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不是教人虚伪

野狐试答

虚伪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不是教人虚伪

文章插图
题主好,这九个字不是教你虚伪,是教你如何正确地做人处事虚伪是什么意思 。不过比较难理解,野狐就此没买弄一下 。
虚伪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不是教人虚伪

文章插图

虚伪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不是教人虚伪

文章插图
一 为无为“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不是不作为,不干事;而是顺其自然而为,不刻意而为,不妄为 。“为无为”就是要以平常心,不带很强目的性和功利性,顺其自然地做事 。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形象生动地阐述了这种思想 。做事必然有目的性,有功利性,但目的性太强、功利性太重是世人常犯的错误,因此而事与愿违的例子,古今不胜枚举 。
“揠苗助长”就是过于急功近利,心态不好 。有个笑话,也很有这方面的道理:有人睡眠不好,入睡很难,别人教给他数“数绵羊”的办法来催眠,结果他更是一晚上没睡着 。问他原因,他说我把绵阳数到了一万个,给它们全部剪了毛,把毛都纺成了毛线,制成了衣服,卖了好多钱,我又开始数钱,钱还没数完,天亮了 。
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很多家长不是顺其自然地让孩子在成长中学习,而是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急功近利、甚至揠苗助长,孩子苦不堪言,早早就开始厌学,抑郁的学生比例不断上升 。不少在头条写文章的条友,也存在比较严重的功利思想,越功利,功利离他越远 。低头老实去写,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到时自有收获 。不是有句流行话“你只负责精彩,上帝自有安排”,道理是相通的 。
“为无为”是老子告诉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做事 。
二 事无事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大道至简,很多时候都是人为生出事端 。即使真有事,也要以无事的心态来泰然处之 。
【虚伪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不是教人虚伪】病毒和杀毒软件,导弹和反导弹之类的事本是没有的,都是人为折腾出来的事 。老子几千年前就料定后人会无端生出很多事来,提前提醒世人 。
很多人,很多时候,事情并无踪影,就开始担心,猜测,惊恐不安;事出来了,又心神散乱,举止失常,穷于应付,结果把事情越搞越糟 。“风过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就是“事无事”的一个注解 。
“事无事”是老子告诉我们怎样处事做人,一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不穷折腾,不瞎折腾;有事当无事,保持心态平和宁静会无往不胜 。
三 味无味老子可能是个美食家,他喜欢用饮食做比喻来讲道理 。“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用烹饪小鱼来讲治国的道理:没事别瞎折腾,翻来翻去就烂了 。
“味”就是尝味、品味、评价味道,这是用比喻来说人、事、物的评价 。“无味”就是没有味道,中性,像水一样,至味无味 。品味的时候,嘴里不能有别的味道,这样才能准确,品酒师、美食家更清楚这个道理 。
评论人、事、物的时候,人们常会夹杂个人感情,先入为主,甚至党同伐异,有失公允 。“有味”而“味”必然失真,“无味”而“味”,才能得其真味 。
总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三句话是老子的人生智慧,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此做出了检验,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如果能参透其意思,并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那将大受裨益,这也是老子所乐于看到的 。
虚伪可以理解为虚假、伪装,虚伪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行为方式 。虚伪是人格的一种面具,一种人性包裹的外衣 。
虚伪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不是教人虚伪

文章插图
人类在使用时会自动操控,表现出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也是一种自私化的表现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大部分在涉及到自身的时候,都会去虚伪的表达,这是一种“理智选择”,也是一种心里人格 。人人都有天性,人的内心深处也都有一个真我,我们也都在真我的感染下,去寻求本我,人们喜欢平等、真诚的交流,因而虚伪的人让我们心生厌恶 。有时候虚伪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是虚伪的,他们会以一种优胜者的心态去认为,他们认为自己并不虚伪 。
虚伪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不是教人虚伪

文章插图
当然,虚伪在于不真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类人往往是双面人,他们觉得自己是情商高,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明镜 。刚接触时这类人会给人一种随和感,但是相处久了,虚伪之处尽然显现,口是心非,一直扮演好人,实际上是个利益自私者 。往往虚伪的人很尊重礼数,他们觉得这是一种门面,他们不一定了解礼数的内涵,但是他们会要求这样去做 。
虚伪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不是教人虚伪

文章插图
简单的定义虚伪并不能让人们真正的了解虚伪,还要从对立面去考虑,那就是谦虚,它和虚伪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角度与真诚 。这要从两方面去看,一个是言者,一个是听者 。
对于言者来讲,虚伪的角度很好去把控,只要在于自己是否真诚,说一句稍微贬低的实话,就是谦虚,强行贬低自己的违心话,就是虚伪 。对于听者而言,对言者的“谦虚”标准将会很高,由于一般情况下言者的地位高于听者,听者想要的是有一个“平等交流”的预期,那么大部分听者就会出现选择性接受,你的话舒坦,你就是谦虚,你的话让我听得不爽,你就是虚伪 。
由于地位的差距,和心理上的原因,使得言者觉得自己在谦虚,听者却觉得是虚伪 。例如:
1、小王说:小李呀,开大奔啦,年轻有实力吗,, 。
小王说:哪有哪有,家里的,自己买不起啦,啃老,啃老,, 。
2、小王说:小李呀,开大奔啦,年轻有实力吗,, 。
小王说:哪有哪有,油费贵,路上又堵,不如你们坐公交省心,, 。显然,1要比2听着舒服,可能人们就会说1是谦虚,2是虚伪了 。如果是小王事业有成,宝马是仅用一部分钱自己买的,那么1不就变成了故作谦虚的虚伪了么;要是小王并不富裕,但是咬牙买下的,发现了油费贵,还堵车,那么他说的不就是有道理的么,并不虚伪(虽然这种说法缺乏了“同理心”) 。所以,言者很难满足听者的要求,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
那么,这么看的话虚伪到变成了人们不理解造成的,不能这么说,上面只是按照理性的角度去分析的,现实生活中还是感性占据多 。所以,一些虚伪的人大家很容易的分辨出来,因为接触久了,关系熟了,什么看的也清楚了 。虚伪的人无非就是假,明明是一个空囊,却装的十分高深的样子,然后巴拉巴拉一大堆 。
当然,现实生活中不乏有这类虚伪的人,但是有时候我们并不要一下子定论,要看这种虚伪是真实的虚伪还是虚假的虚伪,二者有差别 。往往真实的虚伪是一种善意,而虚假的虚伪是道貌岸然 。这种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和你说话时说别人怎样怎样,和别人说话时说他人怎样怎样,和他人说话时又说你怎样怎样,这种人俨然已经成为虚伪高峰,已经逢人说话了 。
语录:虚伪往往都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并且他们表里不一,最重要的就是不懂装懂 。自己心里的真诚,别人是能看出来的,人人都有眼睛,人人都不是傻子 。
每个人都有爱慕虚荣的时候,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 。很多东西我都不曾拥有,而我这个人又比较好强,其实实话实说,好强的深入面就是自卑,怕被人嘲笑自己 。所以我经常打肿脸充胖子,我自己都会常常觉得自己不真实 。这种感觉很讨厌,也让我自己很不舒服 。因为我曾经就最讨厌这种人 。活着活着就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不过没关系,既然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那就开始改吧 。也许没有那么快改过来,但是一步一步来,先从承认自己所没有的做起吧!加油!一定会慢慢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