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是全世界至今为止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年代,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
文章插图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
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
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间(约公元前276~前251年),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团结和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前后建成都江堰 。
文章插图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
文章插图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年代,水利工程奇迹都江堰是在那一时期建造的】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 。
文章插图
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 。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 。始建于宋代以前 。位于都江堰鱼嘴堤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 。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 。
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 。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领大众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 。
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
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 。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
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实践证明,历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分水堤、溢洪道、宝瓶口三项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发挥引水、分洪、排石输沙的重要作用 。都江堰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 。去过都江堰的朋友们,一定会被都江堰的美景所震撼,其实都江堰那里有一座二王庙,庙里供奉着的李冰父子,是当地人崇拜了两千多年的英雄 。
文章插图
可以说都江堰能够使用两千多年,至今依旧发挥着灌溉疏导的功效,那就是李冰父子的功劳,也是李冰一手打造了都江堰 。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这座二王庙其实也是李冰父子存在的重要证据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直接证明李冰的存在呢?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一、关于李冰的记载,其实是比较模糊的,但可以证明其存在 。《史记》中,记载了李冰的事迹,其实比较仓促简单,甚至连李冰的姓氏都没有提到,只是提到了蜀地太守冰开凿河渠,引水灌溉,这里的冰指的应该就是李冰 。
在《汉书》中,李冰这个名字就已经出现了,依旧是引水灌溉的蜀地太守,所以这两个人应该是同一个人 。
於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溉騑,百姓飨其利 。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史记》
这两本史书,在中国历史上的权威性还是比较高的 。尤其是司马迁的《史记》,他在写书的时候,采集了很多民间资料,所以搜集得到的东西很多,更具有参考价值 。
根据史料的推测,李冰应该是秦昭王时期的人,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占领了蜀地,所以李冰完全有资格被秦昭王派往蜀地担任太守 。
当时蜀地是秦国的重要粮仓,长平之战的时候,秦国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和赵国的对峙局面,多亏了蜀地源源不断运送过来的粮食 。
这个时候的都江堰应该已经派上用场,正是因为都江堰的使用,成都平原才会成为天府之国,粮仓重地 。此后李冰长期治水,最终因为劳累过度而去世 。
《蜀中名胜记》中曾经记载了,章山后崖的坟墓前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秦李冰葬所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李冰是真实存在的 。
除了这些记载,在蜀地有关李冰的祠堂,其实还是比较多的,几乎历朝历代都有修建李冰的祠堂,以此纪念他治水的功劳 。如果这个人是虚构出来的,那未免也太大张旗鼓了 。
二、二郎神就是李冰儿子二郎的原型?我们对李冰或许还真的不熟悉,因为他对四川地区的贡献巨大,四川百姓是最熟悉这位老兄的,可是我们对二郎神肯定是有所耳闻的 。
从小就看西游记,二郎真君的形象栩栩如生,一个武力值不亚于孙悟空的大神 。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二郎神的原型,那就是李冰的儿子二郎 。
濠州去年旱,赈粮一月 。大名路及江浙诸路俱以去年旱告,永平路以去年八月雹灾告 。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 。—《元史》
李二郎长期跟随父亲李冰一起治理水患,也积累了相当丰厚的治水经验 。在李冰去世以后,李二郎依旧长期奋战在治水的第一线,也为四川百姓造福多年 。
因为李冰治水的功劳,所以李冰被四川百姓们封为川主,李二郎紧随父亲的步伐,当然也同样得到了四川百姓们爱戴和纪念 。
所以在二王庙里,不仅有李冰的牌位,也有李二郎的牌位 。因为李冰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李二郎也跟着沾光,逐渐被神话成为了二郎神 。
既然二郎神是李冰二儿子演化过来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明,李冰的二儿子是确有其人呢?否则总不会用一个虚构的人物,去再虚构另一个人物,这未免有些奇怪了 。
三、深淘滩,低作堰 。李冰是名牌大学水利系博士毕业么?当然不是,在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水利的地方,所以治理水患,很难有成效 。
元人肆力于堰,无复李冰深淘滩之意,假令砂石壅积,水不得东,虽熔金连障无益也 。矧所谓铁龟铁柱者,曾未几何,辄震荡堙没,茫无可赖哉 。余谓宜事滩碛,以导其流,堰则一仍民便而已,其治之法,无逾李冰所题深淘滩、浅作堰两言而已 。—《读史方舆纪要》
李冰上任蜀地太守之前,其实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理水患,方便灌溉 。可是他既然是一方父母官,那自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去想 。
没有都江堰之前,蜀地的水患和灌溉一塌糊涂,百姓收成不佳,又常年遭逢水患 。为此李冰到任以后,开始着手钻研这方面的工作 。
经过了长期的治水钻研,李冰总结出了六字真言:深淘滩,低作堰 。所谓深淘滩指的就是每年河床都要淘沙,李冰在河床底下埋了石马,作为标志,每年淘沙的深度,必须要达到石马的深度,但是不能超过标准,以免造成洪涝灾害 。所谓低作堰,其实就是为了引水灌溉,分洪减灾 。李冰将飞沙堰修筑的比较低,目的就是为了将水引入农田,以此灌溉当地的庄稼,也能够起到排水的作用 。这种智慧,如果没有深入的钻研,是很难拥有的 。毕竟谁也不是一出生就懂得治水的办法,李冰通过自己的琢磨,形成了系统的治水方法,此后长期为后世所采纳 。其实李冰的治水方法,不是堵,而是疏浚 。堵住水只需要不断加高堤坝就可以了,但是长期来看,这是一种风险非常大的方法,不足以采纳 。李冰的方法是疏浚河道,这种方法是非常出色的 。因为这么做既可以将水患给解决了,也能够有效地利用多余的水,来灌溉农田 。
总结:都江堰的成果,显然也是劳苦大众们集体的努力所造成的 。再怎么说,李冰这个人在历史上都是比较模糊的一个人 。不怪很多人对这个人的存在,提出了质疑 。
毕竟有关李冰的最早记载,连个姓氏都没有 。对他个人的介绍,也相当简略 。甚至连他是哪个时期的人,都存在一定争议 。
不过都江堰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就算没有李冰,也是川地的老百姓们,集体努力的成果 。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拼搏且拥有智慧,才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都江堰 。
诺贝尔奖得主最多毕竟只能有三个人,让几百号上千号人同时去领奖,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说都江堰成果的桂冠留给李冰,是后人们为了纪念先祖最好的一种方式 。
参考资料:《史记》
- 挖了镇水神兽四川果然出事!2013年年初,在成都市最中心的天府广场,修建四川大剧院的工地上,一尊神秘的石兽惊天出世,引起不小的轰动。经多位考古
- 房屋西南方修建卫生间好吗
- 成都看风水:挖了镇水神兽四川果然出事!</p><p><br/>2013年年初,在成都市最中心的天府广场,修建四川大剧院的工地上,一尊神秘的石兽惊天
- 主角修建城市广场布风水镇龙脉
- 坟地平地修建好不好风水解答
- 盘点建筑风水禁忌常识
- 公寓电梯修建过于密集的风水危害
- 坟地风水修建风水坟地方法与大忌
- 水利工程中漏电保护器的选用
- 中国十大调水工程 中国十大水利工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