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农村日报桃溪谷林盘风光如画。|红旗村 藏在山里的桃花源( 二 )


廖富香记得很清楚 , 2007年3月16日 , 龙泉驿区在山区乡村实施“一元通”惠民公交车 , 红旗村每天有几班公交车分别发往洛带客运站和龙泉驿区汽车总站 。 在王洪兵看来 , “一元通”公交车让出行不便的村民实现了赶场常态化 。
红旗村交通的变化不止于此 。 陈海金说 , 从2016年起 , 红旗村相继新建了6.5米宽、双向通行的美红前道路 , 4.5米宽的红桃路、郑红路 , 连接着10个村民小组 , 实现了入户路、产业路的水泥路路面硬化 。 工作之余喜欢舞文弄墨的陈海金打了个比方:“一条条道路蜿蜒地穿梭在红旗村的山上 , 犹如一条条彩带缠绕着整个山峦 。 ”
交通便利了 , 红旗村种植的水蜜桃销售迎来了春天 。
不过 , 这时的桃树面临着品种单一、结构老化等问题 , 要想大干一场 , 内劲还不够 。 为此 , 红旗村争取到了1000多万元的水蜜桃改良提升项目资金 , 并引进霞脆、晚湖等优质品种 。 优质水蜜桃产量逐年递增 , 村民收入也逐年增加 。
龙泉桃花节闻名遐迩 , 红旗村借势借力 , 养在深闺的桃花也不怕“巷子”深 , 每年春天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 为当地农家乐、民宿等创收不少 。
如今 , 红旗村种植有5000多亩桃树 。 陈海金用细腻的笔法描绘了漫山遍野桃花盛开的景况:“山上山下 , 小溪河流 , 道路两旁 , 农家小院 , 甚至站在红旗村的每一处角落 , 都能看见粉红色桃花的身影 。 ”
赏花之后是吃果 。 从5月开始到8月中旬 , 早中晚熟水蜜桃陆续成熟 , 沉甸甸的果实压满枝头 。 活动搭台 , 蜜桃唱戏 。 2017年7月8日 , 红旗村举行了首届水蜜桃采摘节 , 拉开“畅游最美红旗 , 探寻世外桃源”活动的序幕 。
红旗村的水蜜桃很快声名远扬 。 2022年2月8日 ,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认定28个村(镇)为成都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 红旗村以水蜜桃上榜 。
叁如今的红旗村:美丽“桃花源”
2022年3月19日上午 , 红旗村王家湾桃溪谷林盘 , 车水马龙 , 游客如织 。
和煦的阳光下 , 孩童们或拿着小水桶、舀网在水边捞着蝌蚪和鱼虾 , 或拿着水枪玩耍嬉戏;水塘里的音乐喷泉 , 随着节奏摇曳着水柱;水塘边的木椅上 , 一对情侣相依相偎说着悄悄话;桃花下 , 几个靓丽的女孩变换着各种姿势留下青春的记忆;一对老年夫妻站在七彩虹桥上 , 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新见书山800平方米的书屋里 , 3万多册图书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山顶的望川台观景平台上 , 游客流连忘返 。
陈海金从1998年10月起在红旗村小学任教师 , 此后在村支部、村委会任职 , 如今更是一肩挑起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两个职务 , 一直待在红旗村 。 他说 , 红旗村如果只是发展水蜜桃是远远不够的 , 还要打好产业发展“主动仗” 。
占地400多亩的桃溪谷林盘 , 按川西林盘建设“理水、护林、整田、改院”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增绿增景”的要求进行了更新 , 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 展现了茂林修竹、堰塘棋布、秀水抱宅、背丘望川的美丽乡村景观 。 同时 , 结合新消费场景 , 引入文创、设计、休闲、民宿等新兴业态 , 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 , 梳理农民原有宅基地、农田、塘堰 , 以林盘经济为基础 , 通过塑造川西林盘生活新方式 , 为山区带来更新的场景和业态的同时 , 也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路 。
2018年 , 当王洪兵脱下军装回到红旗村时 , 差点不认识红旗村了 。 村民的腰包鼓了 , 经济收入变得多种多样 , 通过参与产业发展、搞农家乐、种植新品种水蜜桃获取了丰厚的收益 , 实现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面朝大山 , 春暖花开”的转变 。 红旗村成了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一员 , 朝着旅游强村的方向进发 。