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去峨眉山,一个寺庙中的一尊佛像下的问题,乐山买佛像峨眉山开光

前两天去峨眉山 , 一个寺庙中的一尊佛像下的问题
你说山脚伏虎寺的五百罗汉堂的内容 。

 , 肯定是罗汉就是佛陀的弟子 。否则 , 怎么可能位居罗汉堂?
其次 , 罗汉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 。在古印度 , 五百和八万四千等数字 , 跟中国古代的9、99、九千九百……一样 , 意味着很多的意思 , 并不代表具体一个数字 。

据说佛陀在世的时候 , 有十六罗汉二尊者追随释迦牟尼佛 , 作为其 。后来世人尊称他们为十八罗汉 。
佛陀圆寂之后 , 为了纪念佛陀生前所讲佛法 , 他的弟子们举行了第一次佛经结集 , 据传参加者有五百余众——表示有很多人参加 。但是这只是传说 , 并无真实名号记录 。后世人们修建五百罗塑像 , 也只是一个“众多”的象征性的意义 。

佛教传入中国 , 宋代之前虽有五百罗汉堂 , 但是同样没有具体名号 。到了宋代 , 宋人附会 , 将五百罗汉排列了具体的名号 , 但这些名号也是相对混乱的 , 绝大多数在佛经中找不到出处 。到了后来 , 更加的乱套 , 有些地方的五百罗汉堂连康熙、乾隆、关公都挤进去了 , 这是佛教中国本土化的一个典型例证 。

因此 , 你问的那个罗汉 , 不必刻意去了解他是谁、有没有这个人 , 心中有佛 , 不必过于在这些表面现象上较真 。
乐山好玩的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乐山市郊 , 、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 , 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等组成 , 游览面积约8平方公里 。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 , 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 , 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问陶)在《嘉定舟中》云:“凌云西岸古嘉州 , 江水潺谖抱郭流 。绿影一堆漂不去 , 推船三面看乌尤 。”“平羌江水绿迢遥 , 梦冷峨眉雪未消 。爱看汉嘉山万迭 , 一山奇处一停桡 。”将乐山山水美景描绘的如诗如画 , 令人陶醉 。
郭沫若旧居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乐山市沙湾区沙湾镇正街 。郭沫若1892年诞生于此 , 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 。旧居坐西向东 。背负绥山 , 面向大渡河 。面积2149平方米 , 建筑面积1108平方米 , 为三进三天井附后花园的穿斗木结构建筑群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 , 咸丰时又增建了后院部分 , 现有大小房间36间 。临街两间是“鸣兴达号商铺” , 原经营烟、酒、米、盐等 。二进左厢房是郭沫若诞生室 , 二天井右厢房是郭沫若在乐山和成都读书时回家度假的住房兼书房 。三进右厢房是郭沫若父母晚年的卧室 , 左厢房是郭沫若与张琼华结婚时的新房 , 在郭沫若出走后一直是张琼华的居室 。后院为花园 , 面对绥山的一间房是“绥山山馆” , 为郭家家塾 。郭沫若从4岁起即在此发蒙读书 , 直至13岁到乐山就读为止 。山馆内有其启蒙老师沈焕章卧室 。花园则是郭沫若在家时游玩的地方 。现旧居已建成“郭沫若旧居博物馆” , 主要房间已开辟为展室 , 按原貌进行陈列 。同时另在后院外新建了一座陈列馆 , 展出郭沫若生平等内容 。
