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壮的人物生平“陈子壮探花八字

想学八字,请问大神们看什么书籍比较易懂,谢谢...
想学八字必须要看八字方面的:
1、《三命通会》为明朝进士万民英 。该书在汉统命理学的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而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著作《三命通会》《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万民英(1521辛巳年——1603癸卯年),字汝豪,号育吾,其先祖为江夏人 。明永乐年间,祖父万义由御史贬为戍大宁都司卫,居易州城内,明嘉靖二十八年中举,二十九年中进士,先后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福建兵备参议等职 。当时,倭寇屡犯福建,万民英奉命守泉州,他恪尽职守,身先士卒,骁勇善战,屡战屡捷 。万民英性情耿直,因直言得罪权贵,由此遭陷害,借机扶母灵柩回故里,从此远离仕途,隐居三十多年 。他建乡学,收弟子,热衷慈善与教育,李时新等二十几名弟子都有所建树 。每年都搭粥棚救济四方百姓 。编著有《易经会解》、《三命通会》、《星学大成》、《兰台妙选》、《荫符经》、《相字心经》刊行于世 。另有《道德经解》、《宗教易简录》、《言志漫稿》、《菊花谱》等著作收藏于家 。卒于明万历癸卯年,享年82岁,葬于西高村西,状元朱之蕃(荏平人)撰碑文;探花赵锵(易县人)篆碑额;榜眼刘思中(清苑人)书丹 。易县博物馆存有其墓志铭 。《三命通会》共十二卷,前九卷分列了十天干,每天干以日为主,以月为核心时为辅,定人吉凶,后三卷记载了大量的平古歌赋极具实际操作指导意义 。该书在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是汉族传统命理学习者不可不看的一本书 。该书总结了八字推命术二百多年发展的历史,撷取其中的精华,摒弃了一些繁琐无稽的说法,使八字推命的体系更加完备,八字推命术至此达到理论的巅峰 。《三命通会》的体系和构成上以正宗古命法和财官格局命法为主,是空前绝后的八字命理学的集大成之作 。万氏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无论十神、格局、神煞、纳音论命,都有其道理和应验性,关键是能否掌握各自的精髓和运用方法,所以他作为一个历史的传承者继承了先贤的经典论命法 。全书共十二卷,后三卷收录了很多经典赋文使之得以广泛流传 。该书和《渊海子平》、《星平会海》、《御定子平》、《子平真诠》并称为传统命学五大名著 。是传统命学之正脉,而非当今所流行的以任铁樵《滴天髓》,余春台《穷通宝鉴》为理论的五行强弱旺衰平衡调候扶抑伦命体系 。很多学者用《滴天髓》《穷通宝鉴》的理论去理解和白话注解《三命通会》是偏离命学正路的 。(http://tieba.baidu.com/p/4304432904)
2、《渊海子平》由宋代徐大升依据东海徐子平先师论命成果而编著 。是八字命理学的宗祖之作,也是八字算命术必习的经典名著,该书是以财官印食伤等格局将命运层次分为三六九等的第一书 。若是论及以往名师圣贤,决断生死当属鬼谷子先师的纳音论命法,论富贵贫贱应首推徐子平先师的子平财官格局法,人们为了纪念徐子平等先贤在算命术上的贡献,又把算命术统称为子平术 。(http://tieba.baidu.com/p/4260485816)
《渊海子平》,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地论述四柱命理学的著作,是宋代徐升根据当时命学大宗师徐子平的论命方法记录下来的 。可以说《渊海子平》是四柱命理学的开山立派之作,所以四柱命理学就此被称为“子平八字” 。学习命理到不同阶段的学者,对此书都有不同的印象,初学者仅认为它是一本简单的概念介绍书,中级读者多注重此书大量论命歌赋的技法运用,其实此书非出自一人之手,乃集合成书前历代的命理精华,经徐子平在实践检验中进行扬弃,而保留下来的精华读本 。书中多次提出“灵活、变通地论命”这一符合辩证法规律的思想,在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上达到了无法超越的高度 。真正称得上“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 。”
