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如何建“全球科创中心”:探索科创园区的高校共建( 二 )


1964年 , 由飞利浦主导的埃因霍温高科技产业园成立 。 飞利浦将其所有的研发空间和设施集中到园区 , 通过多领域科研力量的整合大幅提升产出效率 , 助力飞利浦业务的全球扩张进程 。 2003年 , 飞利浦将园区开放给其他科技企业 , 使得许多中小型企业和初创团队能共享园区内一流的科研设施 。 2012年起 , 园区被转让给专业资产运营管理公司 , 而飞利浦仍作为核心入驻企业 , 担当科创基石 。
随着埃因霍温高科技产业园从飞利浦的“总部研发基地”转型为“面向全球的开放科创园区” , 其空间形态经历了四个关键改造 。
第一 , 散落园区各处的停车楼(场)被集中到园区外围 , 使得车流从园区中心区被剥离 , 实现人车分离 。
第二 , 在园区内部重塑高品质蓝绿空间 , 并以之为基底叠加便捷舒适的步行和骑行路径系统 。
第三 , 拆除此前各建筑组团自设的围栏等边界 , 使原本内向、孤立的建筑向蓝绿空间打开 , 与之和谐交融 。
第四 , 将餐饮、会议、会展等服务设施集中到园区中心的条带状建筑(Strip):建筑内部包含多种功能区和多个南北向通道 , 而建筑南侧界面形成滨水活力岸线 , 为园区科创人员提供亲近自然且活力集聚的公共空间 。
后疫情时代如何建“全球科创中心”:探索科创园区的高校共建
文章图片
埃因霍温高科技产业园空间设计图片来源:HighTechCampusEindhovenBeeldkwaliteitplan
(二)功能混合
功能混合的典型案例是“MIT肯达尔广场科创区”(KendallSquare) , 被认为是“全球科创浓度最高的一平方英里区域” 。 基于麻省理工大学(MIT)的一流科研基础和先锋学科交叉创新体系(如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MediaLab) , 肯达尔广场科创集群具有鲜明的融合创新特色 。
以肯达尔广场(以及临近轨交站点)为核心的步行空间范围内 , 校区、园区和城区在平面和垂直空间高度混合 , 形成诸多集MIT研究机构、办公、居住、购物、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科创楼宇 。 当地政府剑桥市针对肯达尔广场科创区设置了特别规划条件 , 为MIT的介入提供充分的政策空间和配套服务 。 MIT下设校级投资管理公司(MITIMCo) , 组建剑桥房地产团队 , 全程统筹肯达尔广场科创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 。
除了直接开发综合科创楼宇 , MIT尤其注重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 主动将东校区多个停车楼(场)改造为综合科创楼宇、小型广场和开放空间 , 精心设计步行导向的街道系统和以餐饮(尤其是咖啡馆)为主的街道界面 , 摒弃汽车导向的交通工程思维 , 且校园不设围墙和边界 。 如此 , 主教学楼组团的“无限走廊”(infinitecorridor)和肯达尔广场(及地铁站)形成步行尺度的便捷连通:两者之间步行距离约500米;仅需5分钟步行 , 实现“无限连接”(infiniteconnection) 。 实证研究表明 , 肯达尔广场公共空间及其周边的咖啡店已成为MIT教师、学生、科创人员等思想碰撞、灵感交流、禀赋匹配的重要空间载体 。
后疫情时代如何建“全球科创中心”:探索科创园区的高校共建
文章图片
MIT肯达尔广场空间设计策略图片来源:MITEastCampusUrbanDesignStudy:FinalReport
(三)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指校区、园区、城区在空间肌理和地方文化层面深度融合 , 刺激科创模式变异;在空间上呈现为众多紧凑、尖端、精致的科创据点散布于城区公共活动中心 。 该模式下 , 科创活动致力于“高效群体创新” 。 主要科创主体为“初创团队+小型企业” 。 园区空间特征包括:工作与生活空间(居住、购物、游乐等)在步行尺度融为一体、边界模糊甚至消失、办公空间类型多样、街道网络步行体验好、街道空间品质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