乌尤寺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乌尤山(离堆)上 。始建于唐至德、乾元年间 , 宋代以来历遭破坏 , 清同治后重建庙宇 , 乃
成今日规模 。寺依山取势 , 布局极其巧妙 。山门内建天王殿 , 相对建弥陀殿 。主体建筑称正觉禅林 , 门后建弥勒殿 , 正殿为大雄殿 , 为单檐硬山顶 , 面阔3间18.5米 , 进深5间14.7米 , 通高11米 。供奉释迦牟尼和左右胁侍菩萨文殊、普贤 , 三尊像均用香樟木精雕细镂而成 。后龛供奉阿弥陀佛和观音、大势至 , 为生铁铸造 。后殿为如来殿(藏经楼) , 同治时重建 , 重檐歇山顶 , 面阔5间20.8米 , 进深4间12.8米 , 通高12米 。前檐撑枋雕刻极其精美 , 其中两枋分别刻的是凌云山图和乌尤山图 ,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殿中造像有五如来、十八罗汉和木雕二十四天神 。大殿外现有五百罗汉堂、
尔雅台
、旷怡亭、普同塔、化成亭、万松亭等建筑 。其中尔雅台为纪念郭舍人注《尔雅》的古迹 , 始建于宋 , 现建筑为1912年重建 , 正壁书“汉犍为郭舍人注尔雅处” 。旷怡亭始建于明代 , 为吊脚楼建筑 , 在楼上凭栏远眺 , 水光山色 , 一览无余 , 令人心旷神怡 。
灵宝塔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凌云山灵宝峰顶 。始建于唐 , 北宋重修 。塔为13级密檐式砖塔 , 坐东向西 , 平面正方形 , 边长7.7米 , 通高29.3米 。内部作楼阁式塔室共5层 , 有95级石磴沿壁内折而上可达塔顶 , 每层均有圭角形小窗 。塔有四门 , 其中假门三座 , 仅有一门可入 。塔门及一至三层塔室皆有仿木结构 , 斗拱作人字拱和鸳鸯交手拱 , 华丽精致 。基座为砖砌 , 高2米 , 边长11米;四周砌壶门 , 每边5个 。座底为1981年加固时用条石砌成 , 高1.4米 , 边长16米 。灵宝塔在明代曾进行过维修 , 现塔基尚保留有当时的铭文砖 。1989年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 。外形与西安小雁塔相似 , 具有密檐式塔和楼阁式塔相结合的构造特征 。从山川形势看 , 塔高出众峰 , 有作为三江航标的功用 。
乐山文庙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老霄顶东麓 。占地4万平方米 , 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 。建筑坐西朝东 , 依山形逐渐升高 , 充分显示了殿阁重重、气势恢宏的特色 。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 , 最初的地点是在乐山城南与大佛相对的育贤坝上 。经宋、元、明三次搬迁 , 直到天顺八年(1464)才定于老霄顶下 。现存文庙为康熙时张能麟重建 , 尚存泮池、棂星门、圣域、更衣房、执事房、名宦祠、乡贤祠、乐器房、礼器房、东西庑殿、尊经阁、崇文阁、大成殿、崇圣祠等15座建筑 , 形成了宏大巍峨的古建筑群 。其中大成殿用材硕大 , 柱材优良 , 为四川所罕见 。面阔5间25米 , 进深3间19米 , 高18米 。歇山式屋顶 , 鳌角飞翘 , 庄严古雅 。内外28根柱子 , 直径均在90厘米以上 , 最大的金柱直径达1米 , 材料均是珍贵的金丝楠木 。驼峰、斗拱装饰华丽 , 柱础用雅石做成 , 透雕精细的云龙纹等 , 多彩多姿 。崇圣祠为硬山式顶 。面阔3间12米 , 进深3间11米 , 通高9米 。
龙泓寺
