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Jidi参与的首部纪录片《BehindtheBelt》 。 你可以在YouTube上观看它
观看Jidi的片子 , 你确实能感受到她是一个文本出身的作者 。 我用一个普遍意义是消极的词、来向她传达我观看《心海迷雾》后的感受——“粗糙”、raw 。 但是我总相信粗糙的另一面是扎实与真诚 。 相比钻研镜头语言 , Jidi似乎更倾向直接地表达真实个体的故事 , 一种犹如纪实写作的拍摄 。
Jidi并没有采用成熟商业纪录片通常使用的、带领观众寻找踪迹和证据、最后串联归因的方法 。 在探讨社会话题时 , 她更喜欢关注个体 , 展示拍摄对象生活中的细节 。 包括POV也全部来自拍摄对象个体 。
文章图片
《心海迷雾》拍摄现场
她笑着说 , 她通常和朋友表示她的片子很“boring” , 如果对方喜欢视觉化表达强烈且成熟的片子 , 那还是不要看她的 , 不然会觉得很无聊 。
无聊吗?我更愿意称《心海迷雾》为“朴素” 。 从事品牌咨询的工作的Jidi , 本可以借助自我的工作能力 , 将她的片子组织为更加成熟的形式 , 系统地探讨精神健康问题 , 内容涵盖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医学措施、学界进展等 。 而她摇摇头 , 不大喜欢 , 她还是选择了朴素的路子 , 就只让镜头跟着患者们走 。
而朴素的并列项是真诚 。 和片中的拍摄对象一样同为精神疾病患者的我 , 一向抗拒观看以精神健康为主题的纪录片 , 因为我不信任带有先见、目的的“外者”对这个群体的传达——或许这也是一种成见 。 我不太想再看到有医生坐在镜头前 , 告诉我TA曾经遇到过哪些患者 , 这些患者的故事被医生转述;不想再看都市街景快速剪辑 , 背景人声列举数据 , 告诉我抑郁症是全球第X大病 , 多少人正背负着不同的精神问题 。 这些固然重要 , 但是掩饰了最重要的一些声音 。
患者自己的所见 , 患者自己的世界 , 患者自己的表达 , 这些一手的材料总是被淹没 。 Jidi也发现了这一点 。
在2020年疫情以前 , 她在一次旅行中听到朋友提及精神健康问题 , 于是Jidi开始对这个题材产生关注与兴趣 。 前期做了大量调查以后 , Jidi发现能展示患者真实生活的同类题材片子并不多 , 于是她决定将片子的重心落在患者的视角中 。 这成为了一切的起点 。
2020年 , 《心海迷雾》开始了 。
听见TA们的真实声音
《心海迷雾》里的三位出演者皆是Jidi在豆瓣上找到的 。
在一个纪录片小组发布了征集信息后 , Jidi收到了十几位网友的报名 。 经过前期的casting后 , 最终选定了三位报名者:思瑶、佳春、Yedda 。 有趣的是 , 三位愿意站在镜头前讲述自己故事的皆是女性 , 而Jidi在最初并没有设下性别限制 。
“报名的男生都是想做幕后的工作 , 想来帮帮忙 。 愿意出镜来讲自己故事的都是女生 。 ”她说 。
拍摄几经波折 。 一方面是因为疫情 , 《心海迷雾》的拍摄起于2020年初 , 本应在4~6个月内可以完成的片子却因为疫情而停摆许久 。
文章图片
寒冬中的拍摄
另一方面的拍摄困难是来源于题材与受访者 。
虽然在拍摄前 , Jidi已与三位女孩谨慎告知了出镜后或将面临的风险(如被亲友、同事知晓病情 , 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最终也都得到了受访者的许可 , 但她仍然担心自己不能保护好受访者 。 虽然她有着丰富的采访经验 , 但仍担心会触发(trigger)受访者 。 以及 , 要确认受访者的精神状态是否可以接受拍摄 , 过程要跟着受访者的节奏来 。 幸运的是 , 两年之后 , 《心海迷雾》终于拨开层层云雾 , 顺利到达我们的面前 。
- 运动|柳叶刀:“日行万步”被否?最佳步数,或因年龄而异,建议参考
- 运动|这3种食物,早被儿科大夫拉入“黑名单”,容易积食长不高,早远离
- 尿毒症|这2种“止咳药”已进入用药“黑名单”,再着急也别给孩子吃
- 健身操|刘畊宏为何能让健身操“破圈”?
- 守护|江西4月23日新增本土感染“8+29”,其中南昌新增“8+19”
- 检测|上海新增1401+19657,新增死亡39例
- 守护|江西4月23日新增本土感染“10+29”,其中南昌新增“10+19”
- 社会|“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人民论坛)
- 病例|浙江4月23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1例
- 感染者|最新!上海新增死亡39例,平均年龄78.7岁,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病;北京新增15例确诊;济南深夜辟谣“封城”为不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