3、《神峰通考》是古代汉族传统命理学著作 。四柱八字命理古籍之一,被称为但凡研究八字算命者必看的命理古籍资料,在命理学术界中其地位非常之高 。原名为《神峰张先生通考命理正宗辟谬大全》为明朝神峰子张楠所著 。是命理学十大古籍名著之一 。
神峰通考原名《神峰张先生通考命理正宗辟谬大全》为明朝神峰子张楠所著 。作者张楠是中医郎中,细究和研用子平命学四十余年,此书是他晚年七十多岁时才写的,可以说是积几十年实战经验心血结晶,与野鹤老人晚年所写六爻巨著《增删卜易》的情形有些相似 。神峰通考一书在结构体系上继承了《渊海子平》的传统子平论命体系,同时作者也结合自己的经验心得立有 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损益长生八法说、人命见验说等,而且作者用非常直白的语言对许多子平经典古歌赋进行了注解,令当今学者研读起来非常容易理解,是学习传统子平不可多得的佳作 。神峰通考和《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星平会海》《子平真诠》为传统子平命理学五大名著 。是传统子平格局命理之正脉 。(http://tieba.baidu.com/p/4255874425)
4、《穷通宝鉴》是汉族传统命理学著作 。由清代的余春台将江湖旧籍《拦江网》加以整理、归纳而成 。该书以阴阳五行为经、月令为纬,辅以寒暖调候,以官为首、以财为次 。《穷通宝鉴》在命理学界拥有相当高的地位,被称为“子平之模范”,其根本原因在于:八字共有约五十二万种变化,而学命的人一直想找到一种简捷的方法可以概括所有的命例,而《穷通宝鉴》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形式,如“某日干生于某月,干透或支藏某某物,即为富贵或贫贱”,就像是一部命学字典,只要按图索骥,既省时又省力 。由于该书是根据实际操作中总结而来的,所以肯定有相当的应验性,但若以此为标准,则就大大地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穷通宝鉴》在讲述命局层次高低上是很有启发性的,如“寒木向阳,丙胜于丁”、“水滋甲木,癸优于壬”等等的细分 。(http://tieba.baidu.com/p/4255055322)
5、滴天髓一书自古为命学家尊为瑰宝,该书相传为京国撰,刘诚意注 。清道光年间,士人任铁樵探研数十载,增注阐微,分篇诠释 。并以时人命造,实例验证 。时人争相以为蓝本,探究天地阴阳,测算五行八字,卜问祸福吉凶,惜失传百余年,未能传播,民国年间,始发现浙江海宁陈氏手抄秘本,从而得以重新面世 。
"出门要向天涯游,何事裙钗恣意留 。不管白雪与明月,任君策马朝天阙 。
原注:本欲奋发有为者也,而日主有合,不顾用神,用神有合,不顾日主,不欲贵而遇贵,不欲禄而遇禄,不欲合而遇合,不欲生而遇生,皆有情而反无情,如禄钗之留不去也 。
日主乘用神而驰骤,无私意牵制也;用神随日主而驰骤,无私情羁绊也 。足以成其大志,是无情而有情也 。"http://tieba.baidu.com/p/4613833658
本书是命理爱好者的高级读物 。
6、《麻衣相法》全称《麻衣相法全编》,传说是宋初大相术家陈搏的师傅麻衣道者所作 。宋以后的相书很多,如《柳庄相法》、《相法全编》、《水镜集》、《相理衡真》等等,不计其数,但影响最大的还是《麻衣相法》 。http://tieba.baidu.com/p/4090862331
明朝有几个探花,各叫什么?明朝有几个榜眼,各叫什么?
估计有几个状元都很难统计了
更别说探花榜眼了
明朝有几个探花,各叫什么?明朝有几个榜眼,各叫什么?
