻①粱②菽③ , 麦④黍⑤稷⑥ 。此六谷⑦ , 人所食⑧ 。
字词解释
①稻:稻子 , 去壳后称大米 。
②粱:高粱 。
③菽(shū):豆子 。
④麦:麦子 。
⑤黍(shǔ):黍子 , 去壳后称黄米 。
⑥稷(jì):谷子 , 去壳后称小米 。
⑦谷:谷物 , 粮食 。
⑧食:吃 , 食用 。
白话翻译
大米、高粱、豆子、麦子、黄米和小米 , 这六种谷物 , 是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 。
主旨讲解
早在九千多年前的神农时期 , 我国北方就开始种植高粱、豆子、麦子、黍子、谷子这五种谷物了 。而水稻在我国南方种植的时间更早 , 大约是在一万四千多年以前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 中国的农业文明在古代也十分发达 。
当然 , 我国古时候的饮食习惯和现在是不同的 。当时的人们以稻、粱、菽、麦、黍、稷为主食 , 现在我们则以大米和面粉为主食 。今天 , 人们食用的菜肴也和过去大不相同 。
马牛羊 , 鸡犬①豕② 。此六畜③ , 人所饲④ 。
字词解释
①犬:狗 。
②豕(shǐ):猪 。
③畜:家畜 。
④饲:饲养 。
白话翻译
马、牛、羊、鸡、狗、猪 , 这六种动物 , 是人类所饲养的家畜 。
主旨讲解
人类很早就学会了驯养动物 。马、牛、羊、鸡、狗、猪原来都是野生的 , 经过我们祖先的精心驯化与饲养 , 它们才逐渐变成了家畜 , 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现代人 , 在合理利用动物的同时 , 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 不要虐待动物 。
曰喜①怒② , 曰哀③惧④ , 爱⑤恶⑥欲⑦ , 七情⑧具⑨ 。
字词解释
①喜:高兴 。
②怒:生气 。
③哀:悲伤 。
④惧:害怕 。
⑤爱:喜爱 。
⑥恶:讨厌 。
⑦欲:贪恋 。
⑧情:感情 。
⑨具:具有 , 具备 。
白话翻译
高兴、生气、悲伤、害怕、喜爱、讨厌和贪恋 , 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七种感情 。
主旨讲解
“七情”是人生来就有的 , 谁也无法排斥它们 , 消灭它们 。但是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这些感情 。在表达情感时 , 我们不能什么都不顾忌 , 一点节制也没有 。这样的话 , 不仅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和幸福 , 还会给家人和朋友带来伤害 。
故事与典故
林则徐制怒
林则徐是清代的民族英雄 。他性格刚烈 , 一遇到不平的事就容易发脾气 。他知道这样不好 , 就在厅堂上挂了一块匾 , 上面写着“制怒”二字 , 意思是一定要控制住自己 , 不要生气发怒 。
有一次 , 林则徐得知有些官员私通洋人 , 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 , 不由怒火中烧 , 拍案而起 , 摔碎了茶杯 。就在这时 , 他猛一抬头 , 看见了匾额上的“制怒”二字 , 心中立刻冷静下来 。他机智地变换了方法 , 巧妙地逼使那些掌握实权的官员掏出银两 , 重修了对付洋人的炮台 。
后来 , 林则徐奉命到广州查禁鸦片 , 一帮腐败官吏更是百般阻挠 。起初他暴怒不已 , 但这样不但无济于事 , 反而让那帮官吏钻了空子 。经过一番冷静的思索 , 林则徐决定像以前一样克制自己的情绪 。他又在墙头贴上“制怒”二字 , 一旦要发怒就抬头看看 , 等到平心静气时再仔细考虑对策 。就这样 , 学会了控制自己情绪的林则徐 , 终于制服腐败的官吏 , 一举完成了“虎门销烟”的壮举 。
文章插图
林则徐制怒
匏①土②革③ , 木④石⑤金⑥ , 丝⑦与⑧竹⑨ , 乃⑩八音 。
字词解释
①匏(páo):匏瓜 , 形状像葫芦 , 可以用来制作笙一类的簧管乐器 。
②土:陶土 , 可以用来烧制一种叫做“埙”的乐器 。
③革:皮革 , 可以用来制作鼓、二胡等乐器 。
④木:木材 , 可以用来制作拍板、梆子等乐器 。
⑤石:玉和石头 , 可以用来制作石磬 。
⑥金:金属 , 可以用来制作钟、锣、钹、铙等乐器 。
⑦丝:丝线 , 可以用来制作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
⑧与:和 。
⑨竹:竹子 , 可以用来制作箫、笛等乐器 。
⑩乃:是 。
白话翻译
匏瓜、陶土、皮革、木材、石头、金属、丝线和竹子 , 用这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被称为“八音” 。
主旨讲解
中国古代十分看重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 , 音乐文化非常发达 。这“八音” , 既是指材质不同、音质音色也各不相同的乐器 , 同时还代表了吹奏乐、打击乐、弹拨乐、管弦乐等不同的音乐门类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 , 这些传统乐器有的已经失传 , 有的被改造革新 , 再加上西洋音乐的广泛普及 , “八音”之说已很少再使用了 。但是 , 美好的音乐可以调节人的精神世界 , 可以抚慰人的心理创伤 , 可以对人的一生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 却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
高曾祖① , 父②而身③ , 身而子 , 子而孙 ,
自④子孙 , 至⑤玄曾⑥ , 乃九族⑦ , 人之伦⑧ 。
字词解释
①高曾祖:高祖、曾祖和祖父 。
②父:父亲 。
③身:指自己 。
④自:从 。
⑤至:到 。
⑥玄曾:曾孙和玄孙(原文为了压韵 , 将二者对调) 。
⑦九族:指上面列举的九代人 。
⑧人之伦: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
