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晚婚 为什么要提倡晚婚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晚婚 为什么要提倡晚婚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朱云】
“我们像你这样的年纪,孩子都十七八岁了 。”
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每逢过年过节或与父母聊天时总免不了被催婚,这样一个不经意间的比较也是父母的常用催婚话术之一 。
不过,从笔者最近几次在普通的中西部农村调研发现来看,不管父母着不着急孩子的终身大事,当下年轻一代的结婚年龄都是后延了的,晚婚现象较普遍 。
晚婚人口不断扩增
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82年男性和女性的初婚年龄分别是25.23岁和22.37岁,1990年降至23.57岁和22.02岁,到2000年则分别升到25.27岁和23.44岁,再往后,逐年上升 。学界相关研究认为,1980-1990年初婚年龄的降低是社会制度变革主导下的变化过程,1990-2000年初婚年龄的再度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
1982-2016年分性别平均初婚年龄变化
从近些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和结婚率的变化来看,自1987年到2017年中国结婚登记对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结婚率从1987年的17.2‰下降到2017年的7.7‰ 。
结婚对数的增长主要是因为人口绝对数的增加,但在2013年达到1346.9万对的峰值之后,也明显开始下降;结婚率则连续四年出现下滑,与此同时,适龄人口的不婚或未婚人口在不断增加 。
1987-2016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和结婚率
晚婚这种现象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出现的,青年男女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晚婚现象不断增加 。这种现代化的生活变革也开始在乡村社会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
为何晚婚?
笔者调研的部分一般中西部村庄,就出现了较普遍的晚婚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年轻人结婚的压力越来越大,结婚年龄往后延迟,另一方面,年轻人自身在婚姻缔结关系里更具有主动权 。
以笔者今年在赣、鄂两省所了解到的在村男女青年的结婚年龄来看,村庄80后与90后这一批男女青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晚婚现象,几个地方30岁以上结婚的比例相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
我们调研发现,晚婚现象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
首先,晚婚现象既包含好找对象的青年,自然也包括不好找对象的青年,这两者晚婚的原因不同 。
先来分析一下那些好找对象的青年为什么也轻易晚婚 。
首先,传统时期,婚姻讲究“两姓之好”,更多强调两家之间的联姻,但现在越来越重视“两性之好”,即强调男女个体之间的“两情相悦” 。
如今,男女之间合不合得来多摆在首位,双方在结婚之前有一个相互了解的阶段 。在这恋爱阶段中,两人的性格、生活习惯等需要磨合,磨合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后期若无法磨合,就可能另找对象,开启另一个磨合周期 。
所以,讲究“两情相悦”是一种情感导向的男女交往关联,婚前的情感互动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这过程具有不稳定性,时间一长,便会导致晚婚 。
其次,需要注重的一个问题是,这种情感关联的过程是一种男女双方个体的掌握 。那么有没有外部的力量来推动男女双方,从而加快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目前来看是没有的 。
从村庄社会结构来看,年轻人越来越脱离村庄,从而远离村庄社会结构性的舆论力量,年轻人和村民的不了解,也为其赢得较大的自由度和空间 。
从家庭层面来看,父母权威降低 。父母虽然会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但是对于结婚时间、结婚对象的选择,却没有办法对子女提出硬性要求,大部分父母的观点较一致——“我们着急有什么用?没办法,要年轻人自己喜欢才可以,过一辈子的是他们自己,又不是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