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乐山城东任家坝龙泓山 。一名龙岩寺 。始建于宋代 , 明洪武中重建 , 至清咸丰年间再次重建 。寺后依龙泓山 , 前望岷江 , 坐东北向西南 , 由前后两殿及左右厢房组成两进四合院 , 木结构建筑 。前殿面阔5间21.1米 , 进深4间15.2米 , 穿斗木结构悬山顶 , 门作重楼式 , 殿中左右另设两个小天井 。后殿为穿斗木结构悬山顶 , 面阔5间18.8米 , 进深3间12.7米 , 高6.8米 , 殿中柱梁用材较大 , 覆盆式柱础上另置木质 , 尚存明代遗风 。龙泓山自宋以来即成为嘉州名胜之一 , 现寺后崖壁尚存东汉崖墓和少量唐代佛教摩崖造像 。
离堆
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乐山城东1.5公里处岷江东岸 , 麻浩崖墓对面 。又名乌尤山 , 系一座天然形成的长圆形小山 。山体长约630米 , 宽约310米 , 面积0.16平方公里 。山西侧临岷江崖壁陡峭 , 北隔麻浩河与凌云山相望 , 东为石棠溪 , 南为乌尤坝 。山顶海拔434米 , 较岷江常年水位高80米 。离堆之名 , 一般认为是因李冰凿开连在一起的凌云山与乌尤山 , 使乌尤山离凌云山独立而名 。在先秦 , 离堆又写作"犁鬼"、"雷垣"等 。因此 , 离堆一词乃古蜀语的音译 , 是蜀人对乌尤山的称呼 。至于乌尤山之名 , 或说本名为乌龙 , 龙字形近于尤 , 讹传日久 , 遂写为“尤”;或说是该山本名乌牛 , 以其形如一条乌牛卧江 , 后黄庭坚认为不雅 , 而改名乌尤 。也有人认为山名“乌尤”为梵语之音译 , 汉译为面然 , 现乌尤寺内还保存有一尊面然铜像 , 深目高鼻 。史载战国时秦蜀守李冰"凿离堆 , 避沫水之害" , 所说离堆即乌尤山 。战国时 , 乌尤山正当大渡河主河道 , 洪水时暴水激崖 , 危害舟船 , 故李冰凿崖以减轻水患 。南宋宁宗时 , 知府游仲鸿开大渡河新渠 , 以杀三江怒涛 。嘉定年间 , 提刑张方重开此渠 , 平佛滩 , 使大渡河主流改走麻姑浩 , 减少了三江水患 。无论大渡河如何改道 , 乌尤山一直都在大江之中 。岑参形容说:“屹然迥绝 , 崖壁苍峭 , 周广七里 , 长波四周 。”宋人张方有诗称赞其景道:"竹桥沙水乌尤渡 , 绝壁孤崖意气娇 。故与凌云分半坐 , 僧窗假寐见金焦 。清代诗人张问陶则有诗云:“凌云西岸古嘉州 , 江水潺绕郭流 。绿影一堆漂不去 , 推船三面看乌尤 。”明人彭汝实有“中流砥柱”四字 , 仍存临江峭壁之上 。山南麓立有清赵熙"离堆"石碑 。
峨眉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与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位于乐山城西33公里处峨眉山市境内 , 地处四川盆地西南缘 。包括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清音阁、黑龙江栈道、洪椿坪、九十九道拐、仙峰寺(九老洞)、洗象池、金顶(卧云庵)等10处主要风景点 。方圆约60公里 , “如螓首蛾眉 , 细而长 , 美而艳” , 故名 。有大峨、二峨、三峨之分 , 今游览地即大峨 。山麓至峰顶石径盘旋 , 约50公里 , 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珍贵动物有小熊猫、峨眉灵猴等 。山上寺庙众多 , 始建于晋 , 至明清时达近百座 , 后多破败 。1949年后国家两次大规模修葺 。
金顶祥光
峨眉山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 , 峨眉十景之首“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精华所在 , 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组成 。
日出:在海拔3079.3米的峨眉山金顶 , 居高望远 , 日出景象更加浩瀚壮阔 。黎明前地平线上天开一线 , 飘起缕缕红霞 , 空旷的紫蓝色天幕上 , 一刹那间 , 吐出一点紫红 , 缓慢上升 , 逐渐变成小弧、半圆;颜色由桔红变成金红;然后微微一个跳跃 , 拖着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 , 一轮圆圆的红日悬在天边 。旭日东升 , 朝霞满天 , 万道金光射向大地 。