白话翻译
从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到我们自身 , 然后再到我们的儿子、孙子、曾孙和玄孙 , 这九代人被称为“九族” , 具有直接的血缘承继关系和长幼尊卑的伦理秩序 。
主旨讲解
“九族”所指的九代人都是一个家族中的直系血亲 , 其中每一代人都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与义务 。除了血统承续关系 , 九代人之间更有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如果每代人都能珍视这种亲情 , 人人尊老爱幼 , 并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 一个家族就能和睦相处 , 兴旺发达 。
温故知新
古代中国人一直比较看重家族关系 。这也就是说 , 一个人必须明确他在家族里的地位 , 长辈就是长辈 , 晚辈就是晚辈;长辈必须得到晚辈尊重 , 晚辈必须服从长辈 , 这种长幼尊卑的秩序是不可颠倒的 。
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以小家庭为单位 , 基本都脱离了大家族 , 家族意识逐渐淡漠 。不过 , 一个人的“九族”还是客观存在 。我们对同一家族里的长者当然还要尊重 , 要多多体谅他们 , 听取他们的建议 。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又是平等的 , 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 , 长辈的意见如果有不对的地方 , 我们也可以和他们心平气和地讨论 。
父子恩① , 夫妇从② 。兄则友③ , 弟则恭④ 。
长幼序⑤ , 友与朋⑥ 。君则敬⑦ , 臣则忠⑧ 。
此十义 , 人所同 。
字词解释
①恩:恩情 。
②从:顺从 , 和顺 。
③友:友爱 , 爱护 。
④恭:尊敬 。
⑤序:次序 。
⑥友与朋:即朋友 。
⑦敬:尊重 。
⑧忠:忠诚 。
白话翻译
父母对子女要慈祥恩爱 , 子女对父母要报答养育之恩;丈夫和妻子要相互顺从;哥哥要爱护弟弟 , 弟弟要尊敬哥哥;朋友交往要注意年长与年幼的次序 , 彼此要讲信义;君主对臣子要尊重 , 臣子对君主要忠诚 。这十项义理是人人都应遵守的 , 不可违背 。
主旨讲解
这里说的是“五伦十义” 。“五伦” , 是指人与人之间五种最基本的伦常关系 , 即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和君臣 。“十义” , 是指五伦双方各应遵从的行为准则 , 即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 , 一共十条 。
“十义”在古人眼里是做人的大道理 , 在今天 , 它们依然不可废弃 。一个家庭的和睦兴旺 , 是离不开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的 。在社会上 , 如果连朋友之间都不讲信义 , 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欺诈 , 我们还会有美好的生活、光明的未来吗?
到此为止 , 是《三字经》的第二部分 , 它讲了开蒙儿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主要内容和先后顺序 , 以及需要学习掌握的一般知识 。它们是按“一”到“十”的数字顺序排列的 , 很好记忆 。
故事与典故
巴金和他的两个哥哥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 , 原名叫李尧棠 。他的大哥叫李尧枚 , 三哥叫李尧林 , 兄弟三人感情非常深厚 。
三兄弟都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 , 有相似的志向 。当时 , 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报上有关学生运动的消息 , 后来还成立了研究会 。大哥非常支持巴金和李尧林去南京读书 , 他还克服家中的经济困难 , 帮助巴金去法国留学 , 并鼓励巴金进行小说创作 。大哥一直在成都撑持全家人的生活 , 可是由于压力太大 , 他终于在1931年吞服安眠药自杀了 。得知噩耗 , 巴金像发痴一样度过了两个钟头 。他不想吃晚饭 , 也不想讲话 , 一个人在行人很多、灯火辉煌的大街上走来走去……后来 , 巴金在作品中称他的大哥是“一个爱我最深的人” , 一个“我一生爱得最多的人” 。
三哥李尧林比巴金只大一岁多 。两人从小住在一个屋子 , 一起上外国语专科学校读书 , 一起外出求学 , 直到尧林上大学才分手 。巴金称三哥是“世界上最关心我的一个人” 。李尧林有理想 , 开朗乐观 , 但大哥自杀后全家十一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他肩上 。他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 由于担心不能给未来的妻子带来幸福 , 甚至没有结婚 。李尧林后来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 年仅四十二岁 。巴金在怀念文章中说 , 三哥就像“一根火柴 , 给一些人带来光与热 , 自己却卑微地毁去” 。
季札赠剑
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 。有一次 , 他出使鲁国时经过徐国 , 顺便去拜会徐君 。徐君被季札的气质和涵养所打动 , 两人相见恨晚 。
文章插图
季札赠剑
谈话时 , 徐君被季札腰间的一把佩剑所吸引 , 但他不好意思说出来 , 只是目光奕奕 , 不住地朝宝剑观望 。季札看在眼里 , 心中暗想:等我办完事情之后 , 一定把这把佩剑送给徐君!
