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风俗的由来 什么是压岁钱

春节期间,长辈给晚辈的红包为什么叫压岁钱?据说是因为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 。“岁”“祟”同音嘛 。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
一般来说在古代压岁钱有两种 。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放在床脚之下 。这一个说法见之于《燕京岁时记》;另外一种是最常见的,就是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好了钱,然后分给孩子 。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赠,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睡着的时候,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也有的家庭等不到大年初一拜年的时候给;有的是吃完年夜饭,人人坐在桌旁都不许走,由长辈发给晚辈 。发的时候勉励一下儿孙在新的一年里要学习长进、天天向上、好好做人……说些祝福的言语 。
给压岁钱的习俗一直盛行到今天 。当然,到了今天,这种习俗却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因为现在老百姓生活都富裕了,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平常就娇生惯养,一到过年、过节给压岁钱,这钱就没把门的了 。给多少的都有,一百两百拿不出手;五百八百才算给个小压岁,后边还要补;甚至有些人给儿孙好几千块钱、好几万块钱,给房子、给轿车,给这给那,认为给的压岁钱越多,越表示对孩子亲 。其实往往恰恰相反,子孙突然间很容易的手中有了这么多的压岁钱了,不知道怎么花了,就胡花乱花,看不住就走向邪道歪道 。以至近些年因为压岁钱出的事情、犯的案子,也是屡见不鲜 。所以压岁钱本来是一个美好的习俗——祝愿自己的子孙能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好好做人,给那么一点压岁钱,传达一下亲情 。但是如果压岁钱给邪了、给歪了,可就不足取了 。
据考证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当时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 。也就是说,当时给的压岁钱是一个装饰品,就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观赏物 。就像现在到了春节,到一些市场上买回了一个大的中国结,上面挂着很多铜钱,有避邪的功能 。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这些吉祥话语,和龙凤、蛇龟、双鱼等等吉祥的图案 。

压岁钱风俗的由来 什么是压岁钱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压岁钱风俗的由来 什么是压岁钱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那么,压岁钱的风俗怎么来的呢?这也有个故事 。
传说古代有种小鬼儿就叫作祟 。有一句成语 “鬼鬼祟祟”,说的就是这种小鬼 。这种小鬼长得什么模样呢?黑身白手,长的模样就像《哈利·波特》上面那个家养小精灵似的 。这个小鬼平常不出来,就大年三十晚上才出来玩儿 。而且这种小鬼非常喜欢孩子,专爱摸小孩的脑门 。小孩子醒的时候他还不好意思去摸,怕出来把孩子吓着,专等孩子睡了再过去摸脑门儿 。其实,小鬼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但他身上带着妖气,被他摸过的孩子就会发高烧、说胡话,好几天好不了 。很多孩子最后就病死了,即便那些熬过鬼门关、高烧退了的孩子也往往被烧坏了脑袋,变成了痴呆 。
其实,过去的神话故事里面很多都能和人类生活环境挂上钩 。您看这祟是什么?也不是什么小鬼,可能就是一种瘟疫,估摸就是小儿急性脑膜炎 。古代人不知道啊,一看孩子怎么突然发烧了又病那么重,就认为是祟捣的鬼 。
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就整夜整夜地点灯不睡,这就叫做“守祟” 。
如此过了很多年,大家都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防止祟过来摸小孩子 。
据说后来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两口子老来得子,十分珍爱 。在大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孩子,老两口一直就逗孩子玩儿——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逗这个小孩儿玩儿 。逗了一阵子,小孩子困了,老两口就把孩子放被窝里了,把那包着的八枚铜钱连同红纸放在枕边,万一孩子醒了,可以接着玩 。老两口也不敢走开,一直守着这个孩子,怕祟过来摸孩子 。
压岁钱风俗的由来 什么是压岁钱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压岁钱风俗的由来 什么是压岁钱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守着守着,老头突然想起个事来,“老婆子,你在这儿守着孩子,我去厨房看看,我忘了我熄没熄火,我得看看,没熄的话,我给它熄喽,别大过年的再着了火 。”
“好,你看去吧 。”
老头就走了 。
老太太在这里自己守了半天,也没见老头回来 。老太太心里有点放心不下,“熄个火怎么那么长时间呢?别出什么事儿啊?”老太太担心老头,起身,她要去厨房看看 。这可就把守祟的这个茬给忘了 。
老太太前脚儿找老头儿,后脚儿那位祟就过来了 。祟一看:“哎呀,这地方有个孩子,太好了 。我跑了好多家,就想摸摸孩子,一看那些家里的家长都守着孩子 。有的孩子不睡觉,我也不敢动手 。这个小孩儿长得多好啊,胖嘟嘟的,白生生的 。嘿,我摸摸吧 。”这小鬼伸出他的白手刚想摸一摸孩子的脑袋 。哪知道突然间从孩子枕边“嚓”迸出一道金光 。“哎呀!”一下子,把祟的眼睛给闪伤了 。“啊……”祟叫着逃跑了 。
叫声惊动了老两口 。话说老头熄完火,觉得没什么事儿,他又弄了些芝麻秆往院里洒呢,所以时间长了 。
老太太出来找他,老头还埋怨呢:“你怎么出来了?”
【压岁钱风俗的由来 什么是压岁钱】“哎呀,我不是担心你么?怎么这么半天?”
“我不是弄点芝麻杆么?你快回去,守着孩子……”正说着话呢 。那边“啊!”的一声,把老两口吓坏了,赶紧跑出厨房,正好看见,祟捂着双眼叫唤着往外跑 。
“坏了!”老头一拍大腿,“快去看看孩子!”带着老太太跑到屋里 。一看,孩子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呢,旁边那八枚铜钱还闪着光呢 。老两口不知道祟到底摸没摸孩子,提心吊胆等了几天,一看孩子还是那么活蹦乱跳,也没发烧也没说胡话,没事儿 。“哎呀!哦……”老头明白了,“老婆子,看来是这八个铜钱闪出的光救了咱的孩子 。”
“噢?敢情这祟怕金钱啊?”
“我看着他捂着眼睛跑了呢 。”
“嗯!看来以后每年咱们都得给孩子包钱,把这祟给压服住!让他再也不能作祟了!”
“对!”
老头老婆好心,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没过多久,所有的人都知道了,敢情祟怕钱啊?好!于是,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 。这样一来,祟就再也不敢来侵扰孩子了 。因为这钱把祟压服住了,所以人们就把这种钱叫“压祟钱” 。“祟”与“岁”发音相同,又因为是在旧岁新岁交替时给孩子的,所以,日久天长,“祟”字就逐渐变成了“岁”,“压祟钱”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
直到现在某些地方还流传着一首童谣:
“三星在南,
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
老辈儿的给钱 。
要钱没有,
扭脸儿就走 。”
这个童谣,说的就是压岁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