云海:晴空万里时 , 白云从千山万壑中冉冉升起 , 苍茫的云海犹如雪白的绒毯 , 缓缓地铺展在地平线上 , 光洁厚润 , 无涯无边 。山风乍起时 , 云海四处飘移 , 群峰众岭变成云海中的座座小岛;云海聚拢过来时 , 千山万壑隐藏得无影无踪 。云海时开时合 , 恰似“山舞青蛇” , 气象十分雄伟 。云海忽而疾驰、翻滚 , 忽而飘逸、舒展 , 似天马行空 , 似大海扬波 , 似雪球滚地 。最壮观的是 , 偶尔云海中激起无数蘑菇状的云柱 , 腾空而起 , 又徐徐散落下来 , 瞬息化做淡淡的缕缕游云 。此种蘑菇云却极难见到 。南宋范成大把云海称“兜罗绵世界”(兜罗:梵语 , 树名 , 它所生的絮名兜罗绵) , 佛家叫作“银色世界” 。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 , 佛家又把“银色世界”作为峨眉山的代称 , 如同五台山叫“金色世界” , 普陀山叫“琉璃世界” , 九华山叫“幽冥世界” 。
佛光:天气晴朗时登上峨眉 , 当下方弥漫着雾气时 , 若有人背对着太阳 , 站在巍峨的金顶上 , 让阳光从身后射来 , 前下方的雾幕上 , 会出现一个彩虹般光环 , 中间浮现着他的身影 , 并且影随人动、形影不离 , 这就是所谓的“佛光” 。即使有成百上千的游人同时观看 , 各人只看到自己的身影被光环笼罩 , 如此奇景 , 四海五洲 , 绝无仅有 , 既心感身受 , 又虚无缥缈 , 非海市蜃楼 , 乃人间仙境 , 十分神奇 , 非常玄妙 , 这种“佛光”又称“峨眉宝光” 。佛光是光的一种自然现象 , 因阳光照射云雾表面而形成 。佛光每年平均出现70余次 , 在下午2--4点钟出现较多 。
凌云山
位于乐山城东岷江东岸 , 处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之处 , 与乐山古城隔水相望 。最早称青衣山 , 唐代建凌云寺 , 又名凌云山 。宋代因山有九峰又称九顶山 。《舆地纪胜》录九峰名为集凤、栖鸾、灵宝、就日、丹霞、祝融、拥翠、望云、兑悦 。凌云山为红砂岩山体 , 海拔442米 , 相对水面高度87米 , 经河流切割 , 生物造化 , 形成了丹岩翠壁的绮丽景色 。三江汇流于下 , 三峨遥峙于西 , 山水云天 , 宛如画卷 。凌云山景物从北往南 , 沿江分布 。从最北端的灵宝峰下“凌云山”山门起 , 沿石阶至山腰有“龙湫”、“虎穴” , 取意岑参“回风吹虎穴 , 片雨当龙湫”句 。峰顶有新建“沫若堂”和郭沫若铜像 , 峰巅有灵宝塔 。灵宝峰南紧接集凤峰 , 石阶旁高崖上有明嘉定州知州郭卫宸所题"苏东坡载酒时游处"石刻 。其旁紫云台上有“载酒亭” , 沿途“飞天龛”、“兜率宫”、“雨花台” , 时代或唐或宋或明 。峰南为凌云寺 , 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 元初毁于战火 。元至正年间千峰和尚重建 , 明末又毁于战火 。清康熙六年重修 , 后又增修 。现有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三重 。大雄殿为抬梁歇山顶 , 面阔5间22米 , 进深5间21米 , 通高11米 。殿中供三身佛为清代大型脱纱彩塑 。背为彩塑观音、文殊、普贤、大势至、地藏五大菩萨 。凌云寺处集凤、拥翠、栖鸾三峰之间 , 风光独胜 。寺南栖鸾峰顶曾有"清音亭" , 原为苏东坡书额 , 邵博为之作《清音亭记》 , 盛赞嘉州凌云山水 。亭后为东坡楼 , 本为魏忠贤生祠 , 后改祀苏东坡 。楼为清代重建 , 重檐歇山顶 , 内塑苏东坡坐像 。楹柱有何绍基书联:"江上此台高 , 向坡颖而还 , 千载读书人几个;蜀中游迹遍 , 信嘉峨特秀 , 扁舟载酒我重来" 。楼前有洗墨池 , 传为苏东坡读书时洗笔砚处 。栖鸾峰下即为乐山大佛 , 从大佛脚下往南 , 沿江新建有凌云栈道 , 上下曲折 , 或隐或显 。途中亭阁小驻 , 置身古木苍藤、修竹茂草之间 , 近观绿野沙洲 , 远眺三峨青衣 , 山、水、草、木、云、岚、霞、雾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凌云山水图 。