然而让季札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 等他完成使命返回徐国时 , 徐君已经过世了 。悲伤的季札来到徐君墓旁 , 从腰间取下长长的佩剑挂在树上 , 对着墓碑躬身而拜 , 然后返身离去 。
季札的随从疑惑地问:“徐君已经过世了 , 您将这把剑悬在这里还有什么用呢?”
季札回答道:“上次经过这里时 , 我知道徐君很喜欢这把剑 , 于是就在心里许诺回来之后一定要将剑送给他 。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 , 我怎么能够因为徐君的过世而背弃为人应有的信与义 , 违弃原本的初衷呢?”
温故知新
“十义”告诫我们 , 交朋友要讲一个“信”字 , 就是彼此真诚相待 , 推心置腹;还要讲一个“义”字 , 就是以情义为重 , 不可见利忘义 。这都非常重要 , 值得我们牢记在心 。至于说朋友之间还须注意长幼尊卑 , 年龄大的地位就高一些 , 年龄小的地位就低一些 , 这就不太适合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讲究人人平等 , 只要是真正的好朋友 , 谁也不计较对方的家庭、地位、身份和年龄 。年龄大 , 学识不一定广;岁数小 , 品德不一定差 。朋友之间需要取长补短 , 互相学习 , 不能搞长尊幼卑 。当然朋友交往也要讲礼貌 , 如果彼此年龄不同 , 年长者对年幼者多爱护一些 , 年幼者对年长者多尊重一些 , 也是应该的 。
凡①训蒙② , 须③讲究④ 。详⑤训诂⑥ , 明⑦句读⑧ 。
字词解释
①凡:凡是 。
②训蒙:对小孩进行启蒙教育 。
③须:必须 , 应该 。
④讲究:重视 , 值得注意 。
⑤详:详细 。
⑥训诂:字词解释的含义 。
⑦明:明白 。
⑧句读:给文章断句 。
白话翻译
凡是对小孩进行启蒙教育 , 都应该讲究方式方法 。文章一定要详细字词解释的含义 , 让孩子明白如何断句 。
主旨讲解
上面讲的都是一般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 , 从这几句开始 , 我们将专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大致内容 。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 , 读书须一步一步来 。所以学习传统文化典籍要从认字开始 , 先把字音念准确 , 字形写正确 , 再弄清每个字和词的意思 。在这个基础上 , 我们还要搞明白每句话的含义 , 知道上下文的内容 , 最终才能领会整篇文章的思想与观点 。
古时候 , 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 所以当时读文章必须学会断句 , 就是找准两句话之间语气该停顿的地方 , 否则文章读起来就会意思不连贯 。现在出版物全有了标点符号 , “断句”不成问题 , 但是对每个读书的小孩子来说 , 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仍然很重要 。
为学者① , 必②有初③ , 小学④终⑤ , 至⑥四书⑦ 。
字词解释
①为学者:读书求学的人 。
②必:一定 。
③初:起点、基础 。
④小学:指古人编辑的儿童启蒙课本 , 主要讲字音、字形、字义方面的知识 。
⑤终:结束 。
⑥至:到 。
⑦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儒家经典 。
白话翻译
每一个求学的人 , 都要打好坚实的基础 。把《小学》里的知识全学好了 , 才能去看四书 , 即《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 。
主旨讲解
不论学什么 , 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掌握了简单和初级的知识 , 才能去钻研更为复杂的学问 , 去开拓更为深奥的知识领域 。
古人启蒙是从认识汉字开始的 , 然后再学习《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一类的文化典籍 。今天的启蒙教育就丰富多了 , 不仅有认字 , 有识数 , 还要学画画、说英语 , 孩子们一开始涉及的知识领域就很广阔 , 远远不是古人所能比的 。不过 , 时代虽然变了 , 但“循序渐进”依然是读书学习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我们一定要记住 , 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是读书学习的大敌!
