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秋冬养阴,教你一套古人的呼吸养生法,顾护脾阳、调脏腑、练筋骨

进入九月中旬,真的就是一场秋雨一场凉,和上周天气晴朗、天空高远、云朵翩翩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了。空气中的凉意,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姑娘、小伙们也都纷纷穿上了秋装。
收敛,是为了保护已有的阳气
《黄帝内经》讲“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同时,《黄帝内经》也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秋季肃杀收敛,我们的身体为了适应这个季节特点,阳气此时逐渐收敛进体内,温煦脏腑和肌肤。阳气是我们抵御外邪、抗病的第一道屏障,阳气旺盛、坚固,人体的正气、免疫力才能强大。


脾阳|秋冬养阴,教你一套古人的呼吸养生法,顾护脾阳、调脏腑、练筋骨
文章插图
古人养生遵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阴是秋冬季节养生的主基调,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也为大家介绍了一些秋季养阴润肺的小方法。
但是,由于人体是阴阳平衡的有机整体,阴阳相互依存,不能独立存在,所以在养阴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固护自身的阳气。今天就来说一说秋季“固阳”方法。
固阳,就要懂得顺势而节制
以前的物质条件不好,经过一整个夏天的劳作,人都是比较清瘦的。所以,我们有“贴秋膘”的传统民俗。但是,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好,又营养均衡,如果再去“贴秋膘”,安排上大鱼大肉,就非常容易营养过剩。营养过剩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损伤脾气、脾阳。在秋季,我们秉持轻养就可以了,吃个七八分饱、不过食肥甘厚味,再适时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菜肴、汤水、水果就很好。


脾阳|秋冬养阴,教你一套古人的呼吸养生法,顾护脾阳、调脏腑、练筋骨
文章插图
秋季是个丰收的季节,大量时令水果上市,但你真的知道怎么吃水果,才能既营养养生,又顾护脾胃呢?
很多人都知道中医的经典医嘱“少吃生冷”,因为生冷伤脾阳。所以,很多脾胃稍弱的人割舍了喜爱的冰淇淋、冷饮,在吃喝方面“常温”成了必选。
可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常温”饮食吗?


脾阳|秋冬养阴,教你一套古人的呼吸养生法,顾护脾阳、调脏腑、练筋骨
文章插图
人体正常体温是36.3℃-37.2℃,“常温”就是和人体体温相适应的温度。
市面上的“常温”对于人体来说都是冷的,脾胃功能健旺的人吃吃没什么,但是对于脾胃功能不足的人来说,吃多了胃肠偶尔会出现不适,脾胃虚寒的人吃了更是会出现胃胀、胃痛、腹泻等症状。
顾护脾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入口的食物、饮品不低于人的体温。
像是用温开水把水果烫热乎后,入口就没那么凉,还能保持水果新鲜清爽的口感。水果虽好,但也要适量哦,一不小心吃多了,是会生湿的,湿又会伤及阳气。
调脏腑、练筋骨的呼吸养生功法
肺主气、司呼吸,与秋气相应。肺通过呼吸功能调节全身的气机,调节阴阳平衡。古人对呼吸吐纳对养生的意义也很重视,在此基础上编写出了“调脏腑、练筋骨”的六字诀。
■嘘字功平肝气
嘘,读(Xū)。
两手掌心向上,小指轻轻贴在腰际,慢慢收到腰间,两脚不动,身体左转90°,同时,右掌由腰间向身体左侧穿出,至与肩同高,并配合口吐“嘘”字音,眼睛随之慢慢睁大,目视右掌伸出的方向。
右掌沿原路慢慢收回至腰间,同时,身体随之转回正前方,然后身体向右转动,穿左掌,吐“嘘”字音,动作与要领与前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如此左右交替联系,共做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