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为何感染者的一口痰也能传染?出门为何要保持一米社交距离?昨天 , 温医大附二院感染内科主任、发热门诊主任潘陈为发出提醒 , 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非常强 , 且西安已有在户外未佩戴口罩被传染的病例 , 所以市民外出一定要科学佩戴口罩 , 保持一米安全距离 。
时空交集一口痰就能感染
近日 , “西安一确诊病例一口痰传染新冠”的新闻登上热搜 , 引发热议 。
“由于确诊病例当时处于排毒期 , 恰好与他路过交集的市民又没有佩戴口罩 , 经空气中飞沫传播 , 导致人体感染 。 ”潘陈为解释道 , 人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时 , 会喷出来大量的飞沫 , 其中 , 大颗粒的飞沫会直接沉降到地面 , 而一些小颗粒的飞沫则会悬浮在空气中 , 形成气溶胶 。 而此时 , 如果没有佩戴口罩的人路过 , 吸入气溶胶即可造成传播 。
“口罩作为物理阻隔方式之一 , 既能避免病原体从病毒携带者向外扩散 , 也能减少人体吸入病原体致病的危险 , 具有双向隔离保护作用 。 ”潘陈为说 , 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非常强 , 即使在户外 , 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 , 应该戴上口罩 。
潘陈为表示 , 西安的病例也提醒市民 , 应注意不要随地吐痰 , 不管在家还是在外咳出痰来最好用纸巾或手帕将痰包起来 , 扔进垃圾桶 , 或者随身带走 , 事后清洗处理 。 同时要养成咳嗽和打喷嚏时避开他人 , 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 。
科学佩戴口罩很重要
“市民不仅要养成戴口罩的习惯 , 而且还要学会科学佩戴口罩 。 ”潘陈为介绍 , 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传播链复杂、传播途径广、传染性强等特点 , 市民的日常防护不可懈怠 , 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等 。
“如果只遮住嘴巴 , 把鼻子露在外面等于给病毒发了通行证 。 ”潘陈为表示 , 虽然戴口罩已经成为防疫常识 , 但口罩戴久了 , 大家难免会产生一些错误习惯 , 比如把口罩拉到下巴的位置露出口鼻 , 随意将口罩套在手上或长期反复使用一个口罩不更换等 。
人的呼吸道有两个出入口 , 鼻腔和口腔 。 遮住嘴巴只是设置了一道关卡 , 戴口罩时将鼻子露出 , 等于是给病毒开了另一个通道 , 病毒仍有可能经过鼻腔的呼吸道进入人体 , 因此将口鼻都遮住才能真正做到防护 。
对于将口罩套在胳膊或手臂上的市民 , 潘陈为表示 , 由于手臂活动范围大 , 将口罩套在胳膊或手臂上 , 口罩内侧很容易沾染到病菌 。 如在不需戴口罩的场合 , 应取下将口鼻接触面向内折叠好装在干净的袋子中 , 需要时再戴上 。 不过 , 一次性医用口罩使用时间过长会降低过滤效果、增加呼吸阻力 。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 , 每个口罩连续佩戴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 , 累计佩戴时间不应超过8小时 。
近期气温回升 , 一些市民在口罩里面垫纸巾 , 觉得既可吸汗又可节约口罩 。 对此 , 潘陈为解释 , 纸巾虽能吸水 , 但不能阻隔病菌 。 将纸巾垫在口罩里面 , 会使面部和口罩之间产生间隙 , 影响口罩的密闭性 , 降低防护效果;同时会增大口罩呼吸阻力 , 引起不适 。
潘陈伟表示 , 在一些密闭空间 , 口罩戴得比较好的人 , 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密接的密接者 , 产生续发病例的概率远低于没戴口罩的人 。 也有研究表明 , 双方均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 新冠病毒传播的概率可降至5%以下 。 因此 , 正确佩戴口罩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保障身体健康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
- 葡萄被成为“水果皇后”,但营养师再三提醒:3类人一口别多吃
- 土豆是优秀的主食,医生告诉哪几类人一口都不能多吃
- 失眠|咳嗽痰多还失眠?中医这样说。一个方子,止咳化痰安神,标本兼施
- 中成药|哪些中成药可以调理痰湿体质
- |痰多百病生!喉咙有痰吐不完?4种排痰方法还您一身轻松
- 社区|诊所、药店如何防疫?成都市卫健委:要发挥“哨点”作用 市民也应积极配合
- 市民|常州黄码人员7天3次核酸阴性可转绿码
- 每天喝些红枣泡水好处多多,但营养师说:这几类人一口都不要多喝
- 百香果被称为“水果药王”,但营养专家提醒:2类人一口都别多吃
- 市民|深圳:宅家可“云看病” 慢病患者可开“长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