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燕昭王到底是太子平还是公子职?关于扁鹊的小故事

太子平、燕王哙和子之先后被杀,使得燕国的传承出现了问题,齐湣王以此为借口,准备强行吞并燕国 。
但其他国家显然不想看到这种局面,于是拼命阻拦,还弄出一个名叫公子职的人,说他是燕王哙庶子,可以继承燕国王位 。
这个公子职,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燕昭王 。

战国时燕昭王到底是太子平还是公子职?关于扁鹊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关于燕昭王 , 谜团其实挺多的,而第一个谜团就是他的身世:燕昭王究竟是谁?
《史记.燕召公世家》说,燕昭王就是太子平,他根本就没有在战争中被杀 , 而是在战后成为了新王 。
《史记.赵世家》说,燕昭王是燕王哙的庶子公子职 , 他早年一直在三晋流亡,后来燕国无人继承,才轮到他回国称王 。
后世的考古研究证明,燕昭王就是公子职,《史记.燕召公世家》的记载是司马迁写错了,或者说引用错了 。
但关于燕昭王的身世谜团并未就此削弱:既然只是庶子,他必然是没有继承权的,在国内当个太平公子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流亡到三晋去呢?
这也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是燕王哙不喜欢这个儿子,所以扔到外国当人质,眼不见心不烦 。
也有人说是太子平讨厌这个庶出的兄长,燕王哙为了保护庶子 , 所以让他到三晋避祸 。
以上两种说法好歹还在正常人的料想之中 , 更离奇的说法就是:燕昭王根本就不是燕王哙的儿子,而是一个长期生活在三晋的燕国王族旁支,被赵国包装一番之后,借着“燕王哙庶子”的名头继位,目的是打破齐国吞并燕国的野心 。
当然了,不管哪种说法,反正都没有证据 。
大家只要知道,这个燕昭王原本并未生活在燕国,应该也没接受过什么上位者教育学,只是在战后回到燕国继位就行了 。

战国时燕昭王到底是太子平还是公子职?关于扁鹊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虽然没什么当国王的经验,但燕昭王很谦虚,继位之后就问一个名叫郭隗的臣子,应该如何让国家富强 。
郭隗说了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希望燕昭王把他当成“马骨”,用来吸引天下人才 。
燕昭王从善如流,给了郭隗极高的待遇,还拜他为老师 。其他各国的人才一看,郭隗这种没什么本事的都能够得到重用,那我们去了燕国 , 一定会更受重用 。
于是 , 天下各路英才纷纷齐聚燕国,使得燕国逐渐走向富强 。
在这些人才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乐毅、剧辛和邹衍了 。
大家对乐毅应该不陌生,诸葛亮青年时期的偶像之一:每自比管仲、乐毅 。
此外,乐毅还曾经攻占了齐国七十座城 , 差点灭掉齐国 。
剧辛也是个大牛人,在乐毅攻城略地的时候,剧辛游走各国,凭借自己高超的外交才能 , 让齐国的数次求救无果 。
邹衍在后世更是大名鼎鼎,他是阴阳家创始人,更是五行的创始人 , 在战国七雄都拥有极高的人望 。
【战国时燕昭王到底是太子平还是公子职?关于扁鹊的小故事】正是由于此次大规模招贤,使得燕昭王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唐诗宋词元曲都有大量歌颂他的篇章 。
可问题就在于:这种招贤模式真的靠谱吗?

战国时燕昭王到底是太子平还是公子职?关于扁鹊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燕昭王是谁?在他继位之前 , 恐怕没有多少人认识他;在他继位之后,大家也只是听别人说,这是燕王哙的庶子,仅此而已 。
在继承王位的时候 , 燕昭王只有二十四岁,还是一个“嘴上没毛”的年轻人 。
而乐毅、剧辛和邹衍呢?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 这三人都是当时最顶尖的一批人才 。
试问,一个毫无威望的新王,凭什么吸引三位顶尖人才的加盟呢?
或许有人说,这是燕国的影响力 。可当时的燕国,到底有多少影响力呢?
在战国七雄当中,韩国是最弱的,但燕国却是最没存在感的 。
可即使是最弱的韩国,对于燕国恐怕也不太瞧得起 。
当初在韩国是否任用申不害变法,并为此进行辩论的时候,就有朝臣说过,如果我们再不变法,恐怕连燕国人都会嘲笑我们了 。
可见当时其他六国的心目中,燕国虽然是周王室后裔,但也只是一个边陲小国而已 。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一个边陲小国 , 配上燕昭王这种毫无威望的新王 , 究竟是怎么吸引众多顶尖人才的呢?
因为钱吗?恐怕不是 。当时比燕国有钱的国家有得是,咱们随便数数 。
秦齐楚赵,这四个国力更强盛,肯定比燕国有钱;
魏国虽然败落了,但也未必比燕国差,这里可以打个问号;
韩国的确很弱,但人家兵器造得好,不光自己用,还能出口,估计也不穷 。
仔细盘点一下你就会发现,燕国并不是什么土豪国家 。如果花点钱就能招揽顶尖人才,燕国凭什么胜出?。?
大家更要知道,在前往燕国之前,乐毅生活在赵国、剧辛生活在齐国、邹衍生活在鲁国 。
这三人在原国家时,可都不是平民百姓,都是有官身的 。
他们宁愿放弃自己在原国家的前途,不惜一切地前往燕国,显然不会是因为简单的物质条件 。
燕国之所以能吸引顶尖人才 , 显然是因为燕国的潜力打动了他们 。

