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在太原之战中 , 李光弼充分发挥了指挥才能 , 此战为后来胜利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 ,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 , 唐肃宗李亨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十万大军讨伐安禄山之子安庆绪 。 但是 , 出于对武将的防备 , 唐肃宗李亨派遣宦官鱼朝恩来制衡李光弼等人 。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宦官对于武将的掣肘 ,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唐军的作战能力 , 从而推迟了安史之乱结束的时间 。
四
最后 , 乾元二年(759年)七月 , 唐肃宗夺剥夺郭子仪兵权 , 命李光弼接替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 , 率五百亲兵赴洛阳 , 统帅朔方军 。 上元二年(761年) , 李光弼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 , 震慑诸将 , 次年又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 , 以功进封临淮郡王 。 到了公元763年 , 安史之乱平定 , 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 获赐铁券 , 名藏太庙 , 绘像凌烟阁 。 因此 , 非常明显的是 ,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功 , 获得了唐朝朝廷的认可和肯定 。 不过 , 比较可惜的是 , 李光弼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 , 拥兵不朝 , 声名受损 , 因此愧恨成疾 , 终于广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 , 年五十七 。
文章插图
李光弼去世后 , 唐朝追赠司空、太保 , 谥号“武穆” , 世称“李临淮”、“李武穆” 。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 , 李光弼足智多谋 , 治军威严而有方 , 善于出奇制胜 , 以少胜多 。 在此基础上 , 在唐朝中期的名将中 , 李光弼得以与郭子仪齐名 , 世称“李郭” , 被誉为“自艰难已来 , 唯光弼行军治戎 , 沉毅有筹略 , 将帅中第一” 。 《旧唐书·李光弼传》更是认为 , 即使是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名将比起李光弼 , “或有愧德” 。 而这 , 无疑是因为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起得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
- 美国司法部是如何运作的 美国司法部的历史是怎样的
- 提干和优秀士兵保送的三点区别 保送军校和提干区别
- 珠海市的七所大学 珠海有哪些大学校
- 晋国国号来源之谜 晋国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 符建涛助警方认出人贩子 符建涛一眼认出拐卖孙卓的人贩子
- 初代火影去世的原因 初代火影怎么死的
- 中国原始人是如何来到美洲的 印第安人起源于哪里
- 母亲节的起源是什么 母亲节的由来
- 邱少云的故事简介 邱少云的故事介绍
- 上海外滩的传奇饭店 和平饭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