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义疏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text":"若脉数不解 , 而下不止 , 必协热便脓血也 。 此承上示治不得法 , 病机再逆之变 。 曰若“脉数不解 , 而下不止”者 , 意承上条消 谷善饥 , 六七日复不大便 , 蓄血便秘之证而言 。 假令医工临病 , 审谛不明 , 畏抵当之峻 攻 , 进承气而数下 , 必令糟粕既通 , 转而利下不止 。 虽利而脉数不解 , 频利而结热不去 ,此乃气热并血 , 相协下陷 , 以内合之热随利而逼血入肠 , 使已败之血杂粪而化脓自下 ,必由下利不止进而成便利脓血之变 , 故曰必协热便脓血也 。 至此 , 则气血两伤 , 阴阳俱 病 , 所以仍属阳明不属阴经者(入阴脉象便当转沉) , 知在外必见身热不去 , 在里亦痛满不 减(虽痛随利减 , 必利后复痛) 。 若脉象仍数涩而大者(必按之坚实渐减) , 宜桂枝、黄芩、 丹皮 , 桃仁、人参、厚朴、大黄之属消息进退 , 即救逆得效 , 亦成焦头烂额者矣 。 伤寒发汗已 , 身目为黄 , 所以然者 , 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通行本多以为二字) 不可下也 , 于寒湿中求之 。 此示发黄复有寒湿之变 。 曰“伤寒发汗已 , 身目为黄”者 , 此属变例 。 夫阳黄多由 湿热相搏 , 郁于肌里 , 经热不得外越 , 水湿不得下行 , 乃成斯证 。 故阳明病 , 无汗 , 小 便不利 , 心中懊恼者 , 身必发黄 。 阳明病 , 发热汗出 , 此为热越 , 不能发黄 。 是知瘀热 成黄 , 必以无汗 , 小便不利 , 为之证谛 , 即有热泄上蒸 , 亦但头汗剂颈 , 决无热随汗泄 ,复为湿热相搏之候 。 今以汗后转黄 , 断为寒湿在里者 , 此就病机之道路立论 , 以黄家所 起 , 从湿得之(语见《金匮》 , 汗出热去 , 当湿气独在 , 故曰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 盖黄证 为脾色外见 , 湿气内著 , 滀渍肌里 , 因令血水相和 , 变性改色(凡血盛得湿则黄) , 或寒或热 , 皆 可成黄 , 但属热者色当光明 , 属寒者色必黯晦 , 属热者必溺色深黄(服药后当小便色如皂角 汁) , 属寒者多溺色清淡 , 且脉象更虚实可辨 。 即就寒湿发黄之候 , 亦其例正多(如肝郁 脾弱肾虚 , 皆可见发黄之证) , 兹盖聊示审察病机转变之法 , 故但曰“不可下也 , 于寒湿中 求之”(此后贤所谓阴黄之证) 。 伤寒七八日 , 身黄如橘子色 , 小便不利 , 腹微满者 , 茵陈蒿汤主之(方见 前) 。 此示湿热发黄证治之例 , 后贤所谓阳黄者是也 。 但同一湿与热搏 , 既有两邪胜负之 分(或湿少热多 , 或湿多热少) , 复有经府浅深之辨(在经为浅 , 入府为深) , 本条乃湿多热少 ,瘀热在里之治(里即指府) 。 曰伤寒七八日者 , 明湿热相搏 , 当以渐积 。 身黄如橘子色 ,形容热气薰蒸 , 黄明光润之象 。 身黄 , 谓黄色至颈而止 , 所以然者 , 瘀热上泄 , 外证必 有头汗 , 汗出则热越 , 不能发黄故也(寒湿发黄 , 则身目皆黄 , 此又辨证应知义) 。 小便不利 则湿蓄不行 , 腹中微满则热邪不泻 。 此盖湿热两邪 , 搏结于筋脉皮肤之间 , 郁积薰蒸 ,不得泄越 , 渐次影响于中焦之部(《脉法》曰:三焦不归其部) , 中焦感湿热之气 , 闭塞不 通 , 津液不化 , 热盛气满 , 不上不下 , 故令腹为胀满 。 脉象当实大而涩(此言滞涩) , 其 势沉降(所谓阳明脉微沉者是也) 。 