战国时燕昭王到底是太子平还是公子职?关于扁鹊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历史上有一个关于扁鹊的小故事,旁人问他,在你们三兄弟当中,谁的医术最高明呢?
扁鹊说 , 我大哥在别人还没病的时候,就能判断出那人即将生大?。?所以他的医术最高 。
我二哥在别人还只是小病的时候,就能判断出那人即将小病转大?。?所以他的医术第二高 。
我只能在别人染上大病之后强行续命 , 所以我的医术最低 。
扁鹊的这番话透露出一种哲理,真正顶尖的人才,往往都能预判未来,更能走一步看三步,在旁人还未发现机会的时候抢先行动 。
在燕昭王继位之后,燕国各方面都具备了成为顶级强国的潜质 。
首先是人心,齐国差点把燕国给灭了 , 而且是趁着燕国内乱的时候趁虚而入,后来更是把他们的两位国王和一位太子给整死了 。
对于燕国全体人民来说,这是天大的耻辱 。有了这份耻辱,就有报仇雪耻的动力 。
其次是国王的素质,燕昭王或许没学习过什么驭人之术 , 但他懂得虚心纳谏 。
管仲就曾经评价过齐桓公:你可以整天无所事事,也可以整天喝酒泡妞,这都不影响你成就霸业 。因为你懂得放权 , 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
大家看看燕昭王 , 他是不是这样的呢?
最后是生产力 , 了解近代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世界科技之所以能高速发展,离不开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 。很多先进的科技,在其发明之初,往往都是用于军事的 。
对于燕国那种边陲小国来说,一场技术含量极高的灭国战争,显然更能激发他们的战争潜力,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 。
燕昭王纳贤之后 , 史书专门记录了燕国在各方面的成长:菜鸟士兵慢慢成为铁血战士 , 破败不堪的武器盔甲变得精良,就连饮食习惯也开始向中原地区靠拢 。
史书把这些改变归功于顶尖人才,这种做法其实很片面 。
顶尖人才都是大牛人,这点我不敢否认,但他们无法凭空变出物资来 。前提是燕国有这些东西,然后才能被高效使用 。
如果没有这些顶尖人才,难道燕国本土人士就做不到这点吗?显然不是,只不过速度必然要慢一些就是了 。
因此 , 顶尖人才的出现 , 不是让燕国从无到有的变强,而是给燕国变强的过程提了速 。

战国时燕昭王到底是太子平还是公子职?关于扁鹊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比如说乐毅,大家都说他一口气攻占齐国七十座城很牛,这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牛的乐毅 , 后来为什么在战争中毫无建树呢?以至于大家提起乐毅,就只能想到大破齐国七十城,其他就没了 。
要知道,后来的乐毅在赵国也颇受重用,而赵国更是保守秦国欺凌 。
如果乐毅真有改天换日的本领,那不早就率领赵国大军把秦军打回函谷关了吗?
最接近真相的事实是:燕国本来就处于高速发展的红利期 , 乐毅等人的出现,加速了红利期的形成,并借助这一成果,成功击溃了齐国 。
既成功地为燕国报仇雪耻,也成功地使自己青史留名 。
可是脱离这个环境之后,即使是顶尖人才,也没有办法逆潮流行事 。
比如秦赵之间的战争,在长平之战以前,秦赵两国长期处于战争均势,秦国甚至还略占优势 。
这并不是换个统帅就能改变的 , 乐毅在赵国无所作为,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
而乐毅的处境,恰恰说明英雄史观的荒谬,以及唯物史观的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