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二 )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文章插图
首先来解释一下两个典故字面上的意思 。破釜沉舟,意思是砸坏了吃饭的锅,凿沉了回去乘坐的船 。背水一战,意思是,背后靠着一条河,没有了退路,和敌人战斗 。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文章插图
这里应该说明的一点是,无论是破釜沉舟,还是背水一战,都是把自己一方的部队置于毫无退路的绝境中,尽管字面上不同,从战术上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但从两次战争的性质、意义上说,却有着本质差别 。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文章插图
项羽和韩信都是秦朝末年人 。秦朝末年,由于连续的修筑浩大工程,又是阿房宫,又是秦始皇皇陵,加上越来越沉重的赋税,弄的老百姓民不聊生,无法生活,因此全国各地,群雄并起 。
咱们先说破釜沉舟的故事 。
故事发生在巨鹿,原本是秦、赵之间的战斗,对于项羽来讲,是一个救援战 。秦朝末期,名将王离、章邯、涉间等人率秦军主力40万,攻打赵王歇 。赵王抵敌不过,急忙向楚国求援 。
年轻气盛的项羽,秉着为父亲项梁报仇的决心,主动请缨,率领楚军5万兵力去解巨鹿之围 。但是,面对秦军40万大军,项羽明知不敌,只好以大无畏的决心,命令军队破壶沉舟(砸了吃饭的锅,凿沉了回去的船),怀着决一死战的决心,在其他各路军队畏缩不前的情况下,率先带领楚军发起对秦军的冲击 。致使参战所有军队声威大振,人人奋勇当先,大败秦军主力,收降了章邯,秦朝失去了战斗力,为加速秦王朝的覆灭立下了首功 。
巨鹿之战后,秦朝主力已经不存在了,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项羽此战以5万楚军,面对秦军40万主力,以少胜多,一战成名,成为了各路起义军的统帅 。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这就是项羽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的来历 。
接下来再说一下背水一战的典故 。
故事发生在秦朝灭亡后,楚汉之争时期的井陉之战 。故事出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
刘邦手下大将韩信,原来本是项羽手下人,但由于项羽不重视他,韩信转而投奔到刘邦手下,被刘邦拜为大将 。
公元前205年,韩信偷袭魏王豹,灭掉了魏国 。10月,刘邦又派他与张耳率几万军队向东继续挺进,攻击赵国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立刻在井陉口聚集20万重兵,严密防守 。
韩信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 。随后,韩信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然后韩信又派出1万人沿着河岸背水摆开阵势 。背水历来是兵家绝地,一旦背水,非死不可 。赵军统帅陈余听到这个消息,大笑韩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灭亡 。
天亮以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 。韩信、张耳假装败退,向河岸阵地靠拢 。陈余指挥赵军追击 。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只好回身死战,猛扑敌军 。这时韩信埋伏的2000轻骑兵,见赵军倾巢出击,立即飞奔驰入赵营,拔掉赵国的全部军旗,换上汉军的红旗 。
赵军无法取胜,准备回营,忽见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赵军立刻失去了斗志,四散奔逃 。这时汉军两面夹击,赵军大败 。这就是成语“背水一战”的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