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起源于: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如何管理( 二 )


二次世界大战后,企业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日趋复杂,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生产协作要求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经营者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 。于是,包括决策理论、运筹学、系统工程在内的很多理论被引用入经济管理领域 。这些理论和方法以决策过程为着眼点,特别注重定量分析与数学的应用,以及系统结构与整体协调,所以被称为管理科学 。
后来,日本的精益生产思想对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形成都有相当的影响 。
有意思的是,管理的理论往往形成于美国,而在日本得到应用、普及开花和结果…..在质量管理方面也是如此 。美国有两位管理大师,朱兰和戴明 。他们的管理理论也是如此 。
4、主要作用
精细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 。企业要做强,需要有效运用文化精华,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它的精髓就在于: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的特性、处理好质量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它的精密也在于: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 。
5、本质意义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
第一、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
第二、企业管理更重要的是以实现提高企业运营绩效为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要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能力 。
第三、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企业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和超的运作水平,所有这些都依赖于精细化管理的强大支撑 。
6、主要内容
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 。全面化是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要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 。它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精细化的操作:是指企业活动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每一企业的员工都应遵守这种规范,从而让企业的基础云做更加正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企业的拓展提供可推广性、可复制性 。
(2)精细化的控制: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要求企业业务的运作要有一个流程,要有计划、审核、执行和回顾的过程 。控制好了这个过程,就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业务运做失误,杜绝部分管理漏洞,增强流程参与人员的责任感 。
(3)精细化的核算:是管理者清楚认识自己经营情况的必要条件和最主要的手段 。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活动凡与财务有关的行为都要记帐、核算 。还要通过核算去发现经营管理中的漏洞和污点,减少企业利润的流失 。
(4)精细化的分析: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进行精细化规划的依据和前提 。精细化分析主要是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和从多个层次去跟踪 。同时,还要通过精细化的分析,去研究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利润的方法 。
(5)精细化的规划:是容易被管理者忽视的一个问题,但精细化规划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 。企业的规划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高层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的经营情况而制定的中远期目标,这个目标包括了企业的规模、业态、文化、管理模式和利润、权益等等;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经营者根据企业目标而制定的实现计划 。所谓精细化的规划则是指企业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都是有依据的、可操作的、合理的和可检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