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负面新闻屡上热搜 幼师为什么名声不好( 二 )


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上海美兰湖幼儿园园长、教师不畏辛劳和风险,立即到当地的口罩厂增援生产,将幼师的手工技能用在了刀刃上 。
就在你我身边,还有成千上万的幼师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 。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坏事”都在网络和生活中均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上述的“好事”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 。为什么“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呢?
心理学认为,负面消息更能迎合公众好奇心理和社会诉求;传播学认为,由于生存压力,媒体把“眼球效应”当成第一追求,使负面消息不断“膨大”;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矛盾的集中显现给不良情绪发酵提供了土壤,加剧了负面消息的传播;
加上互联网新媒体的膨胀,助力了负面新闻在短时间内形成强烈的舆论场……种种因素让幼教行业、幼师群体时常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
这样的现象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到底哪天可以结束呢?要等到此类新闻多到让人彻底麻木吗?
媒体应该去最大程度地展示真实、体现理性,实现人文关怀 。正如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所言,“关于任何社会群体的真相,虽然其缺点与恶习不应被排除,但是还应包括对其价值观、抱负和普遍人性的认可……假如人们能接触到某个特定群体生活的核心真相,他们将逐渐建立起对它的尊重与理解 。”
心声若无人知晓,负面事件依旧会暗自增长说起“虐童”,最终绕不过的话题还是法制的完善,幼儿园治理、幼师聘用的完全规范化,以及治理者对幼师心理的洞察与体谅 。我们也呼吁有过精神创伤、心理调节能力差的人千万不要去幼儿园插一脚,这是保护孩子,也是保护自己 。
电影《大佛普拉斯》里有句触动人心的台词:“虽然现在已经是太空时代了,人类可以搭乘太空船到达月球,但却没办法看穿每个人心里的宇宙 。”我们天天在研究课程、观察孩子,又花了多长时间去了解老师呢?
幼儿园老师的童年底色、成长经历塑造了他们的人格,和他们对待小朋友的方式;繁忙的工作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压力和焦急;他们有自己的诉求和坚持下去的希望……这些如若无人知晓,负面事件依旧会潜滋暗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