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十胜十败有哪些内容 郭嘉提出得十胜十败具体指的是什么

郭嘉,字奉孝,是曹操手下的军师祭酒,其足智多谋,无论是谋人、谋势,皆算无遗策 。 曹操称赞其为奇佐,陈寿评价其为“世之奇士” 。 其代表作“十胜十败论”更是其人生最耀眼的闪光点,同时也成了大家着重的讨论点!

郭嘉十胜十败有哪些内容  郭嘉提出得十胜十败具体指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对于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论”,大家讨论的不是它的高明性,而讨论它的真实性 。
因为在《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并没有关于“十胜十败论”的记载 。 反而在《荀彧传》和《贾诩传》中有相关记载 。
我们还是先看一下大家熟悉的郭嘉版“十胜十败论” 。
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征讨张绣失败后不久,袁绍就写来书信羞辱了曹操一番 。 而曹操自己也觉得连个小小的张绣都拿不下来,恐怕日后更加无法与强大的袁绍抗衡 。 就在曹操意志消沉、部队士气低迷的时候,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论” 。
具体内容我们就不说了,十个胜败要点分别是: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武胜 。
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政策、思想,以及性格修养、心胸气量、文韬武略等多层面因素,这些都是涉及成败兴衰的关键 。
郭嘉这波操作不仅鼓舞了军队士气,更为曹操拟定了长远的战略目标 。 同时,郭嘉也正式确立了自己在曹操军事参谋团队中的核心地位 。
郭嘉十胜十败有哪些内容  郭嘉提出得十胜十败具体指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三国志》中记载的荀彧和贾诩提出的胜败论点 。
同样是在建安二年(197),曹操败于张绣并受到袁绍的书信羞辱之后,荀彧提出了“四胜四败论” 。
荀彧的胜败论点分别是:度胜、谋胜、武胜、德胜
建安五年(200)曹袁双方决战官渡,僵持之际,曹操问计于贾诩,贾诩提出了“四胜论” 。
贾诩的四胜论点分别是:明胜、勇胜、用人胜、决机胜 。
郭嘉十胜十败有哪些内容  郭嘉提出得十胜十败具体指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我们现在来对比一下:
荀彧版“四胜四败论”分别是:度、谋、武、德 。
贾诩版“四胜论”分别是:明、勇、用人、决机 。
郭嘉版“十胜十败论”分别是:道、义、度、谋、德、仁、明、文、武 。
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论”不仅在内容上与荀彧、贾诩的论点相似 。 而且连论证举例和作战方案都与荀彧相同,都是以刘邦、项羽来举例,也都是建议先打吕布 。
如此惊人的巧合,到底谁真谁假?
若单以《三国志》为依据的话,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确实不存在 。 但是我们要注意,《三国志》只是相对更为接近史事的记载,并不排除其记载有遗漏 。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裴松之引《傅子》 。
都出自权威的史书,说明郭嘉、荀彧、贾诩三人确实都提出过胜败论点,那到底是谁抄袭了谁?
郭嘉十胜十败有哪些内容  郭嘉提出得十胜十败具体指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末将以为抄袭是不存在的 。
首先就战略方案来看,郭嘉和荀彧都建议先打吕布 。 这说明英雄所见略同,说明就局势而言确实该打先打吕布 。
至于胜败论点方面,根据记载,郭嘉和荀彧都是在建安二年(197)曹操宛城战败后提出的 。 贾诩则是在建安五年(200)官渡交战中提出的 。
我们就来猜测一下,可能,应该,大概是这样的:荀彧率先提出“四胜四败论”,以荀彧在曹营中的地位,那肯定有着自曹操以下的第一发言权 。 之后,郭嘉在荀彧的论点基础上又做了补充,总结出了“十胜十败论”,其涵盖的层面更广,论点涉及军、政、法等各个层面 。 而贾诩的“四胜论”则完全是基于当时交战的形势而提出的四点关于作战层面的论点 。
郭嘉十胜十败有哪些内容  郭嘉提出得十胜十败具体指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总结就是:贾诩的论点与荀彧、郭嘉提出的论点的层面不同,不能相提并论,只能说他们的标题撞了 。 至于荀彧和郭嘉,那就是荀彧提出“四胜四败论”在先,郭嘉补充在后 。
所以末将以为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没有虚假嫌疑,也没有抄袭他人 。
参考资料:【郭嘉十胜十败有哪些内容 郭嘉提出得十胜十败具体指的是什么】《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魏书.贾诩传》《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