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血常规也能预知疾病风险,3个指标出现异常,请进一步检查

每次去医院看病或体检的时候,总是会被安排去抽血做血常规检查,但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查血。而且抽血后看着血常规化验单上各种项目和数值,更是充满了疑惑。
到底血常规检查有何意义,我们能从中了解到什么健康信息呢?
中性粒细胞|血常规也能预知疾病风险,3个指标出现异常,请进一步检查
文章插图
一、为什么到医院总是要做血常规?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对保证身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和各器官组织正常运作都有着重要作用。血液健康关系着全身健康,一旦血液中某个成分出现变化,就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体内环境,导致组织器官出现功能紊乱;而人体各组织器官如果发生病变,也会导致血液成分发生变化。
通过血液的检查可以了解到血液成分的变化,辅助医生诊断疾病,找出疾病的原因。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细胞包括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常规检查主要是检查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
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运作。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其结构发生变化,相应的血红蛋白氧结合能力就会下降,进而组织器官就会缺氧,引起疾病。
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主要功能是负责防御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外来物的入侵。白细胞可以分为有颗粒型和无颗粒型两种。其中有颗粒的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无颗粒的则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约占60%,淋巴细胞约占35%,其他细胞则占比很少。当人生病的时候,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同理,当白细胞数量减少时,人也很容易被病菌感染而生病。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当血管出现损伤、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就会聚集到伤口处,释放出促进血液凝固和促进血管收缩的物质,加速血液凝固,制止血液持续流出。当血小板发生异常时,可能会降低止血功能,导致出血不止。
中性粒细胞|血常规也能预知疾病风险,3个指标出现异常,请进一步检查
文章插图
二、血常规重点关注3个指标血常规化验单上的检查项目一般有20多项,数值旁边有箭头就代表指标异常,箭头向上代表超出参考范围上限,箭头向下则代表没有达到参考范围下限。对大多数人来说,主要看以下3个指标就能了解是否有主要性的疾病。

  • 红细胞(RBC)
红细胞的升高和降低一般和血红蛋白同步。红细胞计数,正常男性(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如果红细胞总数升高,可能是呕吐、腹泻、严重烧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导致的;如果红细胞总数降低,可能是缺血性、溶血性、再生性障碍贫血或是急慢性失血等导致的。
  • 白细胞(WBC)
白细胞计数,正常值总数为(4.0-10)×10^9/L。
白细胞总数增多,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阑尾炎等)、中毒、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白血病等;白细胞总数减少则可能是病毒感染(如病毒性感冒、水痘等)、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或化学损伤、脾功能亢进等。
要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还需要结合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来看。如果白细胞总数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代表可能有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总数上升或基本正常,淋巴细胞比例上升,则说明可能有病毒感染;如果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或比例上升,则可能是有较严重的过敏或寄生虫感染。
  • 血小板(PLT)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为(100-300)×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