洪武4年辛亥科榜郭翀探花:吴公达
洪武18年乙丑科:练子宁探花:黄子澄
洪武21年戊榜眼:唐震探花:卢原志
洪武24年辛未科榜眼:张显宗探花:吴言信
洪武27年甲戌科榜眼:景清探花:戴德彝
洪武30年丁丑科春榜榜眼:尹昌隆探花:刘仕鄂
洪武30年丁丑科夏榜榜眼:王恕探花:焦胜
建文2年庚辰科榜眼:王艮探花:李贯
永乐2年甲申科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
永乐4年丙戌科榜眼:陈全探花:刘素
永乐9年辛卯科榜眼:苗衷探花:黄旸
永乐10年壬辰科榜眼:林志探花:王钰
永乐13年乙未科榜眼:李贞探花:陈景著
永乐16年戊戌科榜眼:刘江探花:邓珍
永乐19年辛丑科榜眼:刘矩探花:裴纶
永乐22年甲辰科榜眼:梁禋探花:孙曰恭
宣德2年丁未科榜眼:杜宁探花:谢琏
宣德5年庚辰科榜眼:龚锜探花:林文
宣德8年癸丑科榜眼:赵恢探花:钟复
正统元年丙辰科榜眼:陈文探花:刘定之
正统4年己未科榜眼:杨鼎探花:倪谦
正统7年壬戌科榜眼:吕原探花:黄谏
正统10年乙丑科榜眼:周洪谟 探花:刘俊
正统13年戊辰科榜眼:陈鉴探花:岳正
景泰2年辛未科榜眼:刘升探花:王亻与
景泰5年甲戌科榜眼:徐溥探花:徐鎋
天顺元年丁丑科榜眼:徐琼探花:陈炳中
天顺4年庚辰科榜眼:李永通探花:郑环
天顺8年甲申科榜眼:吴釴探花:罗璟
成化2年丙戌科榜眼:程敏政探花:陆简
成化5年己丑科榜眼:丁溥探花:董越
成化8年壬辰科榜眼:刘震探花:李仁杰
成化11年乙未科榜眼:刘戬探花:王鏊
成化14年戊戌科榜眼:杨守阯探花:曾追
成化17年辛丑科榜眼:黄珣探花:张天瑞
成化20年甲辰科榜眼:白钺探花:王敕
成化23年丁未科榜眼:刘春探花:涂瑞
弘治3年庚戌科榜眼:刘存业探花:靳贵
弘治6年癸丑科榜眼:徐穆探花:罗钦顺
弘治9年丙辰科榜眼:王瓒探花:陈澜
弘治12年己未科榜眼:丰熙探花:刘龙
弘治15年壬戌科榜眼:孙清探花:李廷相
弘治18年乙丑科榜眼:董玘探花:谢丕
正德3年戊辰科榜眼:景旸探花:戴大宾
正德6年辛未科榜眼:余本探花:邹守益
正德9年甲戌科榜眼:黄初探花:蔡昂
正德12年丁丑科榜眼:伦以训探花:卢文弨
正德16年辛巳科榜眼:陆釴探花:费懋中
嘉靖2年癸未科榜眼:王教探花:徐阶
嘉靖5年丙戌科榜眼:杨维杰探花:欧阳衢
嘉靖8年己丑科榜眼:程文德探花:杨名
嘉靖11年壬辰科榜眼:孔天胤探花:高节
嘉靖14年乙未科榜眼:孙升探花:吴山
嘉靖17年戊戌科榜眼:罗珵探花:袁炜
嘉靖20年辛丑科榜眼:潘晟探花:刑一凤
嘉靖23年丙辰科榜眼:瞿景淳探花:吴情
嘉靖26年丁未科榜眼:张春探花:胡正蒙
嘉靖29年庚戌科榜眼:唐调和探花:姜金和
嘉靖32年癸丑科榜眼:曹大章探花:温应禄
嘉靖35年丙辰科榜眼:陶大临探花:金达
嘉靖38年己未科榜眼:毛惇元探花:林世章
嘉靖41年壬戌科榜眼:王锡爵探花:余有丁
嘉靖44年乙丑科榜眼:李自华探花:陈栋
隆庆2年戊辰科榜眼:黄凤翔探花:赵志皋
隆庆5年辛未科榜眼:刘瑊探花:邓以讃
万历2年甲戌科榜眼:余孟麟探花:王应选
万历5年丁丑科榜眼:张嗣修探花:曾曹节
万历8年庚辰科榜眼:萧良有探花:王庭撰
万历11年癸未科榜眼:李延机探花:刘应秋
万历14年丙戌科榜眼:杨道宾探花:舒弘志
