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定交通肇事逃逸罪 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认定


怎样判定交通肇事逃逸罪 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认定

文章插图
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认定
在现实生活中 , 很多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为了逃避责任而选择逃逸 , 其实这是非常愚蠢的 , 法律有明确规定对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认定相关内容 , 一起来看看吧 。
一、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认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一个主客观相一致的行为 , 即行为人除了必须具有逃逸的客观外在行为方式 , 同时还必须具有逃逸的故意 ,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 , 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 , 表明逃逸行为的心态只能是故意 , 如果仅仅具备离开现场的外部特征 , 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观故意 , 则不能认定为此处的“逃逸” 。所以认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必须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把握 。
1、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 , 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 。
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 , 而驾车继续行使 , 主观上没有恶性 。在这种情况下 , 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 。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 , 如果对于这种驶离现场的行为以逃逸论处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 是典型的客观归责 , 无论从刑事立法基本原则还是从司法公正角度出发都是不适宜的 。当然 , 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对于其中所有的细节都有着具体的明知 , 只要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 , 对于肇事存在盖然性、可能性的明知 , 就符合要求 。
2、逃避抢救义务以及其后逃避责任追究 。
一般情况下 , 逃逸者不履行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的动机是重合的 , 但在特定情况下 , 也可能存在着并不逃避抢救义务但尽可能地逃避肇事责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抢救义务但并不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单一动机的情况 , 前者如甲驾车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 , 将被害人尽快送到医院 , 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 。只要具备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这两个动机中的任何一个 , 都应认为具备了逃逸 。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认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 首先 , 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 其次 , 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 , 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 , 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 , 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 , 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 , 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 。构成该情节加重犯 , 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 , 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
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 , 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 , 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 , 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
再次 , 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 , 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 , 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
最后 , 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 , 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 , 甚至在现场躲藏的情形 。
三、6种情况不构成肇事逃逸
除了哪些情况可以被认定为肇逃外 , 交管部门还对哪些行为不构成肇逃做出了规定: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 , 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 , 达成协议 , 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 , 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 , 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 , 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 , 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 , 留下本人真实信息 , 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 , 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 , 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
【怎样判定交通肇事逃逸罪 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