平羌三峡
位于乐山城北11公里处悦来乡、牟子镇境内岷江河段上 。唐以前称熊耳峡 , 宋代称湖氵襄峡 , 明以后始称平羌三峡 , 现又名“岷江小三峡”或“嘉州小三峡” 。全长12公里 , 北为犁头峡 , 中为背峨峡 , 南为平羌峡 。犁头峡丹崖翠壁 , 奇险雄峻 , 盛产“江团” 。西岸观音岩有"芙蓉关江 , 嘉阳风水大幅摩崖对联 。背峨峡碧峰耸峙 , 绮丽多姿 , 西岸大佛山顶有未完工的唐代“平羌大佛” 。平羌峡山峦与河坝交错 , 水面平滑如镜 , 清幽迷离 , 如入画境 。西岸有传为李白垂钓处的“钓鱼台” 。峡口处为板桥溪古镇 , 南3公里为锦江山 , 山顶有宋代“太白亭”遗址 。原有黄庭坚所刻李白《峨眉山月歌》诗:“峨眉山月半轮秋 ,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州 。”山下临江为荔枝湾 , 盛产著名的嘉州荔枝 。
嘉州古城墙
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 。嘉州筑城 , 始于北周 。城临大江 , 号为"江城" 。宋代可能已为石城 。明代古城屡遭大渡河冲刷 , 逐步北移 。正德年间 , 重筑东南两段临水城墙 , 嘉靖年间 , 续建西、北两段城墙 。石城周1700丈 , 有城门10座:三江门(清代名会江门)、觐阳门(清代名涵春门)、定波门(清代名福泉门)、北上门(清代名迎恩门)、瞻峨门、来薰门、望洋门、育贤门、崇明门(清代名拱辰门)、丽正门 , 门各有楼 。清代康熙年间重修加固 , 乾隆五十一年(1786)大水冲毁南城200余丈 。后修复 , 古城平面则变成不规则的袋形 , 并保留至今 。咸丰十年(1860) , 增修外城 , 沿岷江岸西转接内城北段 。有城门17座:得胜门、嘉乐门、兴发街门、承宣桥门、平江门、人和门、大码头门、二码头门、三码头门、水星门、福泉门、太平门、涵春门、天禄门、紫气门、凌云门、安澜门 。现嘉州古城墙保存较好 , 内城墙约存3500米 , 高5.3~25米 , 顶宽3.5米 。城门有丽正门、会江门、拱辰门、望洋门、来薰门、育贤门等 , 均用红砂石砌筑 。丽正门俗名铁牛门 , 石砌门作前后左右四出门洞 , 四门券交汇于穹心一点称“十字交叉拱” , 在古建筑史上的价值颇高 。外城墙现存600米 , 高5~6.2米 , 顶宽约3米 。城门有人和门、平江门、承宣桥门、兴发街门 。城墙和城门均作上砖下石的结构 。古城墙上及旁侧 , 历代修筑楼阁极多 。会江门之荔枝楼、东城之澄江楼均为唐宋名楼 , 已不存 。城西南碧津楼始建于宋 , 今存清代建筑 。城北墙上有龙神祠 , 为纪念隋嘉州太守赵昱的祠庙 , 现存为清代所建的重楼歇山顶建筑 。城西北有万寿观、文庙、叮咚井 , 建筑年代或明或清 , 规模宏大 , 是古城的核心区 。
三龟九顶城
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乐山城东1公里处三龟山、东岩山和九顶山(即凌云山)上 , 由三龟城和九顶城组成 。建于南宋末年 , 为四川南宋抗元山城之一 。三龟城现有城墙两段 , 北段筑于龟山山脊上 , 由东向西 , 直达岷江河岸 , 全长约400米 。东段筑于龟山西南侧 , 经东岩东侧沿山嘴到篦子街 , 残长约300米 。城西临岷江 , 以崖为墙 。城内北部有圆形炮台一座 , 现名炮台山 。周砌红砂条石 , 有磴道可上台顶 。九顶城现存城墙三段:北段从灵宝塔北经望云峰北侧到望云峰西侧 , 全长约350米;东段始于就日峰北侧 , 经峰东侧到峰南 , 全长约300米;南段始于拥翠峰东侧 , 经峰南、丹霞峰 , 到祝融峰西南上 , 全长约850米 。城内现存炮台三座 , 祝融峰西南一座保存较好 , 圆形 , 红砂石筑成 , 与登山道相连 。九顶城西临岷江 , 未筑城墙 。三龟九顶城与嘉定城隔江相望 。在宋元战争中形成犄角之势 , 控制岷江水路 , 起到了军事要隘的作用 。