万历17年己丑科榜眼:吴道南探花:陶望龄
万历20年壬辰科榜眼:史继偕探花:顾天埈
万历23年乙未科榜眼:汤宾尹探花:孙慎行
万历26年戊戌科榜眼:邵景尧探花:顾起元
万历29年辛丑科榜眼:王衡探花:曾可前
万历32年甲辰科榜眼:孙承宗探花:吴宗达
万历35年丁未科榜眼:施凤来探花:张瑞图
万历38年庚戌科榜眼:马之骐探花:钱谦益
万历41年癸丑科榜眼:庄奇显探花:赵师尹
万历44年丙辰科榜眼:贺逢圣探花:林釬
万历47年己未科榜眼:孔贞运探花:陈子壮
天启2年壬戌科榜眼:傅冠探花:陈仁锡
天启5年乙丑科榜眼:华琪芳探花:吴孔嘉
崇祯元年戊辰科榜眼: 何瑞征探花:管绍宁
崇祯4年辛未科榜眼:吴伟业探花:夏曰瑚
崇祯7年甲戌科榜眼:吴国华探花:杨昌祚
崇祯10年丁丑科榜眼:陈之遴探花:赵士春
崇祯13年庚辰科榜眼:葛世振探花:高尔俨
崇祯15年壬午科特科榜眼:俞泰交探花:章晋锡
崇祯16年癸未科榜眼:宋之绳探花:陈名夏
榜眼、探花各有90人
探花桥的地名在哪里?
探花桥位于广东南江下西村,距今已有380历史,是一座用花铺砌 。桥边有栏基,中刻“探花桥”三字,长约10米多,阔近2米,是南海最古老的石桥 。
关于建桥的始末在九江流传着几种说法:有的说是陈子壮中探花后回乡探望外祖父朱让时建的;有的说是陈子壮被杀后乡人为了纪念他而建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原先的桥早已废弃,如今的石桥是清朝嘉庆年间乡绅郑佐杨、陈道中等人为了纪念陈子壮而建 。无论如何,探花桥都因陈子壮而建,而且因为不堪重负,于1994年,旅港乡人潘新安等捐资移进少许,另于原处筑公路供车辆通过,也由于这次是整体迁移,探花桥的整体风格尚存 。
据九江乡志记载,陈子壮生于明朝万历年间,长于九江的外祖母家 。他博学多才,16岁时参加乡试举人,27岁考中进士一甲的三名探花及第 。1646年,清兵攻入广州,陈子壮8月在九江起兵,与先起兵的陈邦彦约定合攻广州,不料事情泄漏,陈子壮兵驻五羊,驿久攻不下,被清兵击败,被迫撤回九江 。9月,清兵攻陷高明,后陈子壮被抓获并押至广州,不降被杀 。
明朝有几个探花,各叫什么
洪4年辛亥科榜眼:郭翀探花:吴公
洪武18年乙丑科榜眼:练子宁探花:黄
洪武21年戊辰科榜眼:唐震探花:卢原志
洪武24年辛未科榜眼:张显宗探花:吴言信
洪武27年甲戌科榜眼:景清探花:戴德彝
洪武30年丁丑科春榜榜眼:尹昌隆探花:刘仕鄂
洪武30年丁丑科夏榜榜眼:王恕探花:焦胜
建文2年庚辰科榜眼:王艮探花:李贯
永乐2年甲申科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
永乐4年丙戌科榜眼:陈全探花:刘素
永乐9年辛卯科榜眼:苗衷探花:黄旸
永乐10年壬辰科榜眼:林志探花:王钰
永乐13年乙未科榜眼:李贞探花:陈景著
永乐16年戊戌科榜眼:刘江探花:邓珍
永乐19年辛丑科榜眼:刘矩探花:裴纶
永乐22年甲辰科榜眼:梁禋探花:孙曰恭
宣德2年丁未科榜眼:杜宁探花:谢琏
宣德5年庚辰科榜眼:龚锜探花:林文
宣德8年癸丑科榜眼:赵恢探花:钟复
正统元年丙辰科榜眼:陈文探花:刘定之
正统4年己未科榜眼:杨鼎探花:倪谦
