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历史上的纪晓岚什么样

中国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 经过人们的“戏说”及艺术创作 , 成就了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清朝中后期的重臣 , 其正直善良、幽默诙谐的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 。
“戏说”纪晓岚的“风气” , 并非现代人独创 , 这种“创作”的习惯在与纪晓岚同时期的文人的著作里便已经开始了 , 如清人英和《恩福堂随笔》、张培人的《妙香室丛话》、梁章矩的《归田琐记》、昭梿的《啸亭杂录》 , 陈康祺的《郎潜纪闻》《燕下乡脞录》等等 , 将纪晓岚的一些传闻、轶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夸大描述——这些作品的确丰富了纪晓岚这个人物的形象 , 却也让我们了解这个人的道路变得崎岖难行了起来 。
那么 , 作为清朝中后期重臣的纪晓岚 , 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呢?且让我们透过史实及传说来对他进行一个定位 。
纪晓岚名纪昀 , 字“晓岚” , 另字“春帆” ,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生 , 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逝世 , 献县(今属河北献县)人 。 纪晓岚的故乡献县 , 是一方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的土地 , 物产丰富 , 交通较发达 , 早在汉朝时 , 便已有了“献县”之名 。 汉时景帝之子刘德受封地于此 , 刘德死后 , 谥号“献王” , 这就是献县的发源 。 明代初年 , 纪晓岚的祖上自江南迁徙到献县后 , 便在此扎根 , 到纪晓岚的时代 , 已成为当地望族 。
纪晓岚出身高门 , 家学熏陶之下 , 在读书上展现出超越常人的天赋 。 纪晓岚幼年入学 , 熟诵《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 , 熟读四书五经 , 精于史籍、方志 , 对百家杂说、天文历法、诗词歌赋 , 甚至医经 , 笔记小说等涉猎甚广 。 传闻纪晓岚小时候 , 经常看书 , 却鲜少掏钱买书 , 时人惊异其举止 , 问询之下 , 才知这个小孩竟有过目不忘之能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历史上的纪晓岚什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历史上的纪晓岚什么样

文章插图

人们常说 , 林子大了 , 什么鸟都有 , 而所谓“过目不忘” , 其实在现实当中是存在的 , 现在有档名为《最强大脑》的综艺节目 , 便将这类天赋卓绝的“高手”展现在了世人眼前 , 其选手记忆力之强 , 让人叹为观止 。 纪晓岚少时有“神童”之称 , 他能力就算没有达到过目不忘的地步 , 但广泛为人所知 , 并能够让人们津津乐道于这种以讹传讹的境况 , 天赋可谓卓绝 。 传闻纪晓岚除了博闻强识之外 , 还是个“多面手” , 会作诗、赋 , 尤其擅长对对子 。
纪晓岚十岁时应童子试 , 考官有意考量其才思 , 出上联“十岁顽童 , 岂有登科大志” , 纪晓岚对曰“三年经历 , 料无报 国雄心” , 考官惊异之下 , 以门神图像再出上联“门上将军 , 两脚未曾著地” , 纪晓岚再对 , “朝中宰相 , 一手可以托天” , 考官又对以“宝塔六七层 , 四面东西南北” , 纪晓岚答曰“宪书十二月 , 一年春夏秋冬”——对联 , 本是出联之人占尽利处 , 但纪晓岚以十岁稚童之身对答如流 , 可见才思敏慧 。 这个故事或许是时人(或后人)附会而来 , 但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对一十岁童子加以如此殊荣 , 正所谓“空穴不来风” , 少年的纪晓岚必有出人之处 , 方能得众人如此赞赏 。
纪晓岚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参加乡试 , 时年二十一岁 , 虽然此时的他也算是饱读诗书 , 却正是“嘴上没毛 , 办事不牢”的年纪 , 年少轻狂的纪晓岚不慎违背了规则而落榜 。 三年后 , 纪晓岚卷土重来 , 于顺天应乡试 , 一举夺魁 。 乡试题目有一“拟乾隆十一年上特召宗室廷臣 , 分日赐宴瀛台 , 赋诗联句 , 赏花钓鱼 , 锡赉有差 , 众臣谢表” , 纪晓岚以铺叙手法 , 对场面进行瑰丽的想象 , 加之对仗工整 , 力压众人 , 乾隆皇帝也是因此卷初识纪晓岚之名 。 关于这场考试 , 还有一点要提一下 , 即数位考官阅卷时先阅的是一朱姓文人的答卷 , 其时已将其列为等一 , 但后来批到纪晓岚的答卷时又以纪为优胜 , 这才改定——在文章一道 , 八十分和五十分倒易分辨 , 但九十九和九十八是不易分辨的 , 这说明纪晓岚的文章与第二名之间差距巨大 , 高下立判的悬殊 , 这才能让人一眼看出来 , 纪晓岚大文豪的地位 , 看起来是无可动摇的 。
乡试之后 , 次年便是入京会试 , 纪晓岚又一次落榜 , 原因不明 。 但此次落榜是他一生之中较为重要的经历 , 此时的他虽然带着些年少的轻狂之气 , 却已经有了几分阅历 , 他在此次应试的文人中广泛交游 , 结下一批知音 , “议论飙发 , 四座耸动”、“品酒斗茶 , 留连唱和”、“交游款洽 , 来往无夙期 , 宴会无虚日” , 对纪晓岚来说 , 也算是一次对“内功”的修炼了 。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 , 纪晓岚高中 , 殿试列名二甲第四名 , 官拜翰林院院士 , 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
旧时文人眼中的翰林院 , 其地位相当于现代中国科学家眼中的中科院 , 被文人学者视为至高的荣耀 。 翰林院号称“贤俊蔚兴 , 人文郁茂 , 鸿才硕学 , 肩比踵接” , 纪晓岚进入其中 , 可谓得偿所愿 , 身入其中 , 如鱼得水 。 加之乾隆皇帝本身也是个文学家 , 有着深厚的文学涵养 , 纪晓岚很快便成为备受宠信的文臣 。
纪晓岚随侍乾隆左右 , 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及近乎变态的学习能力 , 对乾隆所要求的“功能”倒是一应俱全 , 如应制作文 , 编纂书文 , 参与典礼或者出巡扈从等 , 尽可应付 , 他也因此更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现在 , 我们来反思 , 这样一个长期随侍于皇帝左右的“御用文人” , 不拍马屁 , 能行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我们知道李世民是史上少有的宽宏之君 , 传说当然魏征指着他的鼻子骂也就让他生了几天气而已 , 并不对魏征刀斧加身 。 这事儿为什么传为佳话?因为两千年就他一个 。 其他皇帝对大臣 , 虽然谈不上说杀就杀 , 却也没有哪个臣子敢轻易冒犯所谓天颜 。 正所谓“君子之德风 , 小人之德草” , 风吹草偃 , 这个道理在意志上也是通用的 , 皇帝的意志 , 大臣有“义务”跟随并加以实现 , 当然 , 不“偃”也可以 , 不过那代价多半是被风吹折喽 。 纪晓岚看起来没有被乾隆“吹折”迹象 , 反倒有种越来越“茁壮成长”的味道 , 所以 , 他与能忍“跨下之辱”韩信有几分共性 , 与当年怒沉汨罗江的屈原是没什么交集的 。 纪晓岚在官场中 , 虽然算不上顺风顺水 , 却也是混得风生水起 , 他先后任编修、侍读 , 起居注官、侍读学士、詹事、兵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国子监事等——为官五十余年 , 这样长的时间 , 若是那些违逆皇帝的官员 , 足够死好几百个来回了 , 他却能在八十一岁时寿终正寝 , 为人圆滑那是必须的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  历史上的纪晓岚什么样

