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如何用炙甘草汤( 二 )


书中还记载有中医学家章次公治验:丁某 , 病下利 , 脉结代 。 次公疏炙甘草汤去麻仁与之 。 当时有人在旁曰:“此古方也 , 安能疗今病?”次公忿与之争 。 仅服一剂 , 即利止脉和 。
姜佐景认为:“夫经漏、足肿、脊楚、失眠、易怒、心脏病、筋挛 , 病象万千 , 余何能一方而愈之?实告读者 , 辨证之功也 。 ”可见 , 炙甘草汤不仅用于心动悸、脉结代 , 还可用于因心血不足 , 不能敛阳所致的疑难杂病 。
姜佐景谈到 , 他用炙甘草汤“百数十次” , 未有不效者 。 其证以心动悸为主 , 若见脉结代者则其证为重 。 这就是说 , 炙甘草汤的适应证 , 轻者仅见心动悸 , 重者兼有脉结代 。 他认为心动悸是血液不足所致 , 故其脉必细小 , 女性患此病较多 , 常常伴有月经不调 , 不胜意外之惊恐 , 夜不能眠 , 时有虚汗出 , 此为“阴虚不能敛阳是也” 。 服用本汤 , 可以使血液足 , 动悸安 , 头眩除 , 虚汗止 , 经事调 , 脉象复 , 其功无穷 。
证候探源
关于炙甘草汤证 , 曹颖甫在《伤寒发微》中说得颇为明白 , 其云“此久病血虚者 , 心阳不振之病也” , 还说“夫血统于脾 , 而出于胃中之水谷 。 胃虚则无以济生血之源 , 生血之源不继 , 则营血不足 。 脉见结代者 , 心阳不振 , 而脉中之血黏滞不得畅行也” 。 书中特别提到 , 炙甘草汤的脉象是不任按的 , 因“血少故也” 。 并说 , “迨服本汤三五剂后 , 脉乃不遁 , 可以受按 。 此皆亲历之事 , 绝非欺人之语 。 ”
由此可知 , 炙甘草汤证是由于生血之源的脾胃虚弱 , 不能足量生血 , 使血源减少 , 加之心阳不能振作 , 使本来血虚的营脉不得畅行 , 故而见到脉结代、心动悸等症 。 《伤寒论》对炙甘草汤证未有舌象记载 , 但从曹颖甫的证候分析 , 其舌象应当是舌质淡嫩暗 , 苔薄白而润 。 这样炙甘草汤的证候就呈现出来了 , 即阴血亏虚 , 心阳不振 , 血脉失和 。
炙甘草汤的脉象是“脉结代” , 但未谈及至数 。 姜佐景云 , 本汤证之脉象 , 数者居多 , 甚在百至以上 , 迟者较少 , 甚在六十至以下 。 服本汤后 , 其数者将减缓 , 其缓者将增速 , 悉渐近于标准之数 。 意即本方能削其过而益其不及 , 药力伟矣 。
药性分析
既然证候为血液亏虚 , 心阳不振 , 血脉失和 , 其治疗就应以滋阴养血为主 , 扶助心阳为辅 , 佐以濡润血脉 。 方中用麦冬、阿胶、生地直接补血;炙甘草、生姜、人参、大枣养胃以促使生血 , 而振奋心阳的是桂枝;麻仁为滋阴润燥药 , 可以滑利血脉 , 不使血脉干燥 。 依据方证学的规则“法随证立 , 方随证转”——如此炙甘草汤就形成了以滋养阴血为根基 , 以鼓舞阳气为动力 , 以滑利血脉为辅助 , 以纠正心律失常为目的的名方 。 简言之 , 就是滋阴血、扶心阳、润血脉 。 曹颖甫根据“异病同治”原则 , 将炙甘草汤用于不同疾病 , 如月经不调、筋脉失养、失眠健忘等 。
炙甘草汤的原方用量为:炙甘草四两 , 生姜三两 , 人参二两 , 生地一斤 , 桂枝三两 , 阿胶二两 , 麦冬半升 , 麻仁半升 , 大枣三十枚 。 若将药物分为滋阴药与助阳药 , 或者阴分药与阳分药 , 其比例为八分阴药 , 二分阳药 。 其方阴药为体 , 阳药为用 。 中医学家岳美中说:“阴药非重量 , 则仓卒间无能生血补血 。 但阴主静 , 无力自动 , 必凭借阳药主动者 , 以推之挽之而激促之 , 才能上入于心 , 催动血行 , 使结代之脉去 , 动悸之证止 。 ”接着他以反诘的语句说:“假令阴阳之药平衡 , 则濡润不足而燥烈有余 , 如久旱之禾苗 , 仅得点滴之雨露 , 立见晞干 , 又怎能润枯泽槁呢?”(《岳美中医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