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出处作者简介 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详细故事


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出处作者简介 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详细故事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资治通鉴·秦纪·破釜沉舟
作者
司马光
作品体裁
纪实文章
出处
《资治通鉴》
古籍类别
历史著作
资治通鉴·秦纪·破釜沉舟编辑
司马光创作的纪实文章
《资治通鉴·周纪·破釜沉舟》讲的是公元前208年(秦二世皇帝二年)破釜沉舟的故事 。
目录
【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出处作者简介 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详细故事】1原文2注释3译文
4评析5出处简介6作者简介
原文
编辑
秦二世皇帝二年(癸已,公足前208年)
章邯已破项梁,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大破之 。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 。张耳与赵王歇走入巨鹿城,王离围之 。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巨鹿北 。章邯军巨鹿南棘原 。赵数请救于楚 。
高陵君显在楚,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 。兵未战而先见败徵,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救赵 。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
秦二世皇帝三年,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曰:“秦围赵急,宜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不然 。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疲,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故不如先斗秦、赵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义 。”因下令军中曰:“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半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 。赵举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也!”
十一月,项羽晨朝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籍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①,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使桓楚报命于怀王 。怀王因使羽为上将军 。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乃遣当阳君、薄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 。陈馀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 。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军 。救巨鹿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侯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
注释
编辑
①枝梧:同“支吾” 。
译文
编辑
秦二世皇帝二年(癸已,公元前208年)
章邯已经彻底打败了项梁的队伍,于是就认为楚地的兵力根本不值得担忧,随即渡过黄河,北上攻打赵国,大破赵军,随后又率军抵达邯郸,将城中的老百姓全部都迁徙到了河内,并且还将邯郸的城郭夷为平地 。张耳与赵王歇一块逃入了巨鹿城,秦将王离率军团团围住巨鹿城 。陈馀北上常山招募兵士,得到了数万兵力,屯驻在巨鹿北面;章邯则驻军巨鹿南面的棘原 。赵国因此多次向楚国请求救援 。
恰逢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此时正出使楚国,于是就求见楚怀王说道:“宋义推论武信君的军队必败;结果没过几天,项军果然兵败 。军队尚未开战就能预料到败亡的征候,这可以称得上颇懂得兵法了!”于是楚怀王当即召宋义前来商谈政事,对他喜爱有加,因此便以他为上将军,以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前去救援赵国 。各路部队的将领也都归宋义统领,他被号称为“卿子冠军” 。
秦二世皇帝三年,宋义率领军队抵达安阳,在那里滞留了四十六天还不进兵 。项羽就说:“秦军围困赵军形势紧急,理应火速引兵渡过黄河;这样楚军在外攻击,赵军在内接应,那打败秦军就是必然的事情了!”宋义却说道:“不对 。我们要拍打叮咬牛身的大虻虫,而不是消灭牛虻中的小虮虱 。如今秦军攻打赵国,打了胜仗,军队就会成为疲惫之师,我们就可以乘秦军疲惫之时发起攻势;打不胜,您和我就赶紧率军擂鼓西进,这样就一定能够攻克秦 。所以不如先让秦、赵两军相互争斗 。身披铠甲、手持锐利的武器到战场上厮杀,我比不过您;但运筹帷幄、谋略策划,您却比不过我 。”因此在军中下达命令道:“凡是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倔犟不听从命令的人,一律斩首!”宋义接着又派他的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还亲自把他送到无盐县,大摆宴席招待宾客 。当时天气寒冷,持续大雨,士兵们饥寒交迫 。项羽便说道:“本应该合力攻秦,却长时间滞留不前 。而如今年岁不好,到处闹饥荒,百姓生活困苦,士兵吃的都是蔬菜拌杂豆子,军中没有余粮,竟然还要大摆宴席招待宾客,不领兵渡过黄河,征用赵地的粮食作军粮,与赵军合力抗秦,反而说什么‘乘秦军疲惫之时发动进攻’ 。以秦国的强大来攻打新建立的赵国,势必攻克 。赵国被攻占,秦军只会更加强大,哪里还会有什么疲敝的机会可乘!何况我军新近刚刚败绩,楚王现在坐立不安,集中了全国的兵力交付给将军 。国家的安危,在此一举 。而如今将军您不体恤士兵,却屈就于一己私利,您真不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忠臣啊!”
十一月,项羽早晨起来去朝见上将军宋义时,便在营帐中斩了宋义的头 。出帐后就向军中发布号令道:“宋义与齐国合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了他!”当时,众将领都摄于项羽的恩威而屈服了,没有人敢表示异议,异口同声说道:“最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您的家人,现在又是您铲除了乱臣贼子 。”于是就一同推举项羽为代理上将军 。项羽随即派人前去追赶宋义的儿子宋襄,追到齐国将他杀了 。同时派桓楚去向怀王汇报情况,怀王因此让项羽担任了上将军 。
项羽因为杀了“卿子冠军”宋义,顿时声名威震楚国,于是他派当阳君黥布和蒲将军率军两万引渡黄河援救巨鹿 。战事稍微有利于楚国,项羽随即截断了章邯所修的甬道,阻断了王离的军队的粮道,使得他们粮食短缺 。陈馀这时又请求增援兵力 。项羽便率领全部兵力渡过黄河,他们凿沉所有船只,砸毁所有锅、甑,烧掉营寨,只带够了三天的口粮,以此表明军队将誓死抗战、只进不退之意 。因此,楚军一到巨鹿便包围了王离,与秦军交战,经过九个回合,终于大败秦军 。章邯不得不领兵退却 。各诸侯国的援兵这时才敢进击秦军,随即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 。涉间不肯投降,自焚身亡 。当时,楚军的威名冠盖诸侯军;援救巨鹿的诸侯军有十余座营寨,却没有敢发兵进击的 。等到楚军出击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营壁上观战 。看见楚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撼天动地,诸侯军无不惊恐万分 。等到楚军攻克秦军后,项羽便召见各诸侯军将领 。诸侯将领们进入辕门时,无不匍匐前进的,没有人敢抬起头来仰视 。项羽由此成了各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统统归于他的部下 。
评析
编辑
项梁死后,项羽就在攻打章邯的巨鹿之战中表现出自身的英雄气概 。非常人做的事业绝对不会是平常事,项羽就敢杀掉宋义,领导军队破釜沉舟,下定决心向强大的秦军进攻,这种非凡的勇气和魄力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 。
出处简介
编辑
《资治通鉴》(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 。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
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
作者简介
编辑