麻浩崖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凌云山南麻浩 , 前临麻浩河 , 西距岷江100米 。重点保护范围东至虎头湾 , 西至大地湾 , 北至山脊分水岭 , 南至麻浩河西岸 , 共有崖墓330多座 。崖墓沿山开凿 , 规模宏大 , 雕刻精美 , 分为三区 。1974年四川省文管会、1988年乐山市文物管理部门先后进行了两次清理 , 出土了陶俑等随葬品 。第一区1号崖墓为四川崖墓的典型 , 是一座横前室并列三后室的大型墓 。墓全长29米 , 墓门宽12米 , 高2.9米 , 共有13室 。墓门和前室刻仿汉代木结构建筑的斗拱、瓦当等浮雕 , 是研究中国汉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墓内外画像石刻多达27幅 , 有乐伎、秘戏跪羊、董永事父、六博、垂钓、挽辇等画像 。其中“荆轲刺秦王”、“挽马”图等生动活泼 ,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是中国汉画中具有代表性的摩崖画像石精品 。"坐佛"身作通肩天衣 , 右手作“施无畏印” , 宛若一尊古印度犍陀罗佛教造像 。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之一 , 是印度早期佛教沿南方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最有力的物证 。前室后壁并行开凿3个后室 , 每个后室布局均相同 , 埋葬一对夫妻 , 象征一个小家庭 。2号墓为大型的双室制墓 , 墓门和前室均雕刻有仿木结构建筑的斗拱、瓦当以及神兽画像石等 。右后室有两扇石门扉 , 是乐山崖墓群中仅存的门扉 , 全用青砂石凿成 , 至今尚可转动 。第二区40号墓为双室制墓 , 前室四角浮雕转角斗拱 , 墓壁浮雕四幅画像石 , 内容为“荆轲刺秦王”、“董永事父”、“六博”等 。第三区崖墓最为密集 , 上下分布达9层之多 。22号墓有“秘戏”、“琵琶乐伎”等画像 , 为乐山崖墓中罕见的作品 。99号墓是一座大型的四后室的双室制墓 , 墓中有“阳嘉三年”、“邓景达冢”、“武阳赵国羊”、“王景冢”、“王凤冢”等题刻 。墓内外刻有“门吏”、“龙虎戏璧”、“神符”等画像石 。100号墓也是座大型三后室的双室制墓 , 墓内有“延熹九年成”题刻 , 有“鸟吃蛇”等画像 。麻浩崖墓历年出土随葬品有陶器、铜镜、五铢钱币等 。
肖坝崖墓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乐山城西3公里处青衣乡大田村大冲 。墓群南距大渡河约1公里 , 总数556座 , 分为6个小区 。黄沙湾10号墓是一座双室制墓 , 墓门浮雕瑞鸟、神兽等5幅画像石 , 墓内有“延熹九年”题记 。16号墓是一座大型双室制墓 , 有“永和一年三月一日陈买德物故作此冢”题记 。和尚冲39号墓是座大型双室制墓 。浮雕有"跪羊"画像和文字题刻一则 , 内容为:"延熹二年三月十日 , 佐孟机为子男石作此冢" 。91号墓被村民称为“台子洞” , 墓为大型双后室的双室制墓 , 前室附左右阁室 。墓室全长34.8米 , 前室横宽15.6米 , 进深5.2米 , 高2.7米 。墓门侧刻双阙倚立 , 墓内壁有“范子□”大字题刻 。杉树湾14号墓是座大型双室制墓 , 前室刻有“神符”画像和一则文字题记 , 内容为“阳二年三月廿七日” 。21号墓是一座小型单室制墓 , 有文字题刻一则:"元初元年十二月十四日" 。癞子湾20号墓是一座大型双室制墓 , 后室多达7个 , 是乐山崖墓群中结构最复杂的崖墓 , 共计墓室有25个之多 。黄沙湾外1号墓全长达30米 , 有“颜威山墓”四字题刻 。29号墓为单室制墓 , 墓内棺室右侧有文字题刻:“永平元年九月十二日甲子葬” , 是乐山崖墓群中最早的年代题记 。肖坝崖墓历年出土随葬品有农夫俑、谐俑、胡人俑、石马、石狗、石鸡、陶马、陶鸡、陶龟、陶树座、陶灯、石房、画像石棺等 。