正统7年壬戌科榜眼:吕原探花:黄谏
正统10年乙丑科榜眼:周洪谟 探花:刘俊
正统13年戊辰科榜眼:陈鉴探花:岳正
景泰2年辛未科榜眼:刘升探花:王亻与
景泰5年甲戌科榜眼:徐溥探花:徐鎋
天顺元年丁丑科榜眼:徐琼探花:陈炳中
天顺4年庚辰科榜眼:李永通探花:郑环
天顺8年甲申科榜眼:吴釴探花:罗璟
成化2年丙戌科榜眼:程敏政探花:陆简
成化5年己丑科榜眼:丁溥探花:董越
成化8年壬辰科榜眼:刘震探花:李仁杰
成化11年乙未科榜眼:刘戬探花:王鏊
成化14年戊戌科榜眼:杨守阯探花:曾追
成化17年辛丑科榜眼:黄珣探花:张天瑞
成化20年甲辰科榜眼:白钺探花:王敕
成化23年丁未科榜眼:刘春探花:涂瑞
弘治3年庚戌科榜眼:刘存业探花:靳贵
弘治6年癸丑科榜眼:徐穆探花:罗钦顺
弘治9年丙辰科榜眼:王瓒探花:陈澜
弘治12年己未科榜眼:丰熙探花:刘龙
弘治15年壬戌科榜眼:孙清探花:李廷相
弘治18年乙丑科榜眼:董玘探花:谢丕
正德3年戊辰科榜眼:景旸探花:戴大宾
正德6年辛未科榜眼:余本探花:邹守益
正德9年甲戌科榜眼:黄初探花:蔡昂
正德12年丁丑科榜眼:伦以训探花:卢文弨
正德16年辛巳科榜眼:陆釴探花:费懋中
嘉靖2年癸未科榜眼:王教探花:徐阶
嘉靖5年丙戌科榜眼:杨维杰探花:欧阳衢
嘉靖8年己丑科榜眼:程文德探花:杨名
嘉靖11年壬辰科榜眼:孔天胤探花:高节
嘉靖14年乙未科榜眼:孙升探花:吴山
嘉靖17年戊戌科榜眼:罗珵探花:袁炜
嘉靖20年辛丑科榜眼:潘晟探花:刑一凤
嘉靖23年丙辰科榜眼:瞿景淳探花:吴情
嘉靖26年丁未科榜眼:张春探花:胡正蒙
嘉靖29年庚戌科榜眼:唐调和探花:姜金和
嘉靖32年癸丑科榜眼:曹大章探花:温应禄
嘉靖35年丙辰科榜眼:陶大临探花:金达
嘉靖38年己未科榜眼:毛惇元探花:林世章
嘉靖41年壬戌科榜眼:王锡爵探花:余有丁
嘉靖44年乙丑科榜眼:李自华探花:陈栋
隆庆2年戊辰科榜眼:黄凤翔探花:赵志皋
隆庆5年辛未科榜眼:刘瑊探花:邓以讃
万历2年甲戌科榜眼:余孟麟探花:王应选
万历5年丁丑科榜眼:张嗣修探花:曾曹节
万历8年庚辰科榜眼:萧良有探花:王庭撰
万历11年癸未科榜眼:李延机探花:刘应秋
万历14年丙戌科榜眼:杨道宾探花:舒弘志
万历17年己丑科榜眼:吴道南探花:陶望龄
万历20年壬辰科榜眼:史继偕探花:顾天埈
万历23年乙未科榜眼:汤宾尹探花:孙慎行
万历26年戊戌科榜眼:邵景尧探花:顾起元
万历29年辛丑科榜眼:王衡探花:曾可前
万历32年甲辰科榜眼:孙承宗探花:吴宗达
万历35年丁未科榜眼:施凤来探花:张瑞图
万历38年庚戌科榜眼:马之骐探花:钱谦益
万历41年癸丑科榜眼:庄奇显探花:赵师尹
万历44年丙辰科榜眼:贺逢圣探花:林釬
万历47年己未科榜眼:孔贞运探花:陈子壮
天启2年壬戌科榜眼:傅冠探花:陈仁锡
天启5年乙丑科榜眼:华琪芳探花:吴孔嘉
崇祯元年戊辰科榜眼: 何瑞征探花:管绍宁
崇祯4年辛未科榜眼:吴伟业探花:夏曰瑚
崇祯7年甲戌科榜眼:吴国华探花:杨昌祚
崇祯10年丁丑科榜眼:陈之遴探花:赵士春
崇祯13年庚辰科榜眼:葛世振探花:高尔俨
崇祯15年壬午科特科榜眼:俞泰交探花:章晋锡
崇祯16年癸未科榜眼:宋之绳探花:陈名夏
榜眼、探花各有90人
八字算命哪本书比较实用啊?
