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吴凡提示市民减少流动,配合筛查主动亮码,并做好自我监测

3月23日上午10:00 , 上海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 , 嘉定区副区长李峰 , 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介绍本市疫情最新情况 。
有采访人员提问:近期大家觉得核酸筛查力度比较大 。 通过主动排查发现阳性感染者 , 一些小区通过几轮排查解封了 , 接下来对于普通市民还有什么提示吗?
吴凡说 , 最想给大家提示的就是三句话 。 第一句话减少流动不要聚集 , 第二句话配合筛查主动亮码 , 第三句话自我监测做好防护 。
第一句话 , 减少流动不要聚集 。 流动对于控制传染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 大城市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传得快 , 一是因为人群密集 , 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员大量、大规模流动 。 这使得传染病很快从A传到B , 而且不是单线传 , A还传给D , B还传给C , 是指数级往上走 。 很多时候一些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之快出乎你的想象 。 病毒传播需要有一定的接触 , 人和人流动性一大 , 人和人接触一多 , 相当于给病毒架了一个桥 。
吴凡形容 , 小时候我们都玩过击鼓传花 , 你把手绢传来传去 , 可以把手绢想象成病毒 , 如果人和人接触没有保持距离 , 相当于把手绢这个花传到下家去了 。 吴凡强调 , 不是单线的 , 传了一个花那边还在传 , 不断传 。 这时候减少流动不聚集相当于把这个桥给拆了 , 病毒传播的这条路就给断了 。
吴凡说 , 之前快速流调是在追 , 我们一直说在和病毒赛跑 。 这次奥密克戎变异株BA.2好像跑得挺快 , 光追着跑不行 , 还要把它前面的路给断了 。 减少流动不聚集 , 不给病毒前面搭桥铺路 , 就把病毒传播阻断下来了 , 这点特别重要 。 尤其现在整个面上已经进展到重点区域、非重点区域的筛查这个程度 , 甚至最后一跺脚的时候 , 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 继续减少流动 , 非必要不出来、非必要不出行 , 不聚集 。 咱们一定要做到 , 把路给堵了 , 把传播链断掉 , 这是非常重要的 。
【市民|吴凡提示市民减少流动,配合筛查主动亮码,并做好自我监测】第二句话 , 配合检测 , 主动亮码 。 我们还在进行核酸筛查的小区 , 基层组织一段时间下来已经很有经验了 , 组织得也非常好了 。 不喊不下楼 , 检测过程当中有序地安排 , 检测有一个计划 , 既是加快速度 , 同时减少核酸检测当中排队、聚集、等候的时间 , 有序推进 。
吴凡希望 , 大家能够很好地按照社区的安排 , 按时检测 。 还要主动亮码 , 包括个人的绿码也包括行程码 , 乘坐公共交通去到公共场所时会要求出示 。 建议大家出门之前需要有习惯把这个码的个人验证先通过 , 这个码随时点开就可以亮码 。 有些场所已经建了"场所码" , 大家一定要配合 , 不要嫌麻烦 。 扫了场所码 , 万一这个场所今后出现了病人 , 你可能有风险的时候 , 这些场所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研判 , 及时通知到你 。 这既是为你个人负责也是为整个社会承担责任 。 亮码的事情很重要 。
第三句话 , 自我监测 , 做好防护 。 这是个人层面的 。 两年多以来 , 市民们已经很熟练了 , 吴凡说 , 还是要再提一提 。
吴凡说 , 个人健康监测就是要关注自己细微的变化 , 尤其是平时比较粗心或者"神经比较大条"的朋友 , 这段时间稍微要细致一点 , 关心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些低烧、嗓子疼 。 一旦有就及时就近去到发热门诊 。 这段时间我们在居家 , 特别提醒大家不要成天窝在一块 , 各居各室 , 尤其吃饭用公筷公勺 , 特别是在有阳性感染者出现的楼栋区域 , 特别当心这一点 。 公筷公勺启用分餐制 , 是非常好的习惯 。 希望通过这几天行为养成 , 自然而然变成一个很好的健康习惯 。 非必要不出门的情况下 , 如果非要出门 , 确实有一些急事 , 要出门就做好个人防护 。 戴口罩、勤洗手尤其要注意保持社交距离 , 不聚集 , 希望个人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