白崖山崖墓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乐山市市中区通江镇白崖山 。东汉至晋代墓葬 。白崖山又名蕴真洞 , 为乐山古代名胜 。墓群分布在南起龙坡湾、北至黑桥宽约800米的山坡上 , 共有崖墓142座 。14号墓为大型双室制墓 , 墓门左右各浮雕"门吏" , 高冠长袍 , 像高2.2米 。11号、20号、24号墓均为大型双室制墓 , 宋代逸民程公望在此注《易经》 , 后开辟为风景名胜地 , 分别名为“朝霞”、“清风”、“白云”洞 , 合称“白岩三洞” 。现三墓内尚存宋、元、清题刻42则 , 除一则为墨书题记外 , 均为摩崖题刻 。11号墓(朝霞洞)内有6则 , 第四则为"熙宁二年"题 , 第六则为"熙宁四年"题 , 作长方形碑制 , 楷书 , 记当地官吏“同游白崖三洞 , 晚步羌洞院观” 。20号墓(白云洞)内有7则题刻 , 墓门有“白云洞”、“清风洞”大字题刻 。前室右壁一长方形碑刻 , 大字书"程公洞"三字 , 跋文记:“程公望寓白崖院注易 , 苏文公尝携二子过之 , 永嘉陈公谦题曰程公洞于清风朝霞之间……嘉定十五年六月廿五日 。”另一则为《题白崖三洞诗》 。24号墓(清风洞)内有29则 , 题刻最多 。除宋代题刻外 , 还有元代“延丙辰”年题刻及清代题刻两则 。元元年李晰翁《白崖诗》为篆书 ,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5号和46号墓均为大型双室制墓 , 仿木结构建筑惟妙惟肖 。49号墓墓门有双阙雕刻 。55号墓是一座大型的五后室的双室制墓 , 规模宏大 , 墓室全长41.8米 , 墓门高6米 , 前室横宽25米 , 进深11.7米 , 高3.2米 。前室面积300平方米 。前室内仅设一崖柱 , 室顶跨度极大 。左后室门楣浮雕神首、瑞鸟图 。历年出土随葬品有陶俑、陶畜禽、陶楼房、陶树座等 。
柿子湾崖墓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乐山城东1公里处岷江东岸柿子湾 。共有崖墓120余座 。分为南小湾和北小湾两个小区 。1937年杨枝高最早对该墓群进行了调查 , 调查后著有专文《四川崖墓考略》 。南小湾1号墓为三后室的大型双制墓 , 墓室全长34.4米 , 宽16米 , 墓门高7米 。该墓画像石刻数量多达32幅 , 画像分布从墓门到墓内 , 除了在大多数崖也可见到的祥瑞、骑行等内容外 , 有多达六种的忠孝故事图 , 如“老莱子娱亲”、“董永事父”、“荆轲刺秦王”、“孝孙元觉”、“伯榆悲亲”等 。坐佛形象与古印度犍陀罗佛像接近 , 高肉髻 , 手作施无畏印 , 身作厚重通肩天衣 , 结跏趺坐 。27号墓是一座中型双室制墓 , 墓门左侧雕刻一单阙 , 为单檐庑殿顶 , 右侧浮雕一跪羊 , 门楣浮雕乐舞百戏图 。北小湾26号墓为大型双室制墓 , 墓门内刻双阙屹立 , 前室内浮雕花卉、方士、门吏、门卒等 , 有在“吴升墓”、“吴遂墓”和“延熹一年造 , 三年七月成”等题刻 。30号墓是一座双室制墓 , 前室浮雕束竹柱 , 上为一斗三升斗拱 , 柱身刻出数行纵棱纹 , 扎以横索纹 , 造型精美 。另有鼠啮瓜、嘉鱼等画 。35号墓有“王中冢”、“王诚兴墓”之类的墓主题名 。52号墓是一座双室制墓 , 墓门设双阙 , 前室刻有神虎、神首与狗、蹲熊、舞女、拿顶伎、应龙、蛇逐鼠、灵蟾、门犬等 。其中神虎为平面浅浮雕 , 在乐山崖墓群中十分罕见 。53号墓墓门雕刻复杂 , 门楣多达四层 , 最上一层浮雕跪羊 , 第二层浮雕变形鸳鸯交手拱 , 第三层浮雕左右对出的丁头拱 , 第四层浮雕神首、杂技、犬图 。
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一大批景区门票降价了是吗?