再几本,滴天髓,玉照定真经,千里命不过你先给自己看看有没有文昌华没有就不要浪费时间了,看懂这玩意没啥好处,更不要用这个指导自己生活,看来看去人还不是一死
有时间先看看邵雍的观物内外篇和皇极经世,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预测观在学
陈子壮的人物生平
【“陈子壮的人物生平“陈子壮探花八字】 1621年启元年),奉敕赴广州祭南海返京后,入国 。三年后,充浙江乡试主 。当时,正值魏忠贤阉党擅政,试策卷中有直刺阉党之词 。地方上又纷纷为魏忠贤创建生祠,欲请陈子壮为生祠书写“元勋”二字为扁额,以示威尊,并对陈子壮说,“书此二字,可得好官” 。陈子壮正色拒之 。魏忠贤大怒:“何物陈子壮,竟敢逆我意!”,遂摘出浙江乡试录中有“庸主失权”,“英主揽权”等语,诬陷陈子壮犯“诽谤”罪 。此时,陈子壮之父,时任给事中的陈熙昌也因上疏反对宦官专政,父子二人均同日被罢官,削籍为民 。
1624年(天启四年)主持浙江乡试时,因所出的试题有影射攻击宦官魏忠贤之嫌而遭人举报,且又一再坚拒魏忠贤之拉拢,而被魏怀恨报复,矫旨撤去其官职遣返回乡 。其间他在广州重振诗社 ,对促成岭南诗坛的复苏有突出贡献,因而被时人誉为“南园十二子”之一 。魏忠贤获罪失势之后,他返回京城复职,官至礼部右侍郎 。崇祯初年,魏党败,陈氏父子复官 。陈熙昌迁吏科给事中,陈子壮官左春坊左谕德 。不久,父亲去世,陈子壮在家守孝 。1631年(崇祯四年),以资深被起用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1632年(崇祯五年),纂修《玉牒》成,升为讲官,对皇上多有裨益,崇祯帝每每称其先生而不呼其名,累迁礼部右侍郎 。当时,农民起义军冒犯皇帝陵寝,崇祯帝素服召对廷臣 。陈子壮言:“今日所急在收民心,宜下罪己诏,激发忠义 。”崇祯采纳了他的意见 。于是,陈子壮与其他大臣列上蠲租、清狱、使过、宥罪等十二条 。崇祯急于广罗贤才,下诏援祖训:郡王子孙之中,有文武之才,可以担大任者,经过朝廷考核检验,可以授以官职,升迁如常例 。为此陈子壮上疏,提出三条“未必然”的理由和五条“不可行”的道理,语词激切 。他认为:宗秩改授,适开侥癰之门 。隳藩规,溷铨政 。崇祯震怒,以其“沮诏间亲”,下廷杖 。这时又有唐王上疏,历引前代故事,诋毁陈子壮 。崇祯遂将陈子壮除名,下诏狱 。幸有皇太后说情及部份大臣上疏申救,第二年四月陈子壮才“坐赎徒归”,取道南还 。
1637年(崇祯十年)在广州白云山辟云淙书院, 集杜甫诗句在门外自书一联:“天下何曾有山水,老夫不出长蓬蒿 。”次年修禊南园,与其弟陈子升及黎遂球、区怀瑞、曾道唯等12人修复南园诗社,世称南园十二子 。后在禺山书院授徒讲学 。1643年(崇祯十六年),广州及邻近数县发生大灾荒,粮价高涨,广州城内乞讨者日渐增多 。陈子壮不但自己出资,还四处奔走筹款,组织救济 。他在城内分区设点,每天向饥民施粥 。据《广州通志》记载,数千人因为得到他的救济而存活下来 。
1644年(崇祯十七年)3月,李自成部攻入北京,明福王朱由崧于五月间在南京称弘光帝,慕陈的声望而任其为礼部尚书 。但因其政见与权臣马士英等不合,他在弘光朝中屡受排斥 。弘光朝覆灭之后,他又潜至福州被南明隆武帝任为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久之,廷臣接二连三的向朝廷举荐,才被起为故官,协理詹事府事,未及上任,京城即失陷,崇祯帝吊死煤山 。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立国,任陈子壮为礼部尚书 。当时,首辅马士英专权,与阮大铖朋比为奸,与陈子壮不合 。陈子壮每有谋略,都受到阻碍,无法行通 。陈子壮先后与赵芝龙、钱谦益商量对策,均无效 。他不无感叹道:“今亡在旦夕,正是人臣誓死效忠之时,但人各一心,如此,国将不国!”
