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说道

道从何来
(二)
要说道,我们一定不能忘了玉川子卢仝的"七碗诗” 。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
【品茶说道】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
......

品茶说道

文章插图

品茶说道

文章插图
此诗深刻地刻画出中国茶"独品得神”的高远意境 。"新年入山里”,"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表现茶人甘于清贫,但"山人家”,"柴门中”来的却不是"俗客” 。茶人自有清洁高雅的精神生活追求 。即使是柴门,也要"纱帽笼头”衣冠整洁,表现出对茶道的一种礼,一种和敬的态度,要自尊,自重,自爱,保有一颗孤傲而高贵的心 。所以,诗人的形象成了后世茶人的榜样 。如后世宋代葛长庚有"文公范公对茶笑,纱帽笼头煎石铫”,王十朋有"午窗惊觉还乡梦,纱帽笼头捧兔斑”,明代文征明有"山人纱帽笼头处,禅榻风花绕鬓飞”,王雅登有"纱帽笼头对竹笼”等诗句,来回复玉川子表露的中国茶人"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的清高心怀 。卢仝在诗中写出自己对茶汤的一种美的感悟:"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碧云”指色彩 。"风”指煮茶时的水沸声,"白花”形容那刚刚浮起来的茶沫 。我们禁不住要为诗人独特而奇妙的想象力拍手叫好,以无形之风写出有音之声,真是形神兼备 。在诗人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美,那么值得让人回味再三 。"一碗喉吻润”,品茶,水润喉是最基本的 。"二碗破孤闷”,直舒胸臆,一语道破天机,酒者以酒浇愁,茶人以茶醒世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文字五千卷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经》,三碗茶唯存道德 。是诗人作为一文士茶人的清高孤傲姿态的最佳写照,此与皎然"三饮便得道”义同 。茶人真正的高人一畴的感觉在"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和风细雨式的轻松话语将诗人郁结心中的种种不快和痛苦都打发到九霄云外 。古人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杜康”确使人"愁上愁”,真正能使忧愁烟消云散的唯有这杯清茶,既解忧又养生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商” 。从第五碗到第七碗,则纯粹是一种物质升华到精神享受的过程了,肌骨轻到通仙灵到白日飞升,羽化登仙,真正的道也!
中唐时期,人们认识到茶的清淡品性和涤烦,致和,全真的功用 。饮茶能使人养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 。陆羽《茶经》 。斐汶《茶述》,张又新《煎茶水记》,温廷筠《采茶录》,皎然的"三饮”,陆仝的"七碗”......高扬茶道精神,把饮茶从日常物质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