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爆炸原理 氨水爆炸原理


液氨爆炸原理 氨水爆炸原理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氨水爆炸原理,液氨爆炸原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液氨多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且不能与乙醛、丙烯醛、硼等物质共存 。
2、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 , 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很高 。
3、在国防工业中,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的推进剂 。
4、可用作有机化工产品的氨化原料,因为液氨在气化后转变为气氨,能吸收大量的热 , 被誉为“冷冻剂”,同时液氨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所以在家禽养殖业中,被用于杀菌和降温制冷作用 。
5、液氨还可用于纺织品的丝光整理 。
6、扩展资料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 。
7、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
8、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 , 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 。
9、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
10、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 。
1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液氨标准状态下氨沸点-摄氏度,熔点-77.7摄氏度,自燃点摄氏度 。
12、氨气容易液化,常压下冷却至-33.4摄氏度,或在常温下加压至7-8个大气压,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氨 。
13、在升温或降低压力时 , 液氨可急剧蒸发,并吸收大量的热 。
14、因此 , 液氨作为制冷剂, 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
15、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氨气属于IV类轻度危害气体, 人群暴露在含有一定浓度的氨气环境下,湿皮肤、粘膜和眼睛会受到氨气侵袭,可能发生中毒事故 。
16、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咳嗽、痰可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喉水肿痉挛或支气管黏膜坏死脱落致窒息,还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 。
17、吸入极高浓度氨可迅速死亡 。
18、 除了液氨泄漏对人体的直接影响,当氨气在空气混合物中浓度达到16%-25%时,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 。
19、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罗艾民等人曾撰文分析了液氨泄漏引发爆炸事故的几种模式:1.液氨泄漏后在泄漏出口处立即点火形成喷射火; 2.泄漏处于开放空间且经过一定时间点火形成闪火; 3.泄漏处于局限空间条件且经过一定时间点火则形成蒸气云爆炸,另外, 储存液氨的储罐也有可能发生“BLEVE爆炸”,即液体急剧沸腾产生大量过热而引发的爆炸式沸腾现象 。
20、 目前中国的冷库、食品加工、啤酒、饮料、石油化工等项目的制冷系统工程中, 大都采用氨作为制冷剂 。
21、此外,也有卤代氯氟烃、二氧化碳等其他制冷剂 。
22、 与卤代氯氟烃相比,氨作为制冷剂有绿色环保、价格低廉, 能效高, 传热性能好等优点,含氟制冷剂含有消耗臭氧层物质,且具有温室气体效应 , 其环境代价较大 。
23、并且,氨的能效系数大,制冷效率较高,与其他制冷剂相比,价格便宜,其换热器所需体积更小、管件更细,节省成本 。
24、此外 , 氨的特殊刺激性气味在微量之时即可被人的嗅觉察觉,对及早发现泄漏亦有帮助 。
25、 氨制冷系统的关键问题是安全问题 。
26、在冷库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中, 都要做好氨制冷系统的安全与防护 。
27、在冷库库址的选择、安全疏散距离、氨制冷系统安全与防护、漏氨自动检测及事故排风等多方面,做好全面规划, 防止和减少漏氨的危害 。
【液氨爆炸原理 氨水爆炸原理】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