同年六月,南京被清兵攻陷 。赵芝龙、钱谦益等率先出城投降了清军 。陈子壮乔装逃至广东,得知立于福建的唐王朱聿键擢他为东阁大学士,陈子壮因以前议论宗室之事与唐王结怨,遂辞而不就 。隆武帝被俘后,新朝廷立于广东肇庆,桂王朱由榔为监国,拜陈子壮为中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督五省军务 。1646年(隆武二年),陈子壮奉隆武帝之命,返回广州协办军务 。隆武帝被清军俘获并处死后,陈子壮又参与拥立明桂王在肇庆即位,是为永历帝,被委为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提点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四省军务 。清兵攻陷广州后,他撤至南海县招募义兵抗击,并联同陈邦彦、张家玉两部作战,共谋会攻广 。1646年(隆武二年),广州城陷,陈子壮和弟弟陈子升毁家纾难,捐资募兵,在南海九江举旗誓师,南明永历帝授他以东阁大学士,封兵、礼二部尚书的官职,领上方宝剑,总督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军务 。他和陈邦彦、张家玉等义军,在广州城郊、增城、清远、高明一带互为犄角,狙击清军 。他们又会集舟师六千余乘战船进攻广州,可惜因城中内应失误,谋泄事败 。这一仗,陈子壮长子上庸壮烈捐躯 。后来清军分兵攻打九江及高明城,陈子壮退至高明,率全城军民昼夜登城防守,清军屡攻不下,便偷掘地道入城,放炸药引爆 。城破,张家玉、陈邦彦牺牲 。子壮、上图父子二人率余下的五百义勇军浴血奋战,结果全部战死 。子壮、上图等亦被俘,随后押回广州 。他坚不投降,被押至刑场陪斩仍笑骂自如,旋被清军主将以残忍的手段——“锯刑”处死 。著有《昭代经济言》14卷 。1647年(永历元年)11月6日,清廷鹰犬两广总督佟养甲以杀害陈的幼子相要胁,妄图逼他变节 。陈子壮却宁死不屈,说道:“权操手,不在子壮” 。佟养甲逼降不成,老羞成怒,想了一条杀一儆百的毒计,将陈子壮处以惨无人道的“锯刑”,即将人从头顶向下,锯成两片 。但因人的躯体晃动,无法锯下去 。据说,这时陈子壮对刽子手高喊:“蠢才,界(锯)人需用木板也!”刽子手才领悟用锯行刑的方法 。至今“界人须用板”的典故,仍在广州父老当中流传 。行刑时,佟养甲“遍召广州诸绅,坐堂上观其受刑以惧之”,还凶恶地问道:“诸公畏否?”可是陈子壮依然骂不绝口,慷慨吟下绝命诗:“金枝归何处,玉叶在谁家?老根曾愿死,誓不放春花 。”其弟陈子升携母匿藏深山,其母知子壮已死,自缢死 。子壮之妾张玉乔被李成栋纳为内宠,常思反清复明,不久自刎死 。
陈子壮与陈邦彦、张家玉被誉为岭南三忠 。沙贝有宋名贤陈大夫宗祠,其中有一对联是对陈子壮文武双全,一生忠义的概括:幼读万卷书,探花中式,卅年柱石辅朝廷,功勋留史册;晚统五省兵,抗清扶明,百战沙场断躯体,浩气贯云天 。
明 陈子壮 草书诗轴 金陵天渡楼收藏.jpg

八字成语有那些?
失之,差以千里
机不可失,时不
城门失火,殃及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者赤,近墨者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十年树人,百年树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耳闻是虚,眼见为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养军千日,用兵一时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