茵陈蒿汤主之 , 茵陈泻经络之湿热(味苦性微寒体轻 , 入肝 与膀恍两经 , 兼利小便) , 大黄荡中焦之胀满 , 栀子味苦性寒(入心脾三焦三经 , 生用专入脾胃) ,清血中气热 , 兼走下焦 。 服后小便当利(未服方前 , 小便必数而赤) , 色如皂荚汁状(其色正 赤) 。 湿热解则黄从溲去而腹中胀满自减(本证泻胃热则小便自利 , 不专用渗利之品 , 盖利大便 而小便反通 , 与水停脂膏之证与温肾利尿之剂反水还于脾从大便下者 , 两例皆有治源之妙 , 学者宜比类 熟玩) 。 方中菌陈独重而大黄偏轻者 , 湿多热少故尔(若瘀热发黄 , 外证头亦无汗 , 则亦有头 与目悉黄者 , 此为变例 , 知辨证不可拘泥也 。 )伤寒 , 身黄发热者 , 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方 肥栀子十五个 , 擘 甘草一两 , 炙 黄柏二两上三味 , 以水四升 , 煮取一升半 , 去滓 , 分温再服 。此承上示热多湿少 , 瘀热在经之例 。 凡伤寒身黄而兼发热者 , 此为热气外浮 , 与湿 相搏(未至入里成实)但外证不恶风寒 , 则病因不属在表 。 其证必小便数赤不利 , 身热乍 有微汗 , 心中懊恼 , 此胃热溜经 , 荣气受灼(荣气受灼 , 较热陷血分者 , 此为在外) , 脉象当 寸大关濡尺急 , 宜栀子柏皮汤主之 。 栀子走上焦以清荣 , 黄柏入下焦而凉血 , 佐炙草缓 中和胃 。 不取渗湿之品者 , 知热多湿少 , 清其热则脉络复渗荣之用 , 气畅血行 , 三焦自 写(《灵枢·五癃津液篇》:三焦不写 。 写与泻通 , 写即通利之谓) , 水道利而身黄发热解矣 。又甘草有中满之嫌 , 栀子有微溏之禁 , 知此证固当大便硬且无腹满 , 学者可隅反也 。 伤寒 , 瘀热在里 , 身必黄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 , 去节 连翘二两 , 连翘根是 杏仁四十个 , 去皮尖 大枣十二枚 , 擘 赤 小豆一升 生梓白皮一升 , 切 生姜二两 , 切 甘草二两 上八味 , 以潦水一斗 , 先煮麻黄再沸 , 去上沫 , 内诸药 , 煮取三升 , 去 滓 , 分温三服 , 半日服尽 。 此所谓伤寒瘀热在里者 , 乃湿热两邪 , 胜拒不下(即两邪相等) , 病舍在经府之间 。里者 , 指外寒郁热于肌里 , 非以肠胃为里也 。 故知同一在里 , 复有病舍浅深之异(当随文 别义 , 不可胶柱) 。 既冠以伤寒二字 , 不言曾经发汗 , 知外证必微恶风寒;身虽发黄 , 脉 象必仍在表 , 当浮紧而按之大滞 。 法当开皮毛闭塞 , 以清肌里内瘀之热 。 以无头项身体 强痛诸证 , 当知不属太阳之表 , 盖由阳明初感 , 体既多阳 , 又复蓄湿 , 客寒引发 , 外内 合邪 。 阳明为气盛热壮之经 , 见浮紧在表之脉 , 惟此一例(上有谷气胜邪发狂自解之例 , 虽脉 紧旋即自解 , 与此微殊) 。 法当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 麻、杏主开卫闭 , 连翘以清荣热 (味苦性凉 , 入包络 , 清上焦之火 , 泻血中气热) , 赤小豆(味苦性平 , 入小肠、膀胱两经 , 利水除 湿消肿)、梓白皮(味甘性寒 , 入胆、胃、大肠三经 , 除湿热疮毒)泻热渗湿 , 分走二便 , 和以 甘草缓中 , 佐以姜、枣宣胃 , 煎用僚水 , 取味薄气清(潦水即地上所积之雨水也) , 引药力 外走分腠 。 此解经络间湿热之治例也 。 凡六经为病 , 各以气血体秉之偏 , 因有虚实寒热 之变 , 本沦演绎周详 , 法无不尽 , 学者宜熟读精思 , 比类隅反 , 奇恒之巧 , 不难循规矩 以求之矣(本证用麻黄为君 , 知必周身无汗;无头汗至颈而还 , 则头面身目皆黄 , 可以类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