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七日谈:“全员”改“区域”意在科学精准

日前 , 国家卫健委对外发布《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 , 将核酸检测范围从“全员”修改为“区域” , 具体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 。
抗疫两年多来 , 核酸检测始终是落实“早发现”的“金标准” 。 从实践中看 , 全员核酸检测的优点是全面排查、不留死角 , 尽快尽可能找出那些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 , 有效阻止病毒扩散 。 但不可否认 , “全员检测”的表述 , 也容易被理解为“全市所有人都来一遍” , 大水漫灌难免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 。 此番修改相关说法 , 是对相关认知偏误的一次纠正 , 亦是对精准防控的再强调: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 才能“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
当然 , 核酸检测从“全员”改为“区域” , 并非是简单地减少检测量 , 而是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强化精准检测 , 做好科学统筹 。 首先 , 具体采取何种规模的核酸检测 , 归根结底要基于实事求是的科学研判 , 如风险点位是呈点状分布还是整体的聚集性分布 。 其次 , 检测范围也要根据每一轮核酸检测发现感染者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 如若一段时间内 , 感染者都是从集中隔离点发现的 , 说明社会面的传播风险已显著降低 , 可以把核酸检测的范围划定于集中隔离的这些人员 , 此谓小范围的区域检测 。
除了“范围” , “时效”也是政策调整的另一个针对点 。 本轮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的源头是奥密克戎毒株 , 它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传播隐匿性更强 , 对核酸筛查的时效性提出了新要求 。 在这方面 , 新版核酸检测指南也有所回应 , 以往根据城市人口规模的不同 , 核酸检测完成的时限不一样 , 有48小时完成的 , 有72小时完成的 , 而这一次时限一律划在“24小时之内” 。 此外 , 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 , 增加抗原检测作为区域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早发现”提供了新的支撑力量 。
疫情始终处于变化中 , 实事求是调整防控政策 , 必要且必须 。 除了核酸检测 , 接下来还要在管控、流调、病毒变异监测、临床救治等方面发力 , 力求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都更加科学高效 , 如此 , 我们方能始终牢牢掌握抗疫主动权 。 (作者系科普工作者)
【检测|七日谈:“全员”改“区域”意在科学精准】_原题“全员”改“区域”意在科学精准)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张田勘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