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生态底色,打造京津绿色生态屏障( 二 )


“三力同发” , 在“用绿”上求实见效
目前 , 林农占承德全部农民的五分之一 , 为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 促进林农增收 , 该市将林上、林中、林下“三力同发” , 推动林业产业不断壮大 。
林上发力果品 。 坚持优势产品向优势产区聚集 , 着力打造燕山板栗、兴隆山楂、冀北山杏、坝上沙棘四大产业集群 。 加快实施宽城板栗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平泉国家级山杏产业示范园区、围场宇航人果浆加工、中国北方山楂交易中心等6个项目建设 , 扩基地、扶龙头、延链条、树品牌 , 确保2023年产值增长10%以上 , 达到50亿元 。
林中发力旅游康养 。 以全市63处自然保护地和4大干果经济林产业集群为依托 ,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 推动林果采集业与休闲旅游业深度融合 , 做优兴隆山、白草洼、“七彩森林”等康养基地 , 创建丰宁马镇、营子怡达、平泉辽河源头3个康养小镇 。 以御道口冰雪项目训练基地为依托 , 推行林中滑雪、林中洗肺等运动养生体验 , 拓展产业新空间 。 2023年 , 力争森林旅游年接待人员500万人次 , 产值达到25亿元 。
林下发力种植养殖 。 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林下采集等多种森林复合经营模式 , 持续扩大滦平林药林花、平泉林菌、围场林粮林苗、隆化林蔬、丰宁林禽、宽城林蜂等区域特色林下种植养殖产业规模 , 力争明年林下经济产值达到5亿元 , 增长40% 。
拓宽价值 , 在“活绿”上推陈出新
近年来 , 承德市将碳汇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林业资源变资产、变资金的最便捷渠道、最有效路径 。
巩固提升森林固碳产品 。 目前 , 承德累计备案森林固碳量469.93万吨 , 占全省93%;实现降碳产品交易2122万元 , 占全省86% 。 承德市将充分发挥森林固碳生态产品全省领先的优势 , 以承德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 , 加快覆盖全域优势树种的固碳能力监测 , 抓紧摸清全市固碳家底 。 今年底前要完成5个试点林场森林固碳量备案 , 力争森林固碳产品核证储量达到500万吨以上 。
创新开发草地、湿地固碳产品 。 加快开发省内唯一标准的草地、湿地固碳方法学 , 在规则确立、核证交易上先行先试 , 力争尽快完成1个草地和1个湿地项目固碳量的开发、备案和交易 , 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种类 。
开发储备CCER项目 。 CCER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 , 目前正在做开放前准备 。 为打好基础 , 承德市正加快开展自然资源调查 , 摸清可开发CCER项目资源底数 , 将塞罕坝生态开发集团打造成CCER碳汇开发平台 , 与相关证券公司合作 , 拓展CCER客户购买需求 , 一旦启动 , 力争当年完成CCER交易2000万元 , 全面提升承德固碳话语权 。
齐抓共管 , 在“护绿”上尽职尽责
今年是我国林长制全面铺开、全面发力、全面考核的第一年 。 作为全省唯一被推荐为全国林长制激励市 , 承德紧扣“林”这个主题、“长”这个关键、“制”这个保障 , 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
严格林地、草地、自然保护地用地审批及批后监管 , 从源头上防范林草资源破坏行为 。 落实四级林长+警员、护林员、技术员三员监管体系 , 充分利用智慧平台、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 , 加大巡查检查力度 , 对发现的问题 , 实行交办制、台账制、追踪制、销号制、通报制“闭环管理” , 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 不断强化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 , 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 切实保障林业生态安全 。
厚植生态底色,打造京津绿色生态屏障】目前 , 承德已建立了“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体制机制 , 打造出分区、分级、分块的责任网格22716个 , 构建起13142名林长、650名技术员、509名警员、24176名专职护林员齐抓共管的国土绿化、产业发展、资源保护相互融合的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