故事与典故
达·芬奇画鸡蛋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 , 他从很小就开始学画画 。他的老师一开始不让他干别的 , 只让他画鸡蛋 , 画了一个又一个 , 画了一天又一天 。
达·芬奇不耐烦了 , 问老师:“您怎么老是要我画鸡蛋?能不能教我一点别的?这鸡蛋实在没什么好画的 , 不就是一个圈圈吗?”
老师笑了笑 , 然后严肃地说:“学任何东西都要一步步来 , 循序渐进 , 否则就只能学到一点皮毛 , 不能领会实质 。就拿画鸡蛋来说吧 , 世界上没有两只鸡蛋是一样的 , 而且 , 一只鸡蛋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光线下看也是不一样的 。我要你画鸡蛋是要你学习观察事物的能力 , 掌握绘画的技巧 。把鸡蛋画好了 , 画别的东西自然会很快 , 很好 。”
听了老师的话 , 达·芬奇明白了 。从此以后 , 他不仅把鸡蛋画得很好 , 基础打得很扎实 , 而且养成了画画时注意仔细观察和揣摩的好习惯 。达·芬奇的很多作品都成了世界艺术史上的珍宝 。
论语①者 , 二十篇 , 群②弟子③ , 记④善言⑤ 。
字词解释
①论语:书名 。
②群:众多 。
③弟子:指孔子的学生 。
④记:记录 , 记载 。
⑤善言:精彩、重要的言语 。
白话翻译
《论语》总共有二十篇 , 它由孔子的众多学生编写而成 , 记载了孔子许多重要的思想与言行 。
主旨讲解
现在开始分别介绍四书 。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在他去世后编写的 。这本书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了孔子的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 , 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故事与典故
子路与老人
——《论语》里的故事与典故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路 。一天 , 子路和老师一起出门 , 走着走着落在了后面 , 找不到老师了 。这时 , 路上来了一个种地的老大爷 , 扛着一把锄头 。子路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 问:
“老大爷 , 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
老大爷看了他一眼 , 回答说:
“你这个人 , 四肢不劳动 , 五谷不认识 , 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
子路听了这话 , 并没有生气 , 态度更加恭敬 。老大爷觉得子路是个很有礼貌的人 , 就把子路带到家里住 , 用好东西款待他 。
第二天 , 子路赶上孔子 , 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老师 。孔子听完后说:
文章插图
子路与老人
“这个人是个隐士 , 很有知识啊!快回去替我问候一下 , 最好能找来和我们谈谈 。”
可是子路再到了那里 , 那个老大爷已经出门不在家了 。
孟子①者 , 七篇止② , 讲道德 , 说仁义 。
字词解释
①孟子:这里为书名 。
②止:结束 。
白话翻译
《孟子》这本书一共有七篇 , 讲的主要是道德问题和仁义问题 。
主旨讲解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 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 强调统治者应该用“仁爱”来治理天下 。《孟子》这本书记录了孟子的重要言行 , 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儒家文化典籍 。
故事与典故
爱慕虚荣
——《孟子》里的故事与典故
从前有个齐国人 , 他每次外出 , 都吃饱喝足才回家 。妻子问他跟谁在一起吃饭 , 他总说是有钱有地位的人 。妻子不信 , 决定把事情弄个明白 。
这一天清早起来 , 齐国人又出门了 。妻子悄悄跟着他走遍了整个都城 , 却没看见一个人和他打招呼 。最后 , 齐国人出了东城门 , 来到一块墓地里 。他左右看了一下 , 见周围没有熟人 , 便高高兴兴走到一个扫墓人的跟前 , 乞求道:
“您给我点吃的吧 , 我好几天都没吃东西了 。”
扫墓人看他说得可怜 , 就给了他一些祭奠用的酒和肉 。吃完后 , 齐国人觉得肚子不够饱 , 又跑到另一个扫墓人那里去讨饭 。
妻子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 又是生气 , 又是伤心 。而做丈夫的 , 却一点也不知道 。他得意洋洋地回到家 , 还对妻子吹牛耍威风 。
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说大话、爱慕虚荣、没有羞耻心的人 。
- 称赞美食的成语有哪些
- 一丝一毫,成语,作定语、宾语,意为一点点儿,指极小或极少 什么丝什么毫
- 杏林春满是什么意思
- 覆雨翻云是什么意思
- 铢必较,汉语成语,读音是z zh b jio 锱铢必较是什么意思
- 回天无力,汉语成语,拼音是huítin w l 回天无力是什么意思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什么意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什么意思
- 一哄而散、一概而论、一扫而光、一望而知 用一而组成的成语
- 成语猜谜语关卡 电锯开木头打一成语
- 带鼠字的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