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春节期间如何安全用药?听听九亭医院药师的3点建议

服药|春节期间如何安全用药?听听九亭医院药师的3点建议】新春佳节将至,作息和饮食结构等的改变会对患者用药产生很多影响。为此,采访人员采访了九亭医院药师邱磊,分别从用药与饮酒、用药与驾驶、撤药与漏服药物三方面介绍服药应当注意的问题。
“好友相聚,免不了喝上几杯,但有些药物不能与酒一同服用,否则就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邱磊说。“双硫仑样反应”,是因体内“乙醛蓄积”而导致的一种中毒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头孢类抗菌药(头孢克洛、头孢美唑等)和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甲硝唑、奥硝唑等)均可发生此类反应。”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在服用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之后,需要在7到10天内避免饮用或接触任何含醇制品。在饮用或接触含醇制品后,三天内避免服用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许多药物在服用期间禁止饮酒。因此,在服药前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避免因一时疏忽而埋下隐患。”邱磊建议。
春节期间,免不了要走亲访友,出行少不了驾车,注意切勿“药驾”。“‘药驾’指驾驶员服用某些影响安全驾驶的药物后,仍然驾驶的行为。”某些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镇静催眠药、降血压药等在服用之后可能会产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头晕、耳鸣等不良反应,对驾驶安全会造成重大隐患。因此,邱磊建议,驾驶员在服用可能影响驾驶的药物(以药品说明书为主)后,应尽量避免驾驶车辆。如必须服用相关药物,切不可马上驾驶车辆。一般情况下,在驾车前4小时慎用对驾驶有影响的药物,或者在服用相关药物后休息6小时,再驾驶车辆。
春节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针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慢性病患者,不可迷信民间“正月不吃药”私自停药。“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机体已对药物产生适应,骤然停药容易产生‘撤药综合征’,会导致原有症状复发、加重或恶化,甚至会危及生命。”还有一部分的患者,由于春节期间生活规律的改变,容易漏服药物。“这时有些患者会在下一次服药时加倍药物剂量。这样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地高辛、丙戊酸钠等安全剂量范围较窄、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加倍剂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邱磊强调。
漏服药物怎么办?邱磊建议,针对大部分药物,如果发现漏服时间小于正常用药间隔的一半,按原剂量即刻补服,下次服药仍按原时间进行;如果发现漏服时间段大于正常用药间隔的一半,一般不需要再补服。但并不是所有药物都遵循以上原则,例如降糖药阿卡波糖需随餐服用,饭后补服药效会大打折扣;长效降压药氨氯地平,是否需要补服需结合患者当时的血压情况。所以当患者无法确定药物是否需要补服时,可咨询医师或药师意见。
■采访人员 张捷 文
■文字编辑 李翔 陆佳
■栏目责编 杨露 ■栏目主编 陆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