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6月3日 , 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海滩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集中销毁了一大批收缴的鸦片 , 是为虎门销烟 。
虎门销烟于6月25日结束 。 第二天 , 即6月26日 , 后来被定为“国际禁毒日” 。
顺便说一下 , 6月21日是端午节 , 林则徐给大家放了一天假 , “是日暂停化烟” , 因此虎门销烟总共进行了22天 。
文章插图
林则徐于1839年3月10日抵达广东 , 随即发起了禁烟、缴烟行动 。 到5月18日 , 一共收缴了鸦片19187箱和2119袋 , 总重量2376254斤 。 怎么处理如此巨量的鸦片呢?林则徐建议将鸦片全部运送到京城予以销毁 , 御史邓瀛认为不如就地销毁 , 以免在运输途中被人偷偷换掉 。
于是 , 就有了这次虎门销烟 。
一次性销毁200多万斤鸦片 , 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工作 。 如何销毁 , 也是一道难题 。 林则徐最初采用“烟土拌桐油焚毁法” , 将鸦片和桐油搅拌在一起 , 用火焚烧 。 这种办法存在一个问题 , 就是鸦片燃烧后 , 会渗透到泥土里 。 许多吸食鸦片的人 , 将这些泥土取出来 , 还是能够提炼出一部分鸦片 。
文章插图
林则徐随即采用了第二种办法 , “海水浸化法” 。
“海水浸化法”的具体做法是在海滩边挖了两个大池子 。 为了防止鸦片渗漏 , 池底铺上石块 , 四周钉上木板 。 再挖两条水沟 , 通过水车把海水引入销烟池子 。 销烟池子预先投入盐 , 制成浓度很高的盐卤水 。 销烟时 , 将鸦片切成4块 , 投到盐卤水里浸泡半天 , 再把生石灰投入销烟池中 , 进行搅拌 。 待鸦片溶解后 , 打开销烟池的闸门 。 海水退潮之际 , 便将池水全部带入到大海里 。 池水放完 , 再将销烟池清洗一遍 , 继续下一轮销烟 。
如此周而复始 , 两个销烟池轮流不停地工作 , 效率非常高 。
林则徐在百忙之中 , 亲自到现场监督销烟的过程 , 并在销烟现场设棚厂数座 , 以供文武官员查看 。 此外 , 林则徐还邀请了许多外国采访人员、外商、领事等来到销烟现场 , 观看销烟的全部过程 。
文章插图
不过 , 在用“海水浸化法”销毁鸦片的过程中 , 仍然有人钻空子 , 耍小心眼 , 在林则徐的眼皮底下偷盗鸦片 。
晚晴学者吴趼人在其著的《我佛山人札记小说》(原载1910年《兴论时事报》)中的《禁鸦片遗事三则》中 , 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道光间 , 林文忠公督粤 , 申鸦片之禁 , 以茶与外人易烟土焚之 , 此见诸奏案 , 举国皆知者矣 。 不知当时竟有因是以致富者 。 当焚烟土时 , 公亲临监视 , 至烬灭乃已 , 所以防盗窃也 。 聚土而焚 , 外虽燃而中恐不得爇 , 则使人以竹杠翻复挑拨之 , 于是数十役夫 , 群杠并举 。 诸役相约 , 预去杠中竹节 , 挑拨时力故诪之 , 则土尽入竹杠中 , 一杠满 , 复易一杠 。 事后鸦片价骤昂 , 凡私售者 , 皆十倍取值 , 群役尽成富人 。 ”
文章插图
原来 , 使用“海水浸化法”销毁鸦片时 , 林则徐为防止有人偷盗鸦片 , 一直守在现场监视 , 等到鸦片销毁完毕才离开 。 然而 , 由于大量鸦片集中销毁 , 导致外面的鸦片销毁了 , 然而里面却没有被销毁 , 必须派役夫用竹竿对鸦片进行搅拌 , 使得鸦片与生石灰溶液充分接触 。
役夫看到了漏洞 , 约在一起 , 将竹竿里的竹节去掉 , 在搅拌鸦片时故意用力捣 , 让鸦片进入竹竿里 。 等竹竿满了 , 再换上一根 。 通过这种方式 , 役夫偷盗走了一部分鸦片 。 虎门销烟之后 , 市场上的鸦片价格大涨 , 是以前的数倍 。 这些役夫将偷盗的鸦片悄悄卖出去 , 赚了不少钱 , 发了一笔小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