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出处作者简介 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详细故事

文章插图

司马光像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自幼聪慧,七岁时,以石破瓮抢救坠水儿童,传为佳话 。1038年(宋仁宗宝元元年),中进士甲科 。四十岁前历任苏州、武成军、郓州、并州判官等职 。四十岁召还为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侍制、知谏院 。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力辞曰“臣不能为四六”,不获辞 。神宗任用王安石实施变法,司马光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又无力抗拒,力求外补 。1071年(熙宁四年),以西京留守退居洛阳,筑独乐园,专意编著《资治通鉴》 。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召还主国政,将新法废除殆尽 。1086年(元祐元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是年九月,卒于位,当政仅一年多 。赠温国公,谥文正 。
司马光在政治上,始终与变法派对立 。在为人方面,他正直磊落,务实敢言,律己严谨,正如其自称:“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耳!”(《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八)
司马光著述宏富,有《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续诗话》一卷,笔记《涑水纪闻》十六卷等等 。其诗文集名《传家集》,有八十卷 。司马光自谓:“光素无文,于诗尤拙”(《答齐州司法张秘校正彦书》) 。这其实是他的自谦之辞 。其集中存诗十四卷,共一千一百多首,其中律诗近九百首 。他的诗质朴充实,不事华藻,却又能寓情于辞,言尽其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