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


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

文章插图

2005年10月1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搭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2005年10月12日至16日,我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太空绕地球运行76圈,历时4天19小时33分,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并安全返回主着陆场 。轨道舱留轨运行了707天,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验,为长寿命空间飞行器的研制积累了经验 。

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

文章插图

10月12日凌晨6时许,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准备走向发射塔 。图片来源:新华社
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号飞船载着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经过5天太空飞行,走过300多万公里的长征路,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实验任务后从天外胜利凯旋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

文章插图

图为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与长征运载火箭进行对接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用长征二号f型火箭进行发射 。图片来源:新华社
航天员在太空进入“小康”水平
2005年10月13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的两位航天员创造了很多太空中的第一次 。从第一次睡眠到第一次量血压,从第一次吃“大餐”到第一次“洗脸”,从第一次太空拍摄到第一次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他们在太空上的一举一动都在创造历史,都在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这些看似简单行动的背后,其实是无数科技人员的心血和劳动 。
两年前,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飞上云霄,航天员杨利伟的太空生活还只是“温饱”水平 。在21个小时的太空漫游中,他在固定座位上坚守着,没法躺下睡眠,只吃了些小月饼,喝了些矿泉水 。仅仅两年时间,费俊龙和聂海胜就体会到了更多的“幸福” 。太空生活发生了“质变”,在“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一举进入“小康”水平 。

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

文章插图

图为“神舟”飞船返回舱 。图片来源:新华社
质的飞跃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多项技术改进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不仅仅是“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量的变化,更是一次质的飞跃 。实现这个飞跃,就必须面对“第一次多人,第一次多天,第一次开关舱门,第一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实验”等多个第一的挑战,攻关的任务落在了造“船”人的肩上 。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
神舟六号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做出了4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
围绕两人多天任务的改进: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 。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
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 。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 。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 。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
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对航天员的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员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 。研制成功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 。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
持续性改进:“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

文章插图

【载人航天工程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关于神舟六号的资料】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浩瀚太空确立了中国人的位置;一次次飞天壮举,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实力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飞船较长时间在轨载人飞行技术,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作为当今世界在役的两种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之一,其技术性能、功能和可靠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