又一大波景区将降价
国家发改委今年6月份公布的《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提出 , 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高峰之前 , 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 。
之后 , 一大波景区陆续宣布降价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 , 截至8月29日 , 已有21个省份出台了157个景区降价(免费开放)措施 。
又一批知名景区门票正式迎来降价 , 包括嵩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焦作云台山、小浪底、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景区 。
游客能省多少钱?
嵩山少林寺景区门票价格由100元降为80元 ,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门票价格由100元降为90元 , 焦作云台山景区门票价格由150元降为120元 , 小浪底景区门票价格由50元降为40元 , 平均降幅达20% 。
据河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 如按照2017年各景区游览人数测算 , 门票价格下调后 , 少林寺景区将减少门票收入5174.6万元;龙门石窟景区将减少门票收入3110万元;云台山景区将减少门票收入6447.2万元;小浪底景区将减少门票收入470.1万元 。此举可让游客享受到切实的实惠 。
在四川 ,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旺季门票价格由220元降为190元 , 黄龙风景名胜区旺季门票价格由200元降为170元 ,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旺季门票价格由185元降为160元 , 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青城山景区、都江堰景区门票价格由90元降为80元 。
在浙江 , 杭州千岛湖景区旺季门票从150元下调至130元;乌镇东栅景区门票价格从120元调整为110元 , 东西栅景区联票价格从200元调整为190元 。

乐山大佛为什么会驰名中外??
乐山大佛 , 又名大佛 , 位于四川山市江东岸凌云寺侧 , 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 , 通高71米 , 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 , 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 , 历时约九十年 。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1]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2]
2020年2月 , 景区宣布对医务人员免门票: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一年(含“夜游凌云山”、“夜游三江”体验)
峨眉山哪个寺庙开光佩戴的佛像
【前两天去峨眉山,一个寺庙中的一尊佛像下的问题,乐山买佛像峨眉山开光】 , 不可以佛像的 , 大师等历代高僧大德都有开示佩戴佛像不但植福消灾 , 亵渎之罪严重 , 更是消损我们的福报 。如果需要护身的话可以佩戴【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名牌或楞严咒挂件 , 因为这些都有楞严经等经典做依据 , 为佛亲口所说 。

我在峨眉山开光的鲤鱼坐骑佛像从脖子上掉下来了 完好无损 但是有什么讲究么 鲤鱼是求姻缘和什么的?
首先我告诉你 , 开做法是中国佛会强烈反对的 , 佛教不是迷信 , 佛陀创建佛教的目的不大家 , 而是为了从思想上解脱大众的疾苦和烦恼 , 佛陀自己从来都是把自己当成凡人来看待的 。他的弟子们也从来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哲人、智者来崇拜的 。
开光的做法 , 是背离佛教本意、赚取百姓钱财的 。既然你出钱开光 , 就有人因此赚钱 , 这个钱 , 肯定不是给佛门赚了 , 而是给无良僧人或者是无良导游赚了!
至于掉下来又没什么讲究?就算你相信开光 , 也没什么讲究 , 毕竟不是你有意的 , 而是无意落下的 , 没必要心里纠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