文章插图

纪晓岚多次任乡试、会试的考官 , 主持“抡才大典” , 他对清王朝的贡献 , 一在于发掘了较多的人才 , 另一个 , 便是其受命编纂、整理的四库全书 。 纪晓岚为人或许圆滑 , 但他做事的态度是绝对的认真 , 他有感于自已的两度落榜 , 所以在主持考核时是特别的用心的 , 亲自阅卷 , 反复审核等毋庸多言 , 纪晓岚曾说 , “当年多少遗才憾 , 珍重今操玉尺量” , 每年乡试、会试 , 少有不服之人 。
古代的官场 , 其实比战场更波折诡谲 , 在战场 , 敌我只有双方 , 你对着敌人砍就能保命 , 但在官场 , 你根本难以看清哪个是敌 , 哪个是友 , 甚或“路转黑” , 一个不好便让保持中立的人变成了敌对 。 圆滑在这里不是缺点 , 而是一种保身的必要手段 , 当年陶朱公何以能够与西施泛舟西湖?当然是因为功高震主 , 他与越王的矛盾再难调和 , 若非激流勇退 , 只怕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 我们都知道明清两朝的文字狱最是猛烈 , 动辄便是抄家灭族 , 最惨烈的 , 甚至牵连十数万人 , 而纪晓岚坐在哪里?他奉皇帝之命编四库全书 , 这里面有多少字呢?《四库全书》 , 共收录古书3503种 , 计79337卷 , 达36000余册 , 他要是没有个高明的处世之道 , 只怕早就被人拎走了脑袋 。
纪晓岚为官多年 , 而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 , 便是各种戏说之中他与权势滔天的贪官和绅的针锋相对 。 事实上 , 纪晓岚是没有那个分量与和绅碰撞的 ,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纪晓岚在皇帝心里的地位没有大家想象地那样高 , 纪晓岚不过是御用文人而已 , 没到军国大事的地步 , 碰不过和绅;二是他与和绅 , 两人相差了二十余年的年纪 。
纪晓岚虽出身望族 , 但作为一个两度落榜 , 凭借“软实力”冲上来的官员 , 自然是看和绅这种靠“硬实力”走后门身居高位的官员不上眼 。 两人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 和绅懒得理他 , 他虽然瞧不上眼和绅 , 却也犯不着鸡蛋碰石头 。 至于后世纪晓岚百般戏弄和绅的戏码 , 不过是后人所作的艺术升华和人们坚信邪不胜正的理想化拓展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