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心血管病隐患从娃娃“找”起( 二 )


那么 , 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当前不均衡的饮食和体力活动不足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高血压和糖脂代谢异常的主要因素 。 ”马军说 , “这提示我们未来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 提高和改善儿童和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状况 。 ”
从个人和家庭角度来说 , 静进希望家长给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 比如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 , 因为饮料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
从社会角度来说 , 研究团队希望学校、社区以及政府部门能够重视孩子们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 “应当减少或禁止公共场所垃圾食品的广告宣传 , 并且为大家提供更多的运动硬件 。 ”朱艳娜说 , “有些学校没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运动场地 , 甚至课间休息都只能待在教室或楼道 , 这让我们特别担心 。 ”
此外还有经济因素 , 不发达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理想心血管健康状况不如发达地区的孩子 。 而且 , 家族心血管疾病史也是影响子代健康的重要因素 。
男女心血管健康有差异
目前 , 全国只有1.9%的男性和1.6%的女性有理想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 男性和女性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存在差异 。 这种性别差异与多种因素有关 , 比如生理年龄差异、激素水平差异、肾功能差异、染色体差异等 。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 , 女性比男性幸运地多了一把“保护伞”——雌激素 。
“在女性绝经期之前 , 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于男性;而在绝经期后 , 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则高于男性 。 ”朱艳娜说 , “主要是由于雌激素对于心血管健康的保护作用 , 绝经期之前 , 雌激素通过调节心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细胞功能 , 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 ”
除了生理因素影响外 , 一些非生理性因素如健康和消费观念、吸烟、生活方式等也会导致男性和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同 。
从社会人口学方面分析 , 女性比男性更加注重形体 , 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也高于男性 。
另外 , 男性吸烟、饮酒的比例远高于女性 。 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不吸烟比例达98.7% , 但是被动吸“二手烟”也会危害到孩子们的心血管健康 。
尼古丁、一氧化碳和氧化物等不良化学物质会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 , 除了损害肺部器官 , 还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心肌缺血 , 增加血栓风险 , 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一般来说 ,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 , 公认有两种:一种是脂质沉积 , 比如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积 , 特别是氧化性胆固醇的沉积 , 导致血管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另外一种是炎症反应 , 当炎症因子出现时 , 会导致巨噬细胞聚集 , 进一步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炎症反应 , 最终导致血管损伤和功能异常 。
研究团队的问卷调查发现 , 儿童和青少年被动吸烟的比例达20% 。 “我们希望家长为了孩子的心血管健康 , 尽量减少吸烟 , 尤其避免在室内、车内等相对密闭的环境吸烟 。 ”朱艳娜呼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