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 中国正处于思想变革的活跃期 。 激流涌动的新文化运动, 造就了一大批国学大师, 或者是他们引导了这场变革 。
其中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其开创性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影响深远 。 这种开先河的创举, 甚至于高出他的学术观点内容本身, 此人就是胡适 。
文章插图
胡适1891年出生于松江府(上海), 出生时其父胡传年已五十, 四年后去世 。
19岁时胡适考取“庚子生”, 保送留洋 。 学成归国后, 入北大任教 。 学贯中西的他, 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引领者 。
他致力于改变国人旧观念、旧思想, 无疑有积极进步的一面, 但对于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 。 他与树人先生的交往, 恰是两种截然相反评价的有趣结合体:
文章插图
恰逢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应用的年代, 树人先生也是坚决拥护白话文的, 读过胡适写的著作后, 赞不绝口:“警辟之至, 大快人心!”两位大才子一见如故, 大是倾心 。 然而, 随着一系列分歧, 两人背道而驰 。
树人先生对胡的态度由大加赞赏, 转变为讥讽排斥 。 连那本原认为“警辟之至”的《白话文学史》, 在周先生眼中“也不见得好”了 。
文章插图
倒是胡适初衷不改, 仍有赞语:“五四白话文的贡献, 成绩最大者是托名鲁迅那位” 。
鲁迅眼中“揉不得沙子”, 对胡适教学生“只管读书莫问国事”以及同高官往来甚为鄙夷 。 反而胡适对此不以为意, 依然故我 。 在苏雪林恶意攻击鲁迅时, 他还曾出面维护, 告诫苏“不必攻击私人行为” 。
如此大度, 和胡适率性自然的性格有关, 更是与其思想观点有关 。
文章插图
他曾对“生气”做过一番很精彩的描述:
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 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这比打骂还难受 。
胡适的好脾气, 也因他是个理性之人 。 他的理性甚至有些过头, 过分强调客观却忽略了主观的重要 。
文章插图
面对日军对中国的威胁, 胡适认为, 以中国孱弱的军力, 绝不具备对付倭寇的能力, 倘若与日本冲突, 无异于以卵击石, 希望微茫 。
他的观点是:一个国家真正覆亡不在军事失败, 而在文化学术灭亡, 应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 。
正是因为他过于理性的观点, 蒋曾斥他为“文化买办” 。
文章插图
胡适作为文化人, 某些观点还是有着狭隘性的 。 如果一个国家军事失败, 无法保持民族独立, 入侵者定会以另一种文化予以改造替代,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种情况事实发生过, 日本在占领区强行推进日语教育, 企图改造敌占区民众的思想 。
他仅以“不具备对日作战能力”之由一味避战, 恰恰是忽视了信念所能诱发的巨大能量 。
文章插图
胡适反对暴力, 坚持渐进的改革 。 在文化上他是破旧立新的先驱者, 但在改变当时混乱现状的方式上, 是站在“改良者”一方的 。
胡适诙谐幽默, 曾发生过很多趣事 。
- 申论是个啥 什么是申论
- 唇釉和唇膏有什么样的区别
- 安防大佬重视的OCR技术是个什么鬼?
- 天秤座喜欢什么样的女生?偷偷走进他的心
- 秘鲁是个怎样的国家 秘鲁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华人
- 天蝎座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人?这样的女生他拒绝不了
- 多吃木瓜真能丰胸吗,丰胸选什么样的木瓜
- 某科学的超能力缘起,一方通行真的是个坏人吗?他的实力怎么样,如何评价?
- 唐玄宗叫什么名字,唐玄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 多愁善感是什么意思:多愁善感的人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