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老病死、昼出夜归,这些都是生物的节律 。这些现象很平常,但分子机制却非常复杂,弄清了个中原理,才能更好地适应生物规律 。
10月2日,2017年诺贝尔奖最先揭晓的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公布,该奖将授予杰弗里·霍尔(Jeffrey C.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Young),以鼓励他们发现人体生物钟的分子机制 。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名获奖者,其实也曾被2013年邵逸夫奖的生命科学与医学奖“照拂”,当时就是为了表彰他们在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 。生物节律主宰人的行为,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而获得当今世界上最高的科学荣誉诺奖的“垂青”,则更凸显了其重要性 。
春去秋来,潮涨潮落;花开花谢,夜去昼来……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和生物的节律 。如果说,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春夏秋冬、潮涨潮落的周期可以理解,那为何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行为会有节律?
这就要从地球起源和环境演化去找原因 。20世纪初,德国医生威廉·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乐曼斯·沃博达宣称,人的体力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一周期的“体力盛衰周期”;人的情感和精神状况也存在着以28天为一周期的“情绪波动周期” 。20年后,奥地利的阿尔弗雷德·特尔切尔教授也称发现了人的智力存在着一个从出生之日起以33天为一个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 。后来人们称其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即PSI周期(Physical、Sensitive和Intellectual的缩写) 。
但直到1971年,才有科学家从生物的分子和功能中发现端倪 。罗纳德·科诺普卡和西莫尔·本泽尔发现果蝇体内的Period基因(per)产生不同突变后,会致使果蝇本来按部就班的生活规律变得混乱不堪,如导致果蝇昼夜节律的周期或变短或变长,甚至让其昼夜节律消失 。
但这仍不能完全解释为何这个基因会主宰果蝇的有规律的行为 。1984年,三位美国学者——也就是此次获诺奖的这三人,先后独立地克隆了per基因,才开始深入地揭示生物节律的机制 。
霍尔和罗斯巴什发现,per基因编码的蛋白(per蛋白)是种转录抑制因子,通过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产生了约24小时的节律 。迈克尔·杨则于1994年获得更大的突破,发现了另一个决定生物节律的生物时钟基因tim(Timeless) 。当tim蛋白与PER蛋白结合在一起后,能进入到细胞核中阻断per基因的活性,让这个抑制反馈回路得以循环往复 。
这些基因也存在于人体 。生物节律基因的发现让人们更加懂得,人的生老病死是种节律,人们按24小时和昼作夜息的规律安排生活和工作,同样是符合生物节律 。人体的生物节律也决定着体内多种激素的分泌,共同调控人的行为,例如到夜晚,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增多,帮助人们安然入睡 。而且,分泌褪黑激素也能调整时差,纾解压力,解决情绪失调,并且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物,能中和并清除自由基 。所以褪黑激素也被视为一种生物时钟 。
【为什么人在内的生物行为会有节律 人体节律人体生物三节律是什么】虽然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但是其反映的机理,却是基础的、常识性的,即如何适应规律和按规律办事 。那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彻夜工作挑战生物节律和生物时钟之时,是否在朝演化的逆方向而行?这类问题,最终也得从生物节律研究中找寻答案 。
- 职场人如何学好英语 职场如何学英语
- 大多数种类的北方饺子中脂肪的含量超过了30% 饺子热量为什么那么高
-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嗯关于坚持自己选择的名言名句
- 个人取得的量化资产分红会有以下征税问题 量化分红是什么意思
- 常见的谦敬词语 别人的尊称的词有哪些
- 西梅表面的白霜为什么洗不掉
- 吃西梅多久就排便了因人而异 吃西梅多久就排便了
- 八年级课课练英语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阅读课怎么上
- 欧洲人口中的“方言”是什么 妗子是方言吗
- 动感超人是以假面骑士为原型塑造 动感超人是奥特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