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皮肤科林艳
(坐标:合肥 , 三甲 , 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疫情放开以来比较大的感受是 , 放开以后 , 患者的防护意识反而更强了一些 。
刚刚开始放开的时候 , 门诊的病人一下子少了很多 , 因为大部分人都居家不出门了 , 还有医院要求48小时抗原或者核酸才能就诊 , 整个门诊都空荡荡的 , 来看病的装备几乎都是N95口罩 , 而且有一些还戴着一次性手套和护目镜 。
随着疫情爆发进入白热化阶段 , 现在基本上来的患者都感染新冠了 , 门诊也不限制了 , 门诊患者数量明显有所增加 , 主要集中在内科系统 。
目前最担心的还是医护人员的短缺、医疗资源的挤兑、医疗系统的瘫痪 。
离疫情最近的医护感染率非常高 , 突然集中的疾病爆发导致人手短缺 , 甚至呼吸科同事发热还继续工作 。 现在病房基本上是满员的状态 , 呼吸内科基本上加床都很难加进去了 , 各个科室阳性患者都很多 , 急诊也是时时处于排队排很长的状态 。
我们医院的发热门诊一周差不多接待了6k名患者 。 我们科室的医护基本上都感染了 , 但好在大家都是前后感染的 , 除高烧实在无法来上班的 , 大家都还是轮流来工作的 。
刚放开那会儿 , 因为有不少过度囤药的患者 , 即使后来限制了每个人购买药物的数量 , 也还是出现了药品短缺的现象 , 尤其是孕妇和小月龄宝宝需要的对乙酰氨基酚 。
即使是在医院 , 我们门诊医生也基本上开不到退热之类的药物(最近几天有所缓解) , 只有急诊和发热门诊可以开 , 最难的时候 , 退热药是几粒几粒拆盒开的 。
还有因为疫情的不确定性太多 , 现在线上又有很多不太靠谱的信息 , 医疗资源非常容易挤兑 , 很多不严重的来就诊 , 严重的反而进不来 。
此外 , 感染高峰期以后 , 重症的高峰期会到来 , 各大医院包括我们医院都已经成立了重症储备团 , 有很多其他科室的同事被抽调到了急诊、发热门诊等缺人的岗位 。
现在一些边缘科室 , 比如口腔、耳鼻喉、皮肤科、眼科等 , 相对门诊患者并不是特别多 , 可能看病没有那么困难 , 但是因为整个医院医护人员不够 , 这些科室医生也可能会被抽调至急诊、发热门诊、ICU等科室 。
给读者的建议
1、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 , 尽量不去医院 , 不急的可以选择线上就诊(但注意甄别 , 一定要选择靠谱的线上问诊);
2、如果在发热期间或者退热以后身上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疹子 , 不用过于担心 , 可能很多都是新冠相关的;
3、目前遇到的新冠相关皮疹中 , 比较常见的包括病毒疹样表现 , 表现是全身突然出现弥漫分布的红疹或者局部散在分布的紫癜样皮疹 , 压之褪色 , 这种一般不需要处理 , 后面会自行消退;以及荨麻疹 , 可能是病毒感染诱发 , 也有可能是跟非甾体抗炎药有关(比如布洛芬) , 这种可以自行购买抗组胺药物口服 , 比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 确实效果不好再去医院就诊;
4.有部分患者 , 既往有皮肤病病史 , 也有可能在感染新冠期间 , 疾病再发或加重 , 加重可以去医院检查治疗 。
文章图片
@儿科六夕夕
(坐标:北京 , 三甲 , 儿科副主任医师)
自防疫政策调整之后 , 有三个方面我感受比较突出 。
第一个就是患者增多和家属们普遍有焦虑情绪 。 小朋友们感染新冠比较多 , 然后因为新冠的高传播性 , 家庭成员同时感染的几率很高 。 这个感染会导致孩子们高热、上呼吸道的症状比较明显 , 家属们本身对这个疾病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 , 又加上自身可能也处在感染状态 , 所以整个治疗过程中 , 患者的病痛叠加家属自身的病痛和恐惧 , 导致焦虑情绪是弥漫的 。
- 脾虚对身体都有什么影响,会出现什么症状,不妨了解下
- 身体这4处“脏一点”,对身体反而可能更健康
- 什么是小脑萎缩可能出现哪些不适
- “新毒王”出现后,专家的虚伪被揭开,他们严重低估了病毒
- “六助”模式让南鲁山镇实现老有善养
- 警惕:一旦出现这四种征兆,说明病毒已经侵犯你的双肺!
- 上海已经开始出现二次感染了,你可别低估了奥密克戎毒株的危害性
- 室内房顶脱皮掉块有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 又一地发现XBB!会引发新一波感染高峰吗?专家回应
- 血型不同,被感染的风险也不